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岳祥
(重慶市萬州區上海小學,404120)
小學籃球教學游戲創編的四個結合
陳岳祥
(重慶市萬州區上海小學,404120)
(一)籃球教學游戲具有針對性
籃球教學游戲不同于其他游戲,活動直接指向籃球的基本技術或技能,編創游戲,制訂技能目標要明確,具有指向性,一個游戲完成一個技術點的目標,學生通過游戲不斷地強化練習,形成籃球技能。針對性就是要求創編的單個籃球教學游戲關注解決教學中的技術點、易錯點。
1.關注技術要點。創編游戲最終目的是技術的學習和技能的提升,因此,必須關注技術點,以運球為例,平視前方、掌心空出、主動迎球下壓等點共同構成籃球運球的技術要領,因此,在創編游戲時,要分解技術要領成多點進行。如,籃球教學游戲“小紅帽”針對平視前方,學生頭戴高高的硬質(小塑料標志筒)小紅帽,低頭運球時帽子就掉;“鋼琴手”對應掌心空出,型似手握雞蛋,下壓觸球手心自然空出等游戲,進行教學時可取得較好的教學效果。
2.關注易錯點和學困點。學習籃球技術初期有易錯點和學困點,低年級學生初學籃球時,力量小,單手拍球力度不夠,很容易雙手同時拍球,久而久之形成習慣;中低年級學生在對抗練習中,由于力度、速度、敏感度不夠,控球能力弱,也普遍存在雙手同時運球現象。根據傳統游戲改編的“春播秋收”籃球教學游戲,以右手運球,左手持器材做播種和拾收動作,規范學生單手運球,形成良好的習慣。
(二)籃球教學游戲具有全面性
籃球運動技能包括運球、傳接球、投籃、移動等基本技術(技能)形態。創編籃球教學游戲要一個技術多點共振,一項技能全面協同發展。
1.全面性需多點共振。創編運球游戲可以從單手拍球、高運球、低運球、前后變向控球、左右變向控球、直線運球、曲線運球等不同點做文章,每個點創編幾個游戲,讓多個點共同完成運球技術的學習和應用。
2.全面性需協同發展。針對目前部分學校小學生籃球教學的教材比較匱乏,系統性不強的問題,可以開發運球游戲、傳球游戲、投籃游戲等,在教學中有機組合,加以練習,即可綜合發展學生的籃球運動技能。
(一)籃球教學游戲具有鍛煉性
籃球教學游戲應該是促進身體素質全面發展的實踐練習,應能夠促進力量、速度、耐力、靈敏、柔韌等能力得到逐步提高。
1.鍛煉性具有實踐意義。身體素質提高總是通過應用技術實現的。籃球運動是一項發展綜合體質的實踐性運動項目,創編游戲不能達到發展學生身體素質的目的,就丟失了運動的本色。以單手投球為例,不能以空洞的知識講解代替活動過程,更多的是要求學生運用不同力度、不同距離、不同方向等形式體驗投球,建立感性認知,把抽象的概念轉化為具體形象的動作,使學生能夠在較短時間接受,并轉化為自己的技術或技能,從而發展身體的各項素質。因此,在設計籃球教學游戲方法時,需要闡釋清楚動作要領,否則就不能稱之為教學游戲,不具有鍛煉價值。
2.鍛煉性具有個性需求。個性需求能夠促進學生長時間保持注意力,形成良好的習慣。創編籃球教學游戲要充分考慮活動密度、強度,根據參與者的年齡、性別及實際活動能力等特點來確定相應的運動量、動作難度和活動方式,保障不同體質的學生得到鍛煉,發展學生的多項機能。創編的教學游戲要能夠從小激發學生練習的習慣,男生偏好對抗,女生相對文靜,可以通過調節游戲的距離、數量來控制活動的難度和運動強度;男生天生喜歡籃球,但是女生不同,但有了從小練習的習慣,高年級女生就不會厭倦籃球練習,能夠接受競賽的對抗性。
(二)籃球教學游戲具有趣味性
一味追求競技、競賽,對部分學生就會喪失吸引力。能夠提高人的興趣,吸引人主動參與,使人感到身心愉悅是籃球教學游戲追求的趣味性。
1.趣味性在于激發學生學習的欲望
學習原地運球“掌心空出”要點,最直接簡單的方式就是讓學生原地拍球一萬次,學生在這一過程中腰疼了、腿硬了、手掌疼了、手臂疼了,吃不消了,自然會“投機”,掌心空出。采用簡單粗暴方式雖然能夠達到目的,可是學習效率低,浪費大量的時間,更重要的是傷害了學習興趣,學生不能體會到籃球的鍛煉價值,銘記的是籃球的疼,籃球的苦。教育是直接經驗與間接經驗相結合的,拍球一萬次,是學生依靠直接經驗得到技術,但是學生付出的代價太大,得不償失,因此,在教學時,要能夠借助游戲,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例如,創編的“鋼琴手”游戲,要求手指柔而輕,夸張的手指、手腕活動,有趣且具有藝術,給學生藝術沖擊,記憶深刻,學生學習欲望強烈,體驗激情膨脹,學習起來就會苦中尋樂。
2.趣味性在于體現參與者身心愉悅
籃球教學游戲活動,提高學生參與性,促使學生身心愉悅,激發籃球鍛煉價值,為學生廣泛地接受,必需形式多樣、規則簡明、操作性強,在樂學的基礎上學樂,在學樂的基礎上發展。“打地鼠”、“碰碰車”是學生喜聞樂見的電玩游戲,受此啟發創編的籃球教學游戲“踩地鼠”,通過踩鼠洞的方式,進行不同方向的折線轉身,換手運球,重復練習變向動作,學習變向運球,學生參與度高,身心愉悅。
(一)籃球教學游戲具有教育性
兒童在游戲中建立規則,相互遵守,開展教學游戲時要融入教育要求。籃球教學游戲應該在此基礎上,結合籃球項目特色文化對學生進行教育。
1.發展學生的體育核心素養
學生在體育教學中體現的品德素養、體能素養,可統稱為體育核心素養。創編游戲要結合教育教學要求,目的明確、規則清晰、方法科學,潛移默化地促進學生的政治素養、品德素養、體能素養綜合發展。體育教學游戲發展學生核心素養的方式是其他學科不能替代的,合作、信任是籃球傳接球教學游戲的基本要素,體現學生的社會參與和自主發展,遵守小組紀律、遵守小組規則能夠形成鮮明的態度;克服因難、堅持練習、同伴協作、同伴包容能夠形成優良品質;傳球到位、傳接敏捷能夠發展學生身體的各項體能。
2.挖掘籃球文化素養
籃球教學游戲,承擔著教育的目的,承擔著傳播、傳承文化素養的功能。創編籃球教學游戲,應充分利用學校的校園文化,比如班隊活動、集體表演,可以展示花式籃球等,同時也為校園文化提供資源,豐富學校的校園櫥窗等宣傳陣地,啟發學校教育理念。根據“投籃”提煉的“投入,只為更出色”即蘊含著籃球文化哲理,它還提供了學校、教師、學生發展的人生哲理。
(二)籃球教學游戲具有藝術性
籃球教學游戲追求內容的精干、編排的精巧,表現出獨特的藝術的美感。
1.藝術性追求形式多樣
籃球教學游戲創編可通過隊形變化、器材組合等形式調動學生積極性,激發練習欲望。根據傳統游戲改編的變向運球游戲“穿過小樹林”屬于隊形變化,根據童話故事改編的低運球游戲“七個小矮人”屬于器材組合,根據生活勞動改編的單手運球游戲“春播秋收”屬于方式變化與器材組合,它們是從不同角度,挖掘運球的多個技術要點進行創編游戲,體現了籃球教學游戲的藝術性,學生樂學了,也學樂了。
2.藝術性追求體育特質
籃球教學游戲本質屬性是體育教學,與音樂、美術表達藝術手法不同,體育魅力在于充分體現動感。游戲過程中學生不斷追求青春陽光的美,游戲后體現出男生的陽剛、女生的陰柔,游戲充滿著體育動感的藝術吸引力。如,變向控球游戲“智取”,以兩人(多人)行進間運球中相互拍掉對方籃球的形式調動肢體練習,運動量適宜,充滿著動感與智慧。游戲還可以名稱藝術化,以吸引學生注意力,引起學生興趣,如一人接球后,傳給不同方向不同人的傳接球,命名“星光四射”,可以調動學生傳球的學習興趣。
傳承可尋找教學游戲發展的軌跡,創新是教學游戲發展生存的必然。
(一)籃球教學游戲具有傳承性
1.傳承性要吸取傳統文化養分
傳統體育游戲有著幾千年的文化積淀,是一個民族文化的縮影。傳承傳統游戲,不僅是傳承游戲本身,也傳承了民族文化、民俗文化,還提供了創新游戲的精神動力和創編游戲的智力支持。如,“老鷹捉小雞”是學生喜歡的躲閃游戲,有著較高的鍛煉價值和思想價值。借鑒其形式可以創編合作類游戲、防守類游戲、雙人游戲、多人游戲,在游戲中發展學生的身體素質和思想素質。
2.傳承性要走進學生生活
優秀體育游戲元素來源于生活。生活氣息濃郁的游戲,能夠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有利于學生理解游戲的涵義。如,針對低運球創編的“七個小矮人”,創編元素即來源于家喻戶曉的故事《白雪公主》。
(二)籃球教學游戲具有創新性
1.創新性要把握游戲實質
傳統擲準游戲在不同歷史時期被創編成不同形式,“打皇帝”、“打美帝”是經典的體育投擲游戲,隨著計算機技術的發展,從現實又發展到虛幻世界,出現了“憤怒的小鳥”等游戲,此時游戲已經從發展投擲能力轉化為發展綜合能力,從“打皇帝”到“打美帝”再到“憤怒的小鳥”是創新,創新了人物設計,擲準的精髓卻保留了下來。
2.創新性要結合籃球基本元素
運球、傳接球、投籃、搶球是籃球運動的基本元素,籃球教學游戲可以借鑒優秀的體育游戲元素,結合籃球元素進行創編游戲,創新設計游戲的目標和規則,通過具有針對性的教學游戲完成教學,提高教學質量。如,“叫號跑”是傳統的田徑游戲,移植到籃球游戲中,保留“叫號”元素,增加“籃球”元素,創編出“叫號運球”、“叫號傳球”、“叫號投籃”、“叫號搶球”等籃球教學游戲,在運球、傳接球、投籃、搶球游戲中分別挖掘教學點,設計教學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