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金春
(上海市曹楊二中附屬江橋實驗中學 上海 201803)
淺談初中體育教學提升學生主動參與的措施①
沈金春
(上海市曹楊二中附屬江橋實驗中學 上海 201803)
隨著教學改革的深入和社會時代的發展,素質教育受到越來越多人的關注,而初中體育教學作為實現素質教育的途徑,必定將面臨更高的要求,當前要實現新課標教育目標,還必須加強初中體育教學內容與方法的改革。該文主要探討了初中體育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并針對性地提出有效激發學生積極性的策略,以期從根本上保證初中體育教學的質量。
初中體育 體育教學 主動參與 提升措施
當前素質教育的全面施行,體育課程的重要性日益凸顯,其不但能夠強身健體,更能增強學習者素質。從學校教育方面來說,體育課程對學生身心健康發展具有一定的促進作用,并且有助于其身體素質增強和運動技能提高。但由于長期受應試教育的影響,我國初中體育教學效率始終不高,學生參與程度極低,未能發揮體育課程的效用。故此,針對體育教學現狀展開探討,提出行之有效的應對策略是關鍵。
1.1 教學內容單一
由于傳統應試教育影響,我國初中階段教學更重視學生文化知識學習,相對所謂的“主科”如語數外等,音樂、體育等學科很難引起關注,特別是每學期期末時,文化課更是直接霸占“副科”課時,使得學生體育鍛煉機會被剝奪,無法真正發揮體育教學的作用。由于教師和學校的不重視,導致體育教學內容單一陳舊,很難引起學生興趣,更別說提高其參與度。
1.2 師生間缺乏有效互動
要提高教學效率和質量,師生間的良性互動是關鍵。然而,從初中體育教學現狀來看,體育教師更善于滿堂灌教學,即一味向學生灌輸體育理論知識,并示范指導體育技能和肢體動作,相對來說較為忽略學生認知需求,且不能及時掌握學生的學習情況,特別是針對部分活躍的學生,如果其難獲自我展示機會,久而久之便會影響其參與積極性,造成教學效率低下。
1.3 其他方面的問題
一方面,教學形式僵化。當前,初中體育教學形式普遍存在僵化的問題,往往體育課即跑操、做操等,可以說毫無新穎性、創新性,特別是就學生層面而言,很難產生強烈的參與欲望和興趣。甚至還有部分學校忽略體育課程,沒有合理采購配置體育器材,或是出于安全考慮嚴格限制學生活動范圍,導致學生極難生出參與興趣;另一方面,教學評價缺乏合理性。良好的教學評價可有效激發學生興趣,提高學生參與積極性。但就初中體育教學現狀來說,由于教師和學生都重結果輕過程,極易造成完成訓練的學生獲得贊揚,而基礎薄弱的學生產生自卑心理,嚴重的還會排斥、恐懼體育學習。
2.1 應用游戲教學法
初中體育教學中應積極引進科學先進的教學方法,如游戲教學法等,將游戲與教學內容結合起來,讓學生在游戲中學習掌握體育知識和技能,并時刻保持高度的體育學習熱情。加強教學游戲的合理設計,是調動學生興趣提高其注意力的關鍵,通過游戲可增進生生交流合作,實現對其團結合作能力與意識的培養。以足球準備活動的教學為例,傳統教學模式下即徒手操或跑圈等,這種形式單獨乏味不易激發學生興趣,甚至還會起到反作用,導致學生對足球學習不感興趣。為此這就可引進教學游戲,如曲線運球接力、搶圈等,讓學生高度集中注意力,快速進入練習和學習足球的狀態,營造輕松愉悅的課堂氛圍。或是講解足球基本技術時,利用游戲來引導學生掌握,使其在游戲中不斷鞏固,如以網式足球游戲進行墊球練習;設計射門比多游戲練習射門技術等,這樣不但能保證練習的趣味性,還能加強練習強密度,促進學生對足球基本技術的掌握。還有足球戰術練習中可采多對多模式;競技比賽中設置限定傳球次數、觸碰球次數等規則,確保學生既能掌握足球技術和知識,又能養成良好的臨場應變能力。
2.2 加強實踐教學
從教學層面來說要取得理想效果,必須結合理論與實踐教學,這一點在初中體育教學中也無可厚非。簡單來說,體育教師要傳業授道解惑,在教給學生知識技巧的同時,親身示范體育動作,并為學生創造實踐平臺,引導其通過實踐來掌握理解知識,繼而達到查漏補缺彌補不足的目的。值得注意的是,示范講解要突出重難點,做到通俗易懂,且示范面要合理選擇,以便學生進行觀察。而針對高難度動作示范,建議最好是利用掛圖或多媒體等,直觀形象的向學生展示。總之,要讓學生掌握體育運動技巧,教師可采取收效良好、大密度、易組織的方法。以足球腳內測傳球技術教學為例,教師不妨將該技巧進行拆分練習:首先進行原地踢球,再對墻踢球;然后練習原地傳球,再練習助跑傳球;接著進行雙人面對面傳球,最后練習停球變向運球再傳球,讓學生獲得更多的時間進行足球技術練習。需要指出的是,練習過程中教師要關注學生個體差異性,合理制定教學目標,并加強對其的引導觀察。或是運球繞桿教學中,教師可先示范慢速練習動作,以此引導學生通過實踐掌握技巧方法后,再逐漸轉向中速直至正常速度的練習。也就是說,練習要做到按部就班,方能利于學生掌握知識技巧。
2.3 運用教學比賽
競技教學是指學生積累一定體育知識技術后,教師針對性設計相應比賽活動,以足球教學而言可設計三對三或四對四等比賽,通過競技比賽的形式加強學生足球技術訓練。值得注意的是,安排學生比賽之前需明確比賽規則要求,以防比賽中產生不良操作問題。例如,傳接球技術教學完成后,教師可針對該知識點組織學生比賽,鼓勵其大膽傳接球在防守中完成動作。而若要使教學重點更突出,教師也可結合實際改進比賽規則。同樣以傳接球比賽來舉例,教師不妨制定這些規則:學生進攻時必須觸球才能射門,且判定比賽勝負的根據為傳接球次數。只有讓學生充分明確規則,才能充分發揮規則的作用。當然,比賽期間教師需仔細觀察學生,以便及時糾正指出其動作失誤。或是完成顛球技術教學后,教師可針對性設置相應比賽,并為勝利方提供小獎品,充分提高學生的參與程度。比如由學生課下自由組隊后,在每節體育課中抽出一小部分時間進行組間循環比賽,小組人數不予限定,但以7對7最佳,然后在學期末判定冠軍小組。這樣做不但能調動激發學生的參與興趣,還能有效培養其團隊合作精神,使其為將來進入社會參加工作奠定良好基礎。
2.4 加強師資隊伍建設
眾所周知,學生學習成績直接取決于教師,也就是說教師的綜合素質是非常關鍵的影響因素。故此,初中體育足球教學要以提高教師綜合素質為主要目標之一。當前,初中體育教師必須積極更新教育教學觀念,突破傳統教學模式的制約,不斷創新教學手段,以此來激發學生學習興趣,構建高效課堂。同時教師還要加強理論與實踐的聯系,通過理加實的教學,調動學生參與積極性,使之主動參與足球學習,提高教學有效性。
通過上文的分析可知,當前初中體育教學中雖然還存在一定的不足,但只要教師能夠正視教學問題,加強教學創新和改革,通過引進高效科學的教學方法,如比賽教學、游戲教學等,就可有效提高學生參與程度,增強體育教學質量。
[1]張鵬飛.淺析初中體育教學提升學生主動參與策略[J].科學中國人,2016(7X):234.
[2]賈玉成.淺析初中體育教學提升學生主動參與策略[J].文理導航,2016(8Z):67.
[3]趙坤.淺析初中體育教學中學生的主動參與性[J].文理導航, 2016(6Z):87.
[4]余劍飛.淺談初中體育教學中學生主動參與意識的培養[J].中學課程輔導:教師教育,2016(1):51.
[5]朱志慶.淺析初中體育教學中如何提升學生主動參與性[J].當代體育科技,2015(13):150-151.
G8
A
2095-2813(2017)05(b)-0118-02
10.16655/j.cnki.2095-2813.2017.14.118
沈金春(1990,3—),男,漢,上海人,本科,中學二級教師,研究方向:初中體育教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