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少波
摘 要:高等教育是社會發展的支柱,高等院校是實現這一功能的主體。在高等院校中,教學是實現傳道授業解惑的重要手段。在中國,由于擴招及經濟利益等原因,眾多高校都設立了美術專業,從一個方面來說,促進了本民族審美的提高;從另一個方面來看,由于眾多高校并不能按照美術專業自身特點來處理教學各個環節,導致美術教育有悖于美術發展規律,從而趨于空洞化和表面形式化。
關鍵詞:高等院校;教學
中圖分類號:G642.3;J822-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5-5312(2017)30-0238-01
一、引言
高等院校在一個社會的結構中,具有承上啟下的重要作用,扮演著知識傳授、人格塑造的重要角色,也關系到民族的興起和整體民族性格的鍛造。美術學專業學科是眾多高等院校均開設的專業,相比院校內的其他專業,實踐性較強。因此,其教學除具有高等院校其他專業的教學特點外,也有自身的特殊性。
二、高校美術專業設置的目的
我國最早系統化地開設美術方面的專業機構的應該是公元956年,五代時期后蜀孟昶設立的翰林圖畫院。隨后在20世紀初,伴隨著蔡元培的“以美育代宗教”這一理論,全國誕生了以國立北平美術學校為代表的一大批專業美術教育機構。這種專業美術教育機構因為自身的專業化性質,故不在本文討論之列。蔡元培在1919年《文化運動不要忘記了美育》一文中認為“大學校應有文學、美學、美術史、樂理等講座與研究所……”。其本身的愿望是通過這種美學教育來促進全民族的文化進步。從90年代中期開始,綜合類高等院校開始大量設置美術專業,到2000年左右,基本上全國有意向的綜合類高校均設置了與美術有關的專業方向。其設置美術專業的目的,主要集中在以下幾個主要方面:(1)完善本學校的專業結構。大部分院校設置新專業時,均有貪多求全的心理,先建立、后建設,專業設置上為今后的學校發展預留部分專業空間;(2)從90年代中期開始,國家開始大規模擴招,提倡“教育產業化”,美術專業的生源供不應求且學費高,高??吹搅似渲休^大的利益空間。相關院校從生源挑選空間,自身創收等諸多方面考慮,開始大量設置美術專業;(3)就業形勢的要求。由于早期美術專業院校畢業生優秀且數量稀少,因此,其就業形勢十分良好??吹竭@種情況,綜合類高校開始設置美術專業方向,這些早期開設相關美術專業的綜合性院校,就業形勢也優于其他專業,在國家提倡就業率的情況下,有設立意向的高校開始設置相關專業。
三、目前美術教學開展的模式及存在問題
教學是高等院校的主要工作,也是對學生傳業授道解惑的主要手段,人才培養方案中制定的培養目標都必須通過教學予以實現。在具體的美術教學組織中,目前,綜合類高等院校面臨較多問題:(1)教學的培養目標沒有體現差異性。由于綜合類高校中,美術專業時弱勢專業,并不被其他專業和領導層所認同,故在制定培養目標時,院校并不能實事求是,而是采取大一統的方式,將其他專業的目標施加于美術專業;(2)在專業課程的學習中,學生的學習時間較少且不能有所保證,教學管理部門往往以其他專業學習的課時量來安排美術專業,不能保證學生持續地學習及鞏固相關技能;(3)具體的教學中,教學管理部門不能根據美術專業實踐性、自主性較強的特點,往往強制教師按照其他文、理科的講授方式來講授美術課程,導致學生動手能力下降。
以上問題的產生固然和高校行政化趨勢嚴重有關,也有非專業人員領導專業人員的原因。同時,更有不講求實事求是,不講究調研的官本位思想作怪。
在綜合類院校的教學組織中,應遵循以下原則:(1)充分發揮教師的主觀能動性,給教師充分的空間去講授和組織課程;(2)充分尊重學生的差異化發展,建立差異化、個體化的培養模式;(3)弱化教學上的行政化管理方式,強化教師的主體地位和對教學及學生的管理地位;(4)弱化教學過程中的行政參與色彩。
在具體的教學中,綜合類高校美術專業所培養的學生組成應是金字塔式結構。應講求美術相關知識的廣度,也應充分依托綜合類高校在人文和技術方面的積淀,培養學生的綜合素質。所培養的學生大部分應該是能滿足專業創作之外的藝術相關領域的人才。這就要求在美術教學的組織中,有的放矢地安排相關課程。同時,也要保證學生專業學習的連貫性,保證和其他專業之間的差異性。
四、結語
總的說來,綜合類院校的美術專業教學,應該在保證所在院校的正常教學下,給予充分的自主發展空間。教學應以學生專業發展和專業提升為第一要務,與其做到所有的高校美術畢業生“千人一面”,還不如做到“各有所長”。在這種理念下開展的教學隨時間的積淀會形成院校的專業特色,品牌建立之后的高校始終會跑在變化的前面。
參考文獻:
[1]樊波.中國畫藝術專史.人物卷[M].南昌:江西美術出版社,2008.
[2]陳孟昕,郝曉飛.寫意人物畫教程[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2.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