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若晴

【摘要】本文針對單擺偏角及相關問題的分析與探討研究,將從單擺的定義入手,結合單擺周期與其偏角的關系,對單擺測定重力加速度實驗結果進行分析。希望本文的研究,能為提升學生對單擺偏角的認知與理解能力,提供參考性建議。
【關鍵詞】單擺周期 偏角 周期測定 實驗分析
【中圖分類號】G633.7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7)43-0161-02
在物理學中,單擺運動屬于機械運動形式。出現的偏角大小,與單擺的周期情況密切相關。單擺偏角主要應用于不同地區重力加速度的測定,該測定需要采用單擺周期實驗進行配合,并采用Dislab系統,得出明確的判定。
一、單擺的定義
單擺運動,是典型的機械形式。現行的教科書中規定,單擺的偏角在很小的情況下,可近似為簡諧運動。簡諧運動,就是一種最簡單、最基本的機械振動,是最理想的振動情況。比如,彈簧振子就為典型的簡諧運動[1]。事實上,在不同的物理教材中,單擺偏角的大小確定,具有不同的規定和標準。在國外,現行的代表性最強的,就是其物理教材中指出的,單擺品偏角小于15°。在我國,高中物理教材中,也曾要求偏角小于10°。這些說法的不統一,給教師教學與學生學習帶來了困擾。因此,對單擺偏角的問題進行探討和研究具有重要意義。
二、單擺周期與其偏角的關系
(一)偏角大小近似誤差分析
當單擺運動為簡諧運動時,其條件為偏角較小情況。對此,可根據實驗,更好的對單擺周期和偏角關系進行分析。首先,偏角大小的誤差分析實驗中,單擺運動受力情況如圖1所示。單擺演示實驗儀,是中學物理教學中的常用實驗儀。在小球運動過程中,θ指的就是偏角。當θ值較小時,Sinθ≈θ。當θ的取值在1°到20°之間。可見,偏角與誤差的關系呈現正相關,即單擺偏角越大,誤差越大。
(二)不同偏角情況下周期實測結果與分析
利用DISLab系統,可分析出不同偏角下的周期情況,進而研究出單擺偏角對周期的影響。擺球的半徑為1cm,其質量為31.25g。當偏角為5°,15°,20°時,其偏角的擺長度,分別為0.175m,0.233m,0.365m,0.476m,0.612m。通過實驗測定,不同擺長與偏角的單擺周期下。可見,擺長越長,周期越短,實驗誤差越小[2]。偏角在5°時,其單擺周期偏差最小。偏角為15°左右時,不同周期之間的誤差相差不多。
三、單擺測定重力加速度實驗結果與分析
重力加速度的測定,是初高中物理中的重要內容。利用DISLab系統,以及單擺測定實驗,計算出了單擺相對誤差。重力加速度統一取值為9.79m/s2。可見,當偏角為5°到15°之間,擺長較長時,測定值與偏差值較小,相對誤差低于0.1%。當擺長較短,偏角為20°時,公認偏差較大,相對誤差大于0.1%。
單擺偏角問題,可以用于解決向心力、回復力等多種物理問題。本文針對單擺偏角及相關問題的分析與探討研究,是從單擺的定義入手,結合了單擺周期與其偏角的關系,對單擺測定重力加速度實驗結果進行了分析。得出單擺偏角與相關問題的判斷結果如下:單擺偏角在5°和15°之間,誤差較低。在理論分析中,其相對誤差標準為不超過1.15%。而單擺實驗中對重力加速度的測定誤差僅控制在0.1%以下。可見,此誤差范圍在可接受范圍內。因此,在初高中的物理教材中,為了避免給教師和學生帶來困惑,可將簡諧運動的單擺條件,確定為5°與15°之間,該結論具有科學性。
參考文獻:
[1]王建偉.對單擺運動狀態變化快慢的研究[J].高師理科學刊,2017,37(01):40-44.
[2]賀思源.基于LEGOEV3的單擺測量重力加速度實驗設計[J].電子技術與軟件工程,2017,(12):89-90.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