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江賓常 青
(1.南寧市體育運動學校,廣西 南寧 530021;2.廣西體育運動學校,廣西 南寧 530012)
對廣西第十三屆運動會蹼泳比賽裁判員執裁能力的調查與分析
莫江賓1常 青2
(1.南寧市體育運動學校,廣西 南寧 530021;2.廣西體育運動學校,廣西 南寧 530012)
凡是正規大型的體育競賽,一定少不了嚴肅認真公正準確嚴格執法的裁判員,裁判員是競賽的法官。為了保證競賽在公平競爭的環境下健康進行,就必須對裁判員的素質、形象等方面提出一定的規范和要求:只有具備愛國爰黨、熱心體育競賽裁判工作,精通本項規則和裁判法,作風正派堅持原則遵守紀律的人才有資格執裁。蹼泳運動是廣西的拳頭項目,從2004年以來,都奪得世界冠軍,群眾基礎較好,每年有年度青少年比賽,區運會也有設項。在自治區第+三屆運動會蹼泳比賽中,全14個城市有9個市派出代表隊參賽,比賽水平較高,打破多項全區年齡組紀錄。本次比賽得以順利舉行,除了組委會領導有方、組織嚴密外,也離不開比賽執裁的裁判員的嚴格執法。本文對第十三屆廣西區運會蹼泳比賽執法的裁判員、專家、教練員進行調研,肯定成績,找出不足之處,并對存在的問題提出有針對性的意見和建議,以期為廣西蹼泳裁判事業的發展及水平提高提供參考。
1.1 研究對象
以參加廣西第十三屆運動會蹼泳比賽執法的裁判員65人為研究對象。
1.2 研究方法
1.2.1 文獻資料法
收集查閱國內公開出版的體育文獻。
1.2.2 訪談法
專訪廣西十三屆運動會蹼泳比賽競委會官員、專家、教練員,收集他們對廣西蹼泳裁判隊伍及本次比賽裁判員的看法。
1.2.3 問卷調查法
設計廣西十三屆運動會蹼泳比賽裁判員研究問卷,向參賽裁判員發放問卷65份,回收65份,有效回收率100% 。
1.2.4 綜合分析法
對收集到的資料進行分析匯總,并提出相應的建議。
2.1 裁判員的基本情況
2.1.1 裁判員的年齡結構和級別
第十三屆區運會選派的裁判員年齡結構集中在20—40歲之間,其中31—40歲33人,占裁判總數的55%,20—30歲
2.1.2 裁判員的職業和文化素質
參加第十三屆區運會蹼泳比賽65名裁判員從事的職業中,大中小學教師、教練員共37人,事業單位行政人員17人,學生及其它職業11人,教師占絕大多數;學歷方面,研究生6人,本科41人,專科13人,其他學歷5人。裁判員的文化素質較高,且大部分畢業于體育院校或是體育專業,為從事裁判工作打下了良好的基礎。
2.1.3 裁判員執裁年限
裁判員的執裁年限是其臨場經驗積累的客觀反映。調查表明,選派的裁判員從事裁判工作10年以下的有27人,11一15年的有31人,16年以上的有7人。通常情況下,執裁年限越長,經驗越多,碰到問題處理的辦法也多。要申報國家級裁判,除要有較高學歷外,執裁經歷也很重要,理論一定要與實踐相結合,通過執裁過程發現問題并積累解決問題的工作能力。本次選派的裁判員執裁年限10—15年的有31人,約占總人數的48%,說明本次比賽選派的裁判員經驗豐富,執裁年限較長。
2.1.4 裁判員的英語及計算機水平
從調查問卷回收統計中得知,本次選派裁判員約有1/3的人過英語4級考試,47人計算機過-級,具有較高的英語和計算機水平,對于蹼泳比賽的專用術語、賽前計算機編排、賽中錄取、賽后制作成績冊等工作,稍加培訓即能勝任。
2.2 選派裁判員的城市、人數、臨場執裁
選派裁判員屬地南寧市32人,桂林市5人,梧州市3人,百色市2人,玉林市2人,柳州市1人,合計選派45人,不足部分由比賽舉辦地梧州市體育局補充抽調20人。在9個參賽城市中只有6個城市有選派裁判,而欽州、賀州、北海3市沒有選派的裁判員,無選派裁判的城市占參賽城市的33%,無參賽城市選派裁判的比例太高,對當地開展此項運動不利。另外,有選派裁判的城市也苦樂不均,南寧市的選派裁判,占選派裁判45人的70%,占所有裁判65人的49%,幾乎占整個比賽所有裁判員的一半。造成這一不平衡的原因,南寧市是首府,大專院校多,區體育局、項目中心、優秀運動隊、區體校等系統內單位,人才濟濟,內行及熱愛蹼泳事業的人多。桂林市也是大專院校多,蹼泳運動開展不錯,也有一批熱愛蹼泳事業的熱心人士。故這兩個城市被抽調選派裁判多就不足為奇了。而且參加本次比賽旳12名國際、國家級裁判中,只有3人為非南寧籍人士,可見南寧的裁判技術力量雄厚。而其它城市抽調選派的裁判員少,與他們城市的院校少有關,或是選派了因某種原因影響不能來而造成的。
3.1 結論
在梧州市舉行的廣西笫十三屆運動會蹼泳比賽,廣西體育局競體處選派的裁判年齡結構合理,裁判員中教師比例較大,學歷層次高,是歷屆區運會蹼泳比賽本科學歷人數最多的一屆。但是比賽選派的裁判員也存在地域分布不均的問題。
3.2 建議
3.2.1 應加強對蹼泳裁判員隊伍的領導和管理,充分發揮中心、協會、裁委會的職能作用,建立建全組織架構,成立行業協會,以加強管理和協調,對蹼泳裁判員的管理進一步形成制度,在現有基礎上構成一個選撥、培養、考試、考察、使用監督、評價管理的科學體系。
3.2.2 對裁判員的培養要有長遠規劃,制定切實可行的規劃和短期計劃,加大普及力度,建立利用每年的年度比賽進行年輕裁判員的培訓、選撥,分配指標名額給開展蹼泳項目不太普及的城市,以及本次區運會有隊伍參賽而沒有裁判員參賽的城市,以促進他們對蹼泳運動項目的普及開展。
[1] 何志林,郭蓓.上海市奧運項目裁判員隊伍現狀和發展對策[J].上海體育學院學報,2005,29(6):38-41.
[2] 黃健武,常青.廣西笫12屆運動會游泳比賽裁判員素質調查分析及對策[J].運動精品,2012,5∶23-24.
[3] 2009蹼泳競賽與裁判方法[M].中國潛水運動協會,北京
Investigation to the Ability of the Referees’Executive Ability in Swimming Match in Guangxi 13th Games
MO Jiangbin,etal.
(Nanning Sports School,Nanning 530021,Guangxi,China)
以參加廣西第十三屆運動會蹼泳比賽所有裁判員為研究對象,通過收集文獻資料,現場采訪,問卷調查等方法,對參賽裁判員進行年齡、學歷、裁判等級、地域分布等進行分析研究,結果表明:本屆蹼泳比賽所選調的裁判員學歷較高、年富力強,裁判等級較高,專業知識較強,英語、計算機知識掌握程度較高,但地域分布不均,年輕裁判員級別不高。建議在今后的裁判選拔、培訓、使用等方面進行統籌安排,合理布局,以改變許多城市沒有蹼泳裁判的現狀。同時也要注重對年輕裁判的培養,多給他們參加培訓和比賽的機會,為將來廣西多培養高水平的國家級、國際級裁判創造條件,以保證在廣西舉辦全區、全國、甚至亞洲級別的比賽能順利進行。
蹼泳裁判員;基本情況;調查分析
莫江賓(1977-),廣西岑溪人,研究生,中級教練,研究方向:蹼泳運動訓練。11人,約占總人數的17%,41—50歲16人,約占總人數的25%,51歲以上5人,約占總人數8%。其中國際級2人,國家級10人,國家級和國際級裁判員40歲以下4人,41—50歲5人,51歲以上3人。本次比賽裁判的組織核心結構合理,擔任組長以上職務的高等級裁判老中青都有。全部選派裁判除了以上12人高等級裁判外,-級裁判員有25人,占裁判總人數的38%,28人為二級裁判或無等級,約占裁判總人數的43%。從調查統結果看,本次區運會蹼泳比賽所選派的裁判員年齡結構較合理,實現了老中青三結合,既有50歲左右執裁經驗豐富的老裁判,也有30、40歲左右的中青年裁判,而且中青年裁判占絕大多數,表明我區蹼泳裁判后繼有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