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順贏
【摘要】在閱讀教學中培養學生語文核心素養是語文課程中的重要標準,也是以學生語文學習能力為核心的綜合素養。而在閱讀教學中是基于學生語文素養的發展形成的。培養小學生語文核心素養精神是為了推進其它課程的學習,為學生今后的學習打下良好基礎,在閱讀教學中,要如何提高學生的基本語文素養知識,其需要進一步觀察分析。
【關鍵詞】培養學生 閱讀教學 語文核心素養
【中圖分類號】G633.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7)43-0090-01
在語文教學中開展閱讀教學模式,不但能幫助小學生提高語言表達能力,而且還能激發學生對語文學習的積極性和興趣,從而提高學生的作文寫作能力,同時也進一步提高語文教學質量,因此,閱讀教學對于小學生而言極為重要。此外,通過進行擴展語文閱讀教育方法,促使學生在閱讀過程中能夠體會到不一樣的感悟,這樣有助于學生今后學習,學生在閱讀過程中也可以學到更多為人處事的方法等。這才是語文核心素養的宗旨,培養學生在閱讀教學中積累更多有用的知識,是為了提高學生語文認知水平,挖掘學生潛在能力,幫助學生養成閱讀習慣。促進小學生滲透知識以及技能,使得學生和老師形成良好的互動式交流。
1.在閱讀教學中培養學生語文核心素養
審美教育是素養教育中的重要部分,對于閱讀教學則是指學生獲得新知識體驗的有效途徑。所以,在閱讀教學中培養學生語文核心素養是當前小學教師的重要任務,同時也有利于學生今后的發展。例如:小學語文教師在講述《走進麗江》一課時,為了能夠培養小學生的審美觀念,同時也為了有效提升學生的語文核心素養,在閱讀過程中,教師引導學生要帶有感情地進行閱讀,并且盡量發揮自己的想象力,伴隨著作者去感受麗江的美麗與神奇之處[1]。其次,教師應該指導學生對課文中有關麗江的句子進行小組探討,說出自己的意見和想法,就如,麗江古城是由四方街道為中心,呈現出八卦放射狀進行延伸,并且分出了無數條街道,整體上已經形成織網形狀的布局。每一條街道上都有小橋,小橋兩旁都住有居民,橋下滾滾流水等,學生在欣賞中感受麗江風景美,從而促使學生能夠真正獲得美的體驗和感受。如果班上還有學生喜歡畫畫,那么該學生還可以將自己想象麗江的風景描繪畫出來,這對提高學生語文綜合素養有著很大幫助。
2.重視學生在閱讀教學中的語言組織能力
語文教學是我們國家的首先語言教育理念,主要體現在一個人的價值觀、世界觀上,但是根據傳統教學模式,老師將較多精力放在基礎知識的掌握上,因此,嚴重影響了語文價值的有效實現,當然,從某種程度上來講是不利于小學生語文核心素顏的提升的。所以,在閱讀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根據課文內容開展復述活動、講故事、表演等項目來幫助學生理解課文內容,訓練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例如:在小學課文當中教師講述《鯀禹治水》一課時,由于該文章主要表達的內容是古代童話故事,教師為了能夠讓學生感受到我國的傳統文化精髓,也為了提高學生養成良好的閱讀習慣,促進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能得到一定提高,當結束這節課過后,教師就組織了相關活動,標題就叫將故事,這樣一來能夠讓學生大膽說話,同時也能夠培養學生的語言邏輯能力,為學生綜合語言的應用提高打下堅實基礎[2]。令該語文教師最欣賞的是,小學生都比較喜歡童話故事,還有些學生說道精衛填海等,同時還有些學生也說道盤古開天辟地等等童話故事,在這過程中不但讓學生對閱讀產生興趣,而且還能夠幫助學生積累更多優美的句子,培養學生語言組織能力。
3.引導學生正確閱讀各種書籍
正確閱讀課文教學是學生在語文學習中必須要進行的重要環節,只有閱讀大量書籍,才能夠讓學生真正體會到語文的重要性。小學語文教師應該從哪些方面指導學生閱讀呢?最基本的學習就是嚴格要求學生讀準字詞的發音,能夠更好的把課文內容閱讀通順,從而整篇文章都閱讀流利。在閱讀教學中,學生有時候對字詞的發音并不是很明確,這時老師就應該幫助學生該正其錯誤因素,指導學生對閱讀課程通順。例如:小學語文教師在進行講述《觀潮》一課時,在上課時給學生相應的時間,讓學生進行預習,從而指導學生閱讀有關觀潮的詞句。教師首先應該讓學生自由閱讀該課文,可以利用相關書籍來解決課文中一些比較難的生字詞,盡量把字音閱讀標準。然后,小學語文教師再示范進行閱讀或者利用現代新設備多媒體進行模仿讀音,讓學生能夠真正掌握到課文閱讀的節奏。再讓學生分段進行閱讀,老師和學生之間共同進行改正錯誤的讀音,引導或幫助吧該課文閱讀正確。利用多種方法來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根據閱讀內容把文章中的生字讀正確,讓學生體會到閱讀的重要性。這樣才能夠提高語文教學效果。
4.開展書寫活動比賽,培養學生素養
在閱讀課堂教學中,可以通過游戲化的教學模式,提高學生閱讀興趣和積極性,從而提高語文教學質量,其次,是為了培養小學生的語文核心能力,讓學生通過語文核心素養學到更多知識。開展書寫活動比賽,才能夠讓更多小學生的潛在能力挖掘出來,這樣小學生的自信心也隨之而提高。教師開展書寫活動比賽,主要以學生為主體,根據學生學習的實際情況,充分挖掘小學生潛在能力[3]。例如:教師在班上開展某項活動比賽,主要培養小學對學習的熱情及積極性,能夠相應的讓小學生的書寫得到訓練。書寫的內容是小學生讀過或者是課文中的段落,語文教師把書寫好的內容全部放在多媒體上,小學生必須在規定的本子上進行書寫,書寫到20分鐘結束。當比賽結束后針對書寫較好的學生要進行表揚或獎勵,并且在學校宣傳欄上展示一些比較優秀的作品。
5.結束語
綜上所述,小學語閱讀教學,在小學語文教學過程中占據了重要的一部分,提高語文核心素養的同時,也應該注重學生語文學習能力的培養。因此,在閱讀教學過程當中,教師應該充分了解閱讀真正的意義,讓學生在閱讀過感受和欣賞其含義,從而促使學生的語文素養能夠得到提高。
參考文獻:
[1]黃旭霞. 在閱讀教學中培養學生的語文素養[J]. 新課程(小學),2014,(09):53.
[2]何家勝. 在閱讀教學中培養學生基本的語文素養[J]. 新教育,2014,(15):60-61.
[3]張建滿. 在閱讀教學中培養學生基本的語文素養[J]. 學周刊,2016,(32):81-82.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