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媛
【中圖分類號】G633.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7)43-0070-01
【背景】
《孫權勸學》是一篇故事性很強的短小文言文,文中注重以對話表現(xiàn)人物,所以在教學過程中我設計了自由讀、齊讀、分角色讀等多種形式的朗讀,幫助孩子們體會三位人物各自說話時的語氣、神態(tài)和心理,從而理解孫權、呂蒙和魯肅的人物形象。
【教學內(nèi)容】
一讀 讀準字音和停頓
1.教師范讀課文,學生聽讀。要求:聽清字音,明確停頓。
顯示生僻字:卿 涉 遂
多音字:更 當
通假字:邪
2.請同學們自由朗讀課文,要求:讀準字音,讀出停頓。
3.請一位同學示范朗讀。
4.請同學們在讀音、停頓方面進行評價。
二讀 讀懂文意
1.師:讀懂字音是朗讀文言文的第一步,要做到有感情地誦讀,還要理解文意。
學生結合注釋、工具書,疏通文意,找出自己不能解決的問題進行圈點標注。
2.以學習小組為單位提出剛才沒有解決的問題,組內(nèi)或班內(nèi)解決。
3.考考大家:
顯示:
1)蒙辭以軍中多務。
2)孤豈欲卿治經(jīng)為博士邪!
3)但當涉獵,見往事耳。
4)肅遂拜蒙母,結友而別。
4.總結文言文翻譯“五字法”。
師:通過剛才的翻譯,老師總結了文言文翻譯五字法,送給大家,希望同學們記住并加以運用。
出示文言文翻譯五字法:
留(國號、年號、地名、官名、書名等);
替(用現(xiàn)代漢語詞語替換古義詞);
調(調整倒裝句的語序使之符合現(xiàn)代漢語習慣);
補(補出省略句中省略的內(nèi)容);
刪(刪去沒有實際意義的內(nèi)容)。
5.請同學們在讀懂文義的基礎上再來朗讀課文。
三讀 讀出語氣、神態(tài)和心理
師:我們讀書不僅要用嘴,更要用心。本文是以對話描寫來表現(xiàn)人物,要想有感情地朗讀這篇課文,就要在人物語言上下工夫,揣摩應該用什么樣的語氣來表達人物的神態(tài)和心理。本課是孫權勸學,那我們先來看看孫權是如何勸學的?
展示孫權說的三句話:
1)卿今當涂掌事,不可不學!
2)孤豈欲卿治經(jīng)為博士邪!
3)卿言多務,孰若孤?孤常讀書,自以為大有所益。
請同學們聯(lián)系時代背景、結合孫權身份、語氣詞、標點符號體會一下語氣。
1.請同學們看第一句話該怎么讀?
(堅決)
分析:用雙重否定句的形式,語氣堅決果斷,神態(tài)鄭重嚴肅,表現(xiàn)出孫權對呂蒙要求嚴格,同時嚴厲中又可見深切關心,希望呂蒙能勝大任。
2.那么這樣勸呂蒙讀書成功了嗎?孫權又將怎樣勸說呢?誰來讀讀?(分析語氣詞“邪”及從內(nèi)容上去分析。)
(隱隱地責備和不悅)
分析:這一句隱隱可見孫權對呂蒙不聽勸誡的不悅神情和責備的意味,但又說得語重心長,言辭懇切。
3.那最后一句該怎么讀?誰來試試?
(委婉、語重心長)
分析:在明確學習的方法和學習的可能性后,孫權又從自己的切身體會來談,現(xiàn)身說法,讓人無法拒絕。孫權是善勸的,他對呂蒙既嚴格要求,又殷切期望;既責備呂蒙的不爭、無志,又透出關懷愛護之心,不失人主身份。
語言是人物內(nèi)心的表現(xiàn),這樣一番勸言使呂蒙這個不愛讀書的武將乃使就學,那么你覺得孫權這個人有什么特點呢?
板書:孫權
善勸
好學
4.師:孫權勸學成功,那呂蒙的學習效果到到如何呢?我們可以同過魯肅和呂蒙的對話中找到答案。請用剛才的方法去揣摩魯肅的語言。
5.那呂蒙是怎樣來回答的呢?
展示呂蒙說的一句話:
士別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見事之晚乎!
(自豪、高興)
分析:這是呂蒙對魯肅贊嘆的巧妙接應。可以看出呂蒙為自己的進步深感自豪,充滿自信。
你最欣賞呂蒙什么特點?
板書:呂蒙
聽勸
勤學
6.分角色朗讀課文,體會三位人物各自說話時的語氣、神態(tài)和心理,從而理解孫權、呂蒙和魯肅的人物形象。
讀演結合 悟情悟理
1.小組一的展示接地氣地使用南京話演繹。組長這樣解釋:“孫權于公元211年將政治中心從京口遷到秣陵,次年建石頭城,改‘秣陵為‘建業(yè),由此揭開了南京建都史的第一頁。他是第一位開啟‘鐘山文化的人物,我們小組用南京話演繹并無不妥啊!”事實證明,孩子們獨具創(chuàng)意地用南京話表演,仿佛帶領我們一起穿越到了公元前,領略了這番經(jīng)典的君臣對話。
2.小組二的展示中添加了太監(jiān)的角色。從傳話、傳書再到辭學后太監(jiān)與呂蒙的對話,讓我們更深切地感受君王的良苦用心,側面烘托手法的嫻熟運用,使孫權的形象熠熠生輝,更符合《資治通鑒》的主題。
【教學反思】
學生的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法在這節(jié)課中得以充分體現(xiàn),培養(yǎng)了學生的概括、口頭表達、表演等方面的能力。但由于時間關系,表演部分時間有點倉促,并不能讓每個小組盡情展示小組合作的成果,有點可惜。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