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鵬
摘 要:隨著社會的不斷進步與發展,人民的精神生活水平不斷提高,人民群眾對文化和藝術的追求越發強烈,推動著群眾文化迅速發展。不只是中老年,不只是廣場舞,越來越多的年輕人群參與到群眾文化的隊伍里,而中學生就是其中的主力軍和新鮮血液。而舞蹈又被稱作“精神生命的最高象征”,因為舞蹈在形體美的律動中,不僅有音樂的節拍,有繪畫的造型,有文學的情韻,更有身心的協調與高度契合。然而在普通中學模式化的舞蹈教學中,舞蹈內涵的生命化嚴重抽空,教學脫離生活,教學過程缺乏美感,課堂訓練變成單一的肢體機械運動。多數舞蹈教師只注重形式化,注重排練的結果,沒有重視教學的過程與學生內心感受的結合,沒有加強學生的內心情感教育,這樣的舞蹈是干澀的,是沒有生命力的,因此,首當其沖應該提高舞蹈教學美感價值的教育。
關鍵詞:中學生;舞蹈教學
中圖分類號:G633.95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5-5312(2017)30-0237-01
一、開設舞蹈賞析課,調動學生對舞蹈的興趣
舞蹈是以人體動作為“語言”的藝術,它具有動態美,和諧美,并通過這種手法來表達情感或思緒。這就決定了它的教育手段不應該是硬性灌輸和強迫接受,應該著力調動學生的興趣,通過人體動作,姿態,表情所呈現的一系列優美形象來展現生命力的美。美國女美學家蘇珊.朗格在《情感與形式》一書中認為“舞蹈是魔幻的力”,是一種充滿夢想的生命力的展示。
在中學生舞蹈教學中,首先應該培養學生的興趣和對舞蹈見解能力,解決的方法可以多欣賞作品,甚至可以開一堂舞蹈賞析課。例如中國著名的芭蕾舞劇《紅色娘子軍》,這就是一部非常不錯的教學材料,學生看了后都被吳瓊花和娘子軍們朝氣蓬勃和頑強戰斗的精神所吸引,被追求自由和幸福的生命意志所感動,從而心生出學習芭蕾的興趣,為了以后能在舞臺上完整的展現自己,展示生命的力量打下基礎。這種欣賞,感染,啟迪的教學方式會充分陶冶學生們的情感和對生命的感悟。同時可以多帶學生走進大自然,多多觀察大自然,加強學生對人與自然關系的體驗。許多舞蹈姿態都是源于對大自然的模仿。如蒙古族舞蹈動作柔臂,就是模仿鴻雁飛翔的翅膀而來的,在例如朝鮮族舞蹈模仿白鶴,傣族舞蹈模仿的孔雀等等。讓學生通過對自然的觀察,明白自然形態東西經過美化改造,可以變為舞蹈的“語言”,通過舞蹈訓練,也能夠感受到人與自然的融合,進而讓學生開發自己生命的潛能,創造出更多的想象空間。同時舞蹈老師也要引導學生掌握舞蹈基本知識,技能技巧,通過組合訓練,配合上學生的想像空間,最大限度的開發自己的生命潛能。
二、培養學生的生活化,展現舞蹈的生活化
舞蹈是源于生活,卻又高于生活的,許多民族舞蹈就是直接表現勞動場景,比如藏族的“打阿嘎”,蒙古族的“擠奶”,傣族的“潑水”等等”,這些都是一幅幅生動的生活畫面。通過勞動,可以領悟到舞蹈姿態的來源,也能體會到這個民資的風格性和舞蹈表演的藝術性。在舞蹈教學中可以活動鍛煉他們吃苦耐勞的精神,磨煉學生的意志力和培養他們的自理能力。舞蹈排練從艱苦的基本功訓練到演出,本身就是一個腦力勞動與體力勞動相結合的過程,這也讓學生們克服困難,戰勝疲勞,鍛煉毅力,只有經過這些心理體驗和磨練過程,才能提高人的意志力。
三、開闊眼界,培養學生對美的認知,展現舞蹈的美
在為學生設計教案時,作為舞蹈老師,首先應該從審美的三大特征為基礎,通過科學的形體訓練讓學生擁有健美的身材。
審美認識的提高,是舞蹈教學的基礎,應當多帶學生們去看看和了解舞蹈世界這片廣闊的天空,讓他們了解世界的民間舞蹈,如吉普賽舞蹈,夏威夷草裙舞,印度舞蹈,巴西桑巴舞等等,而不是僅限于知道本國的民族民間舞蹈。通過領略和了解各國舞蹈后,再讓學生們結合本國民族民間舞蹈特征,掌握舞蹈的規范,嚴謹,傳統,經典和獨具風格的代表性。有了審美的認識,就要引導學生審美情感的激發。西方近代戲劇家席勒指出:“要使感性的人成為理性的人,除了使他成為審美的人,沒有其他途徑”。我們可以通過優秀的舞蹈作品可以以情感人,以美感人的特征感化和教育學生。在教學中,音樂是關鍵。通過節奏,音樂,以律動帶動聽覺欣賞,用動作帶動思維處于興奮狀態,破析音樂節奏,講解音樂特點,讓學生充分融入到音樂中去,帶動情感的激發。或者先播放一段優美的音樂,讓學生們充分發揮自己的想象空間,通過音樂創造動作,創作舞蹈短句,以自己的方式走進音樂,享受節奏,聆聽和感悟音樂的美。通過其審美情感的激發,將自身對音樂的理解反映到舞蹈的學習中來。其次,老師應當對為學生創造表演舞蹈的機會,中學時代正式學生長身體的時候,身體深處的意識渴望著舞蹈教學的開展,老師應該運用科學的舞蹈基本功進行訓練,舒展身體線條;以歡快的動律訓練和輕松的舞步,使骨骼,韌帶,關節得到靈活和柔韌的運動和發展,矯正不良的形體,從而使學生的生理素質得到全面的鍛煉和提高。
四、結語
中學生舞蹈教學應當做到“潤物細無聲”。教育應當先于人,其次才是知識,舞蹈教育也不例外,先培養人,其次才是培養藝術。我認為中學生舞蹈教學應該從興趣培養,生活體會和舞蹈系統化訓練中促進學生學習舞蹈的興趣,合理安排課程,會使舞蹈教學充分體現人性和人情的內涵,充滿生動和活潑的氣息,是中學生舞蹈教學跟隨著他們的年齡一般,充滿朝氣和青春魅力。
參考文獻:
[1](法)卡琳娜.伐納.舞蹈編創法[M].上海:音樂出版社出版,2006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