《緬甸時報》11月24日文章,原題:北京,對一位緬甸人并不陌生的樂土中國首都不僅在世界舞臺上扮演重要角色,而且其一舉一動都吸引著全球關注。作為一名有機會報道中共十九大的記者,我早已對這座西方眼中曾經(jīng)的“寂靜之城”充滿興趣。當我抵達北京機場后,我看到許多來自不同國家的記者,這讓我馬上意識到該盛會已吸引國際社會的密切關注。
其實對緬甸人來說,北京并非那么陌生。緬甸人對北京烤鴨和京劇耳熟能詳。然而,如今的北京并不僅僅因其美食和文化藝術而著稱。隨著北京在世界舞臺上扮演至關重要角色,再加上其政治立場對世界政治尤為重要,中國首都的一舉一動都在吸引世界關注。
中國地圖就像一只雄雞,而北京就位于其“喉結(jié)”附近。這座城市非常干凈且道路寬闊。(至少)當我在京期間,我很少看到交通擁堵。該市居民大都使用快速交通系統(tǒng)和公交車等公共交通工具出行。作為一位緬甸記者,潔凈、寬闊的道路和各種設計風格的建筑令我浮想聯(lián)翩。由于潔凈的道路向來是文明規(guī)范的外在表現(xiàn),我想知道,除在經(jīng)濟和軍事實力領域大獲成功外,中國民眾是如何提高其自身良好公民素質(zhì)的。
絢麗多彩的燈光令北京的秋夜非常迷人,當?shù)鼐用袷贡本┑囊雇硭坪醣劝滋旄呱顨庀ⅰ1本┧募痉置鳎亲钸m合中外游客觀光的中國城市。作為緬甸人,我在北京期間感覺就像無憂無慮地走親訪友。在參觀了必游景點——故宮、長城和頤和園等地后,我覺得緬甸應效仿中國如何保護其古建筑,例如通過布置美麗的燈光和開辦背景展覽等吸引游客注意等。
在報道中共十九大期間,我既體驗了中國首都居民的日常生活,又了解到許多值得研究和效仿的現(xiàn)象,這都讓我感觸良多。其實,中國文化和傳統(tǒng)并非迥異于緬甸。北京時間僅比緬甸時間早一個半小時。但中國的教育、經(jīng)濟、政治、軍事和生活水平卻遠比緬甸先進。這個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國家能緊密地團結(jié)在一起,其國家精神值得我們敬佩和學習。▲
(作者彼盛,丁雨晴譯)
環(huán)球時報2017-1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