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易寧
(廣西師范大學體育學院 廣西桂林 541000)
“小型比賽”在青少年足球訓練中的應用
張易寧
(廣西師范大學體育學院 廣西桂林 541000)
小型比賽最初以街頭足球的形式出現在南美地區,因具有重復性、對抗性、技術性高的特點和優勢,之后在歐洲及南美作為一種訓練手段廣泛使用。該文通過文獻資料法、邏輯分析法對相關的文獻資料進行分析,對小型比賽的概念特點和青少年足球運動員的訓練特點進行了闡述,對小型比賽在青少年足球訓練中的應用進行了研究分析,并得出了相應的結論與建議。小型比賽作為一種訓練手段,符合青少年球員重復訓練、賽練結合的訓練原則,應被廣泛的運用于青少年足球訓練中。
小型比賽 足球 青少年 應用
歐洲、南美是當今足壇足球水平發展最高的兩個洲。在歐洲,不管是在青少年訓練還是高水平職業運動員的日常訓練中,小型比賽都是最常用的訓練手段。據我國足球科研人員統計,我國采用小型比賽訓練只占總體訓練20%~30%,而國外足球發達國家采用小型比賽訓練占總體訓練的80%。小型比賽的訓練特點對球員的技術、戰術、體能等都有一定的提升。因此,筆者對“小型比賽”在青少年足球訓練中的應用進行研究,以期能為我國青少年足球訓練提供參考。
小型比賽訓練特點巧妙的保留了正規足球比賽的比賽模式,并且集中體現了正規11人制比賽中時間和空間的關系。但又受到不同的競賽規則和場地大小的制約,突出了比賽閱讀能力、攻防轉換節奏、技術基礎、個人身體素質等特征。11人制比賽場地大、局面錯綜復雜,很難讓每位球員都參與到比賽訓練中。根據該文的研究內容將小型比賽定義為:在較小的場地中,通過4Vs4的比賽形式進行對抗性訓練。
小型比賽在提高球員比賽能力方面是非常適宜的,效果遠遠超過3Vs3或5Vs5[1]。據統計4Vs4小型比賽的觸球次數是11人制比賽的5倍,1Vs1的機會是11人制比賽的3倍,平均每2min就會進一球[2]。小型比賽因為場地較小、人數不多,這種對抗性訓練可以讓每個青少年球員最大限度的參與到訓練中,并對基本技術、位置技術提出更高的要求。小型比賽訓練手段的特點適合現代足球快速、簡練、準確、個性化的發展方向,并且不受場地大小限制、器材簡易、組織方便,在一個標準的場地內可以讓更多的運動員同時參加“小型比賽”,最多可以有70名運動員同時參加比賽[3]。因此小型比賽還具有廣泛的適應性,便于普及推廣。
青少年足球培養是足球訓練體系中最為重要的一個環節。訓練計劃、訓練手段、訓練目標是否適應青少年球員訓練特點,關系到未來中國足球的發展。對于青少年的訓練來說,將與成人足球相關的要求分為小的短期目標,這樣能提高彼此能力,然后在長期的訓練過程中逐漸接近更高目標[4]。荷蘭足協根據不同年齡段的特點和身體發育規律從6~18歲劃分為6個不同的階段。其中6~8歲身體較為柔弱,對抗性較差,注意力不集中,訓練內容主要以熟悉足球運動、獲得運控球技術為主;9~10歲,是意識、辨別、基本技術能力提高的最佳年齡,通過足球基本技術訓練進一步了解和認識足球基本規律;10~12歲,這一年齡段的球員,具有較強的求知欲望,身體素質開始不斷提高,具有一定的對抗能力,訓練重點從比賽技巧轉向比賽的洞察力。13~18歲之間的年齡段,因技術能力明顯增強且具備有一定團隊配合意識,主要在基礎技能培養的基礎上,按照正規比賽所涉及的因素給予指導。由此可以看出,青少年足球訓練目標主要是提高基本技術能力,通過較為簡單的對抗性比賽,讓球員在技能基礎提高的同時培養洞察能力和交流能力,并逐漸向11人制比賽進行過渡。
3.1 技術訓練應用
技術能力是決定比賽結果最重要的因素,個人技術能力與足球訓練的最終目標有著密切的關聯,一方面通過長期、系統的練習提高個人技術能力;另一方面通過比賽實踐、調整場地范圍、比賽規則和比賽人數利用對抗性訓練來強化之前訓練內容的效果。小型比賽中常見的技術主要有兩種:運控球技術和傳接球技術。小型比賽中的1Vs1次數和觸球次數要明顯高于11人比賽的次數,青少年球員通過比賽中的運控和搶斷,提高踩球、拉球、挑球、射門、搶球和封堵等個人技術;在傳接球技術中,小型比賽的場地范圍小、人數多,因此,球員在比賽中通過加快技術動作速率、選擇實用高效的技術減小技術動作幅度,以此來提高傳球質量。如果在平時訓練中只是一味的采取無對抗性或者消極防守的訓練,那么在真正的足球比賽中激烈對抗、近身逼搶等情形都會影響球員的技能水平發揮。所以在訓練中要重視賽練結合和重復訓練的原則相當重要。小型比賽的訓練手段,遵循青少年足球訓練重復性原則,利用小型比賽場地小、節奏快的特點,重復的運用技能,有助于已經建立起來的條件反射,從而逐步形成正確的動力定型。通過長期的練習可以達到量變到質變的轉換。
3.2 戰術訓練應用
小型比賽的進攻戰術主要以小組或集體進攻戰術為主,戰術基本結構主要是2~3人之間,通過傳球及跑位進行進攻配合,主要包括傳切、接應、掩護、輪轉。具體形式有一傳一接、一傳一插、撞墻式二過一等。其次,在小型比賽中攻守轉換的次數比較多,有利于訓練球員的反應和選位等。而11人制足球比賽場地面積大、人數多、局面變化大,青少年球員的洞察力有限,對比賽轉換、跑位能力、距離的控制還是會存在一些偏差,很難真正識別比賽;在防守戰術中要求攻守平衡的戰術指導思想,即局部夾擊、圍墻、協同保護、補防、交換防守等進行局部防守。因為場地空間較小,防守隊員的防守意識迅速,有益于青少年球員防守意識的培養。
小型比賽的比賽結構與正規比賽有相似之處,局部戰術的訓練有利于向11人制比賽的過渡,讓球員在不同的時間和位置根據情況判斷,選擇合適的技術戰術行為。教練員可以通過小型比賽全面了解比賽中球員之間的配合能力,利用比賽對訓練效果進行檢驗,如發現問題,可以及時介入比賽中進行問題分析或者在之后的訓練中予以解決,有利于提高訓練質量和檢驗訓練成果。
3.3 增強體能水平
體能訓練在足球訓練中尤為重要,在正式比賽中國外足球運動員跑動距離是國內足球運動員跑動距離的1倍以上。而運動員充足的體能,又是在比賽中發揮技戰術能力、獲取比賽勝利有利的保障。足球項目的運動特點決定技術、戰術、體能密不可分的特性。通過科學合理的訓練獲取專項體能,可以保持在較長的時間內維持特定的運動負荷和技術動作質量。小型比賽以有氧訓練為基礎,突出了高強度、多間歇的運動特點,符合足球比賽的體能要求,在比賽中通過全力的拼搶、來回接應、跑動和搶斷會使心臟、肺、血液循環、肌肉、關節代謝產生各種變化,大量的急停、急轉、跳起、沖刺跑等能提高足球運動的速度、耐力、靈敏、協調等體能,對短距離加速、速度耐力等專項體能訓練進行強化。而這些專項體能在足球比賽中對攻防轉換、快速返搶和戰術運用中都能得到體現,有助于球員一般體能向專項體能的轉化[5]。
3.4 提高訓練興趣和心理素質
動機、情緒、焦慮等都是反應心理素質水平的重要指標,青少年時期無論是在身體素質還是心理素質方面都是一個全面發展的時期,在發展身體素質的同時,應注重發展和健全其心理素質[6]。通過小型比賽訓練,讓球員不用過分的在意比賽結果,鼓勵球員放下心理包袱,合理完成技術動作,并通過高效的進球得分提高自信心。運用小型比賽訓練手段還可以提高球員訓練氣氛及調整訓練心態,由于在青少年足球訓練階段基本技術訓練占據整體訓練的絕大部分時間,反復訓練枯燥乏味的內容,很容易會造成年輕球員的注意力不集中、訓練不積極、厭煩訓練等情況出現。這些情況會直接導致訓練效益降低。青少年球員訓練的原因主要是提高身體素質、學習技術技能、增加溝通交流,但對與年齡較低的球員來說他們的關注點還是在足球的娛樂性方面。通過組織小型比賽感受足球比賽的氛圍,雖然比賽的結果并不是關鍵,但可以通過小范圍的對抗性訓練讓球員感受到比賽的競爭、勝負,滿足年齡較低的球員渴望娛樂的心態和保持獲勝的愿望,享受參與足球訓練帶給他們的成功與快樂,從而提高訓練興趣和訓練積極性。
小型比賽訓練手段雖然對青少年足球訓練有眾多優點,但在應用時應該注意一些問題:
(1)教練員在組織訓練時應當對小型比賽的訓練內容、變化以及達到的目標進行清晰的解釋。在教學訓練的過程中如果出現問題,需要及時講解、示范、糾正錯誤。
(2)小型比賽不能代替基礎訓練環節。基礎訓練是對抗性訓練的保證。如果盲目的追求對抗性訓練而忽略基本技術訓練的培養會適得其反。
(3)小型比賽與11人制比賽雖有共同點,但在比賽形式、比賽規則、競賽過程等方向上存在很大的差異。所以在日常的訓練中小型比賽做為一種科學訓練手段可以提高球員的興趣、技術能力和分析閱讀比賽的能力,但不能過分的依賴。
青少年足球訓練是掌握比賽的基本內容和提高必要的足球技能。小型比賽訓練手段體現了運動訓練的重復性和賽練結合的特點,適應青少年球員身體發展的特點,對足球基本技術、足球意識、培養興趣的提高有很大幫助,完善了青少年足球訓練體系。建議在國內青少年培訓中加強重視小型比賽的訓練比重,并根據不同的年齡段特點合理安排訓練內容。
[1]荷蘭足球協會青少年足球訓練指導教材[M].北京:人民體育出版社,2003.
[2]中國校園足球指導員培訓教程(試行)[M].北京:人民體育出版社,2015.
[3]魏取洋.對足球“小型比賽”的理論與實踐研究[D].福建師范大學,2009.
[4]張慶春,郭玉安,劉文娟.國外青少年足球訓練理念研究[J].山東體育學院學報,2008(2):79-81.
[5]張曉波.小場地比賽訓練法在足球專項體能訓練中的應用[J].中國校外教育,2009(10):153-154.
[6]吳佑年,吳隆興.對青少年足球運動員的體能訓練與心理素質訓練的思考[J].襄樊學院學報,2008(2):81-84.
G843
A
2095-2813(2017)05(b)-0018-02
10.16655/j.cnki.2095-2813.2017.14.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