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刊記者 種青
2017年9月28日,中美兩國圍繞“中美關系未來50年——相互理解、共生共享”這一主題在美國舉辦了中美社會和人文對話活動,探討新時期下如何加強人文交流、深化中美友好,為兩國關系發展注入強大正能量。中國將在合作共贏的基礎上,同世界各國發展友好合作關系,共同朝著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目標前進。習近平總書記說過,人文交流是中美關系的地基。保持中美關系健康穩定發展,始終是中國外交政策的優先方向。
作為中美社會和人文對話的重要配套活動,由中國大學生體育協會與耐克公司聯合主辦的中美中學生男籃友誼賽于紐約時間2017年9月25日下午,在耐克公司紐約總部Air Flight籃球場舉行。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國務院副總理劉延東,教育部部長陳寶生,中國駐美大使崔天凱,國務院副秘書長江小涓,教育部副部長田學軍,耐克集團全球副總裁尚浩仁、中國籃球協會主席姚明等嘉賓出席了本次活動,上海交通大學附屬中學籃球隊與紐約中學生聯隊隊員及美國學生家長參與了本次活動。
在比賽前,劉延東與雙方小球員進行了交流并發表了即興講話。她指出,籃球是中美兩國青少年都非常喜愛的項目,同時,也是人文交流的重要載體,籃球不僅能促使人們的身體健康,還能培養團隊合作精神,籃球所體現的體育文化對人的素質的提升十分有益。美國是體育強國也是籃球強國,通過籃球進行交流,不僅可以切磋籃球技藝,也可以增進中美兩國的友誼。她希望學生們加強鍛煉,提高技藝,為兩國關系的發展作出自己的貢獻。
此后,剛剛獲得2017年耐克全國籃球聯賽上海賽區亞軍的上海交通大學附屬中學籃球隊與由紐約當地10所著名中學組成的紐約中學生聯隊進行了友誼賽。盡管美方隊員從身高上和體型上更具優勢,但在比賽過程中,中方隊員奮力拼搶、尊重對手,展示了我國當代青少年優良的精神風貌。經過4節苦戰,紐約中學生聯隊取勝。雖然上海交通大學附屬中學在比賽中失敗,但他們收獲了比比賽成績更加珍貴的友誼。
本次中美籃球賽,許多美國家長也來到了現場觀看比賽,劉延東指出,有家長的支持,孩子們才能更好地參加鍛煉。
首輪中美社會和人文對話活動于當地時間2017年9月28日下午,在喬治·華盛頓大學舉行。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國務院副總理劉延東,中國科技部部長萬鋼,美國交通部長趙小蘭,美國教育教育部長貝琪·德沃斯,美國喬治·華盛頓大學校長Thomas LeBlanc博士出席致辭,中國政府官員、美國政府官員、國會議員、工商界、媒體及外交官員等各界人士約800余人出席了會議。
劉延東在致辭中,回憶40多年前,在中美乒乓球青年運動員的外交友誼比賽中,留下了世界外交史上“小球轉動大球”的佳話。當代青年正處在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革命孕育興起的時代,中美在教育、科技、文化、衛生、體育等領域開展廣泛的合作,正在為兩國搭建了多樣文化、相互深化了解、加深友誼的平臺,也讓越來越多的人在交流合作中創造幸福生活,實現互利共贏。劉延東希望中美雙方青年朋友們能夠樹立全球視野,胸懷天下、面向未來、求同存異、兼收并蓄,以更深遠的抱負、更強烈的擔當,為推進兩國關系發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貢獻力量;同時也希望青年朋友們秉持創新精神,相互啟迪,攜手筑夢,在互學互建中,激發火花,取長補短,共建創新視野,共享創新成果。增進情感,加深友誼。青年人應成為中美關系的傳承者、守護者和開拓者。
作為社會和人文對話活動的環節之一,本次活動還進行了中美兩國社會與人文對話交流,由陽光傳媒集團楊瀾董事長、喬治·華盛頓大學教授布魯斯·迪克森共同主持,由在美國生活、學習及訓練過的姚明、郎朗等中國代表,與在美國生活、學習過的“中美強”學生大使邁克爾等共8位中美青年代表參與就跨文化交融等話題展開討論,共同分享跨國學習或工作的親身經歷及所見所聞,也分別分享了兩國因交流不足而導致彼此不夠了解。在交流中,當主持人問及對兩國政府有何建議時,姚明和郎朗不約而同地談到了體育與藝術在兒童教育及成長與發展過程中的重要性,他們都希望在兒童時期,應首要考慮發展兒童的體育與藝術,提升體育與藝術的技藝,進而與美國的兒童在體育與藝術上有共同語言,才能在此基礎上增進友誼,攜手同進,為加強中美關系奠定基礎。
以體育為媒介,以交流為平臺,不僅能增進中美兩國的友誼,也能促進中美兩國合作共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