鄧佑雄 姚燦波
(廣州體育學院武術系,廣東 廣州 510500)
淺析高校標槍教學訓練中常見的損傷及預防
鄧佑雄 姚燦波
(廣州體育學院武術系,廣東 廣州 510500)
在田徑項目中,標槍是較為復雜的一個項目,它是多軸性旋轉,以最大速度完成動作的非周期性投擲項目,技術動作復雜多變。整個技術動作包括握槍助跑加速,投擲步引槍制動,最后快速爆發(fā)用力,整個過程需要全身協調進行。正是由于標槍運動的這些特點,以致于它是一項有著高受傷風險的運動項目。特別是對于學習標槍的初學者來說,由于對此項目尚不了解,動作技術沒有掌握,還屬于泛化階段,完成動作時身體不協調,加之比其它周期性的跑類項目更具趣味性,所以很容易引起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操之過急,增大受傷的幾率。為此,通過調查研究及咨詢相關專家,找出了一些常見的運動損傷并分析其原因,提出相應的預防建議,保證在學習標槍過程中的安全性和順利進行。
1.1 研究對象
本文以在教學訓練中常出現的運動損傷作為主要研究對象。
1.2 研究方法
1.2.1 文獻資料法
根據研究需要,在廣州體育學院圖書館、廣州市圖書館和中國知網,收集并查看了近30余篇有關標槍運動損傷和預防的相關文章,以及翻閱了大量書籍、資料,為撰寫本論文提供了充足的理論基礎。
1.2.2 專家訪談法
通過與有關運動保健、運動損傷和體育術科教師的訪談交流,獲得了很多與論文相關的知識為本研究提供參考。
1.2.3 邏輯歸納法
把收集的資料和與專家交流的一些信息進行分析、歸納總結。
2.1 標槍教學訓練主要非技術(客觀)損傷原因
2.1.1 肩關節(jié)損傷
肩關節(jié)是典型的球窩關節(jié),由肩胛骨的關節(jié)盂與肱骨的肱骨頭構成。關節(jié)頭大,關節(jié)窩淺,相連骨的關節(jié)面大小相差大,關節(jié)囊薄弱松弛。肩關節(jié)的這些解剖學結構保證了它的靈活性,可作屈伸、內外收展、旋內旋外,環(huán)轉和水平屈伸動作。但是它的牢固穩(wěn)定性都較其它關節(jié)差,是全身大關節(jié)最不穩(wěn)定的關節(jié)。由于標槍運動是快速爆發(fā)的投擲項目,要求最后用力時快速的將器械擲出,在這個過程中,肩關節(jié)的活動范圍比較大,肩關節(jié)的解剖學構造和標槍項目的運動特征致使標槍運動肩關節(jié)損傷甚至脫臼較為頻繁。
2.1.2 肘關節(jié)損傷
肘關節(jié)由肱骨下端的關節(jié)面和橈、尺骨上端的關節(jié)面構成,是三個關節(jié)包裹在一個關節(jié)囊的復合結構,由肱骨滑車與尺骨半月切跡構成的肱尺關節(jié),屬滑車關節(jié),肱骨內上髁
2.1.3 腰部損傷
人體腰部結構復雜,它是連接人體的中間樞紐,軟組織較多,腰部的主要活動方式是屈伸和側彎,活動幅度和靈活性都比較大,所以穩(wěn)定性也較差,從事各種活動時腰部的運動較多,這是容易導致腰部損傷的原因。標槍屬于輕器械投擲項目,要取得好的成績,必須有較快的出手速度。而標槍的出手初速度的獲得,是通過高速的助跑,下肢的蹬轉,將速度力量通過腰傳遞到上肢完成鞭打動作的,及全身之力于槍。腰銜接上下肢和軀干力量的重要環(huán)節(jié),在每一次擲標槍腰部都承受著巨大的負荷。所以這是標槍運動腰部容易受傷的原因之一。
2.1.4 膝關節(jié)損傷
人體關節(jié)面最大的是膝關節(jié),也是最為復雜的關節(jié),它的構成主要是由于股骨下端、脛骨上端和髕骨,膝關節(jié)周圍有大量的韌帶包圍,而在關節(jié)中還有前后十字韌帶,所以膝關節(jié)是一個比較穩(wěn)定的關節(jié)。盡管膝關節(jié)的這些特征使得其一般不容易損傷,但就標槍運動的生物力學特征來講,還是存在損傷,而且還不在少數。我們知道在標槍運動中交叉步最后兩步,當右腳著地后,左腳迅速積極的,以低平快的前移動作著地,形成近乎直腳的左腳支撐。由于助跑的勢能,這時左腳受到巨大的沖擊力,而這時又必須利用這個勢能快速蹬伸,大量重復這一動作,勢必容易造成損傷。再者就是雖然膝關節(jié)各韌帶的包裹使得它非常穩(wěn)固,可是其周圍的肌肉相對較少,是運動中受傷的原因之一。
2.1.5 踝關節(jié)損傷
踝關節(jié)是負重的重要關節(jié),踝關節(jié)屬于滑車形狀的關節(jié),關節(jié)囊前后兩側松弛,外踝高,內踝低,外側韌帶薄弱,內側韌帶強,可做背屈和跖屈運動,而向側方向的運動則受到限制。標槍投擲是靠全身協調發(fā)力的,而力量的最終來源是從腳下逐漸傳遞到器械的。在最后用力這一階段,踝關節(jié)爆發(fā)蹬地,帶動髖關節(jié)和肩部的轉動,完成鞭打動作。這一過程踝關節(jié)的爆發(fā)式蹬轉發(fā)力就很容易造成扭傷.
2.1.6 腕關節(jié)損傷
在標槍運動中手腕關節(jié)也是較為常見的損傷之一。標槍最后出手對手腕的后伸和內展有著較為基本的要求,重復做后伸到快速內收的鞭打動作,使得手腕部的薄弱環(huán)節(jié)三角軟骨盤造成損傷。
2.1.7 肌肉、韌帶拉傷
肌肉有彈性、伸展性、粘滯性等物理特性,韌帶也具有彈性。標槍就是充分利用肌肉,韌帶的彈性,投擲過程中完成超越器械的引槍動作,拉長肌肉,通過牽張反射,達到最大出手速度。可在完成動作時,肌肉和韌帶被迫拉長繼而迅速發(fā)力,就可能造成肌肉和韌帶的拉傷。
2.2 常見損傷技術(主觀)原因
2.2.1 準備活動不充分或沒有做相應的專項準備活動
準備活動可以充分調動各神經系統(tǒng)和肌肉的興奮性,克服機能惰性,使各器官從相對靜止狀態(tài)進入工作狀態(tài),減少肌肉的粘滯性,增加肌肉的伸展性和彈性,拉伸韌帶,加大關節(jié)活動的幅度。如果在運動前沒有做好準備活動,內臟器官沒有調動,肌肉僵硬,故而很容易造成肌肉拉傷或關節(jié)損傷。標槍運動是一項關節(jié)活動幅度較大的項目,如果活動不充分,勢必會造成損傷。
2.2.2 技術動作不合理
每項運動動作技術都有其合理性,是符合人體的解剖學構造特點和運動生物力學原理的,掌握正確的技術動作能最大潛力地發(fā)揮人的潛力,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教學訓練中如果技術動作錯誤或者不熟練,極易造成損傷。如標槍出手時,如果肘部低于肩部就可能會造成肘關節(jié)損傷。
2.2.3 身體素質差或身體機能狀態(tài)不良
標槍項目要求有較強的肌肉力量、速度、爆發(fā)力等。身體素質與運動損傷呈負相關關系,身體素質差,損傷的概率會大大增加。身體機能不好的時候,例如傷病初愈、生病和過度疲勞等參加運動訓練會因為力量弱,反應遲鈍,不協調等導致動作失常而引起損傷。
2.2.4 訓練的安排不科學
在教學訓練中老師或個人缺乏科學的訓練方法,對運動員身體狀況不了解,沒有遵循循序漸進的訓練原則,安排的運動量和強度太大,急于求成,在訓練后又不注意放松很容易造成損傷。
2.2.5 缺乏安全意識
在標槍班級教學中由于人數較多,老師和學生安全意識不強,沒有做好相應的安全防范措施,沒有嚴格要求紀律,組織混亂等因素容易導致損傷。
2.3 標槍運動損傷的預防
2.3.1 認真做好準備活動
在運動時應該提前調動機體的積極性,降低肌肉和關節(jié)的粘滯性,充分活動身體各部位。做好專項準備活動,在標槍運動前應著重活動開肩、肘、腰、膝等直接參與運動的關節(jié),拉伸韌帶。老師必須認真督促學生準備活動的進行,并從思想上教育學生,使其認識到準備活動的重要性。
2.3.2 強化動作的規(guī)范性
技術動作的規(guī)范性不僅能提高運動成績,還能很大程度上避免損傷,正確的技術動作符合人體生理結構特征。從初學開始,就應該規(guī)范技術動作,建立正確動作的動力定型。
2.3.3 全面進行身體訓練,提高身體綜合素質
良好的身體素質是取得運動成績的關鍵,同時也能大大降低在運動過程中受傷的風險。標槍雖然是典型的速度力量型項目,發(fā)展力量和速度的同時,還要相應發(fā)展柔韌,靈敏等素質,這樣才能更好地避免運動損傷。
2.3.4 科學合理地安排練習的內容和負荷。
在練習中應該嚴格遵循技能掌握的規(guī)律,做到循序漸進,量力而行。老師要認真去了解每個學生的生理特點,選擇合適的練習內容和運動量和強度,避免學生在初學時去練習高難度,高強度的內容,運動量和強度也要由小到大。
2.3.5 強化保護意識
在運動過程中應該強化學生的安全意識,盡可能地排除安全隱患,包括場地器材的放置,運動著裝的規(guī)范,練習的組織形式等。分析運動損傷發(fā)生的原因,學習損傷后的急救方法。
標槍是一項損傷率發(fā)生較高的運動,在訓練教學中采用正確的訓練方法,以“健康第一”為準則,合理安排教學過程中的一切因素。俗話說“警鐘長鳴,防范于未然”,我們要牢記標槍運動損傷產生的原因,了解其運動原理,在運動中做好防范,減少不必要的損傷,保證標槍教學訓練的正常進行。
[1] 鮑勤.網球運動常見的運動損傷及防治[J].南京體育學院學報,2005,4(2):65.
[2] 陳國祥.淺析身體素質與運動損傷的關系[J].嘉興高等專科學校學報,1999,12(4)∶54-55.
[3] 馮國敏.田徑運動常見運動損傷分析[J].湖北體育科技,2001,30(2)∶179-180.
[4] 周嘉華.淺析標槍訓練中肘關節(jié)受傷原因與預防.運動人體科學,2015,5(29)∶26-27.
[5] 姜曉珍.體育專業(yè)學生運動損傷成因及預防.內蒙古師范大學學報,2004,17(12)∶163-164.
The Injury Occuring in College Javelin Training and the Prevention Way of It
DENG Youxiong,etal.
(Guangzhou sports university,Guangzhou 510500,Guangdong,China)
標槍課程是高校體育專業(yè)必修課程,也是較難掌握的一門技術。在標槍教學訓練中學生極易出現一些常見的運動損傷,這不僅影響到教師教學正常進行和學生學習技術的連貫性,嚴重時還會影響學生以后的正常生活。因此,了解運動損傷的原因和預防措施是必要的。文章就一些常見運動損傷進行分析,并提出了切實有效的預防建議。旨在加強學習者的自我保護意識,減少運動損傷。
標槍;運動損傷;預防
鄧佑雄(1990-),廣東廣州人,研究生,研究方向:體育教育訓練學。各屈手肌群和旋前圓肌附著,外上為伸手肌群附著,決定了肘關節(jié)只能在額狀軸作伸展運動和垂直軸旋轉運動,不可作內旋外展運動。由肱骨小頭與橈骨頭關節(jié)凹構成的橈尺近側節(jié),均參與前臂的旋前旋后運動。肘關節(jié)的解剖學機制,不能作外展運動,而在擲標槍的過程中由于瞬間發(fā)力,肌肉突然收縮,槍的反作用力使肘關節(jié)被迫外展,這就會造成肘關節(jié)內側副韌帶的損傷,所以在標槍項目中肘關節(jié)在運動損傷中占的比例最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