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琴
(南京市南化第三小學 江蘇南京 210048)
小學體育教學中學生逆反心理的形成原因以及對策分析①
王琴
(南京市南化第三小學 江蘇南京 210048)
學生在小學階段,正是身體成長的關鍵時期,隨著生理變化的同時學生也會產生不少的心理變化,在這其中的逆反心理是最為常見的一種心理狀態,這一心理狀態在學生的成長發展階段是非常正常的,教師應該對這一心理現象著重注意。小學階段的體育教學中同樣也需要重視逆反心理,這時候體育老師就應該根據學生的心理狀態結合教學的策略等讓學生的心理能夠得到疏導。
小學體育 教學 逆反心理 形成原因 對策
小學教育中互動性是非常重要的一個因素,只有讓師生共同投入到課堂中去,教師才能夠逐漸的理解到學生的樂趣,并引導學生加入其中。小學的體育教學也同樣需要這樣,加大師生之間的溝通,這樣才能夠讓學生領會到體育的樂趣。在小學的高年級中逆反心理比較常見,怎樣讓反著做老師的話的學生消除這些不良的情緒,讓學生能夠讓自己的身體得到鍛煉,教師就必須重視逆反心理。
逆反心理意識就是為了維護自尊的對對方的話采取不理睬或者相反的態度的一種心理現象。逆反心理的概念有廣義與狹義之分,廣義的逆反心理表示的是學生一個人的心理狀態。狹義的逆反心理則單指在受教育者與教育者之間的對抗狀態。較弱的逆反心理相對較強的逆反心理更容易糾正,這是因為較弱的逆反心理一般是由心理上的防御機制產生,只要利用一些刺激性的方式就能夠糾正過來,但是較強的逆反心理往往就是對某一事物的偏見,這種心理狀態在初期因為心態并不穩定,因此還是比較容易被糾正的,但是當這種逆反心理形成個人的心理特征的時候,就會很難糾正。
逆反心理的表現形式也比較特殊,因此學生有時候并不認為這是錯誤的,而是一種具有科學性的嘗試。逆反心理與這些具有創造性的嘗試是有著區別的,逆反心理往往都偏激、自大、思想簡單。有的學生的逆反心理屬于搞破壞,比如上課不認真聽講,隨意說話等,而有的學生屬于不順從行為,一般是不遵守規則、消極抵抗等,甚至一些學生還會出現打罵等比較暴力的行為。
從教師這一方面來考慮為什么在小學體育教學中會出現逆反心理,就應該考慮到傳統的教學方式,傳統的體育教學方式都是比較傳統的,沒有靈活性,但是學生喜愛的是活潑有生氣的課堂,這樣就會讓學生對體育可產生厭倦的情感。學生有逆反心理的另一個原因可能在于教師的教育水平不高,這樣學生并不能相信教師能夠教授他相關的知識,這樣就會讓學生與教師兩者之間的信任關系破裂,與此相同的是教師因為自己身份的關系并不常做一些示范動作,這樣學生也會對教師的能力產生質疑。最后一種原因是學生與教師之間的關系不融洽,這就讓教師無法關心學生的體育課程的學習,這樣學生的反感心理也會產生。
社會的不斷進步,讓我國人們的生活條件都逐漸的提高,由于家長想要給孩子更好的生活就會對孩子溺愛,這樣孩子的脾氣就自然會不一般,這樣也就可能會表現出孤僻、好勝的情況,再加上因為計劃生育的進行,許多家長都只有一個孩子這樣就會孩子在自己出現問題的往往把問題出現的原因怪到別人身上。這樣性格特征都會形成與別人產生矛盾的燃點,有時候就會一起爆發。
因為現今社會的許多小朋友都是獨生子女,因此父母都會對孩子溺愛,再加上父母工作繁忙,將孩子托付給爺爺奶奶等長輩照顧,這些長輩會更加溺愛孩子。這樣就基本上等于一大家的注意力都在孩子身上,孩子很容易在溺愛中偏離方向。體育教師在進行教學的過程中稍微運動量大的運動學生都會怕累不參加,發現偷懶后加大運動量還會被家長打罵,這樣體育教師就會很難進行教學活動,而體育教師受家長“打壓”的事情被學生發現后就會影響到教師的影響,從而會導致學生產生逆反心理。
學生與教師兩者的身份不同,但是兩者應該是擁有著頻繁的交流的,而不是對立、死對頭,只有保證了兩者的溝通,才能夠讓學生信服教師,從而提升教學質量。體育教師在進行教學的時候,一旦發現學生有逆反心理的狀況,就應該及時與各任課老師交流,合力尋找學生產生逆反心理的原因,之后再通過積極地溝通,解決矛盾,讓學生與教師之間仍然能夠建立深厚的友誼。在溝通的過程中,也會尋找或者確定學生產生逆反心理的原因,這樣就能夠在溝通的過程中采用一些刺激讓學生的逆反心理得到一定的環節。除此之外還需要注意的是,體育教師應該用正確的態度看待逆反心理,逆反心理是一種正常的心理現象,不應該因此來放棄忽視學生。
小學生的逆反心理并不是很嚴重的問題,這在人類成長過程中是非常正常的問題,因此應該正確的看待這一問題,尊重學生。教學的過程并不是不平帶的過程,教師與學生兩人應該是平等的,兩人也應該是互相尊重的。只有這樣教師才能夠受到學生的喜愛,而學生也能夠得到教師的喜愛。教師在體育課堂上應該尊重學生的以及,讓學生的積極性得到彰顯,教師也根據學生們提出的意見來對自己的教學方法以及教學內容進行調整,這樣學生就能夠感受到自己的意見得到了采納,同學們也能夠感受到自己得到了尊重。這樣不僅能夠讓學生參加體育課的積極性被調動起來,還能夠保證教學質量。
激將法對于很多學生都是一種很不錯的方法,利用榜樣的力量讓學生們好勝的心里得到滿足,學生就能夠不斷的努力以達到榜樣的水平,通過競爭來成為最好的。在平常的教學中,教師可以先帶領學生做標準的動作,之后觀察動作比較標準的學生在前方帶領學生,這樣既能夠讓學生擁有展現能力的機會,還會讓學生之間形成競爭意識,讓學生們能夠互相學習。除此之外對于已經出現逆反心理的學生也應該通過一些表揚的方式來讓他們明白自己的錯誤,并能夠跟隨學生們一起獲得積極的心態。
體育課堂在進行教學的時候同樣是需要個性化教學的。對于那些身體不好的學生應該減少活動量,對于內向的學生,可以與他進行單獨的溝通,并讓他能夠擁有自我展現的機會。對于那些積極好動的學生,應該用故事來引起他們的注意力,讓他們也能夠按照規定擁有集體意識。在對學生批評的時候都應該注意批評的場合以及程度,這樣才能夠照顧到學生的自尊,對學生的表揚也可以根據學生的性格進行,內向的孩子應該多鼓勵他們讓他擁有自信,愛驕傲的孩子就用眼神等比較簡單的方式進行表揚。
學生會形成逆反心理很大程度上對學校甚至老師行為的不認同,教師在進行教學活動的時候,應該認真的考量,這樣的教學方式或者教學內容是不是已經不適合現在的孩子了?不應該讓學生與教師之間的代溝成為永恒。體育教學雖然并不是主課,但是仍然具有這社會賦予它的獨特的使命,因此體育教師也應該重視自己的課堂教學,讓學生們能夠在課堂上學到知識的同時保持健康的身體以及心理。
[1]宋振虎.淺議職教體育教學中學生“逆反心理”的疏散策略[J].讀與寫(教育教學刊),2012(12):222.
[2]朱沛航.從“馬斯洛需要層次理論”談體育教學中學生逆反心理的預防與消除[J].當代體育科技,2013(15):12,15.
[3]方浩霖.中小學體育教學銜接問題的再探析[J].經營管理者,2016(11):367.
[4]馮蕾.基于創新角度的小學體育教學方法探究[J].教育教學論壇,2014(1):93-94.
[5]陳潔.淺析中學體育教學中學生“逆反心理”及其對策[J].科學大眾(科學教育),2014(3):21.
[6]姚紅利.淺論體育游戲對小學體育教學的影響[J].西北成人教育學院學報,2015(1):82-84.
[7]羅永義,仇軍.基于體育本體論的“快樂體育”教學理念反思[J].北京體育大學學報,2015(2):105-111.
G807
A
2095-2813(2017)10(a)-0144-02
10.16655/j.cnki.2095-2813.2017.28.144
王琴(1989,2—),女,漢族,安徽安慶人,本科,二級教師,研究方向:小學體育教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