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樂 曲美儒 周浩
(大連海洋大學體育部 遼寧大連 116023)
淺談提高涉海專業學生身體素質的途徑①
王樂 曲美儒 周浩
(大連海洋大學體育部 遼寧大連 116023)
涉海專業學生未來工作多面向港口海岸、海上石油、天然氣勘探與開發、船舶制造與遠洋等職場。涉海專業學生在工作環境、勞動強度等方面都存在特殊性,因此學校應重視和加強學生的身體素質鍛煉,關注涉海專業人才的身心健康狀況。在學習專業知識的同時,必需加強未來崗位所需要的身體素質,該文就涉海專業學生所需要的身體素質進行了分析和綜述,以期為今后進入職場工作所需的職業健康條件提供參考。
涉海專業 身心健康 工作能力 素質提升
涉海專業學生的未來工作長期處在港口、船上、各類平臺等涉海環境,多數學生將面臨重工業生產機器,工作領域設備多、作業密集、生活環境變化大,很多海上作業人員經常受惡劣天氣的干擾,這將對涉海專業學生的身體條件提出極大的挑戰,海上長期工作人員患職業病的概率要遠高于陸地作業人員。加強涉海學生的身體鍛煉和心理輔導顯得非常重要和緊迫。
1.1 海上作業環境的特殊性
(1)海上作業區域一般都在海上,海域氣候多變化,并且具有復雜性,一方面太陽直射,氣候相對炎熱;另一方面,海上的濕度相對較大,這樣復雜多變的氣候條件下對海上工作人員的健康損害極大。
(2)生活與工作環境相當具有局限性,作業環境封閉,活動空間狹小,并且,作業環境噪音大,震動感強烈,無形中對海上工作人員的健康造成了極大損害;在勘探與開發過程中,經常接觸一些化學試劑,如,錄井試劑、鉆井液材料、生產性煙塵、有機毒物、放射性物質石油、天然氣等有毒物質。間歇性的海上作業與陸地休息相結合的工作制度,對于工作人的身體適應調節能力是極大的考驗,頻繁出入于差別極大的不同環境,對于海上工作人員的身體造成極大的刺激。
(3)營養膳食搭配不合理。由于在海上遠離陸地,因此海上人員的膳食多為耐存儲、方便運輸的方便速食食品,這些食品大都缺乏維生素及一些人體必備的微量元素,因此,海上人員經常因為體內缺乏某種元素而生病。
(4)意外傷害防不勝防。海上作業工作性質特殊,工作強度大、工作環境危險系數高,因此極易發生意外事故,傷害海上工作人員;主要為外傷、個別器官組織損傷等。
(5)工作壓力大,心理健康遭受威脅。海上作業需要注意力高度集中、勞動強度特別大、工作單調、并且長期與大海為伴,遠離陸地和家人,工作時暴露于高噪音、強震動的環境中,對工作人員的心理造成極大影響。很多海上工作人員都患有不同程度的心理疾病。
1.2 海上工作常患疾病
由于海上工作環境的特殊性和海上工作的重要性,使得海上工作人員的健康受到多方關注。據調查顯示,海上工作人員常患的疾病有以下幾種。
(1)呼吸道疾病。據調查顯示,這是海上工作人員最易患上的疾病;海上的礦物油煙霧多,生產性煙塵以及各種有毒物質擴散,對海上工作人員的呼吸道損害極大,這已經早有報道。海上工作人員患上鼻炎的概率要遠大于其他陸地工作人員。
(2)消化系統與營養代謝性疾病;海上作業人員的飲食中缺乏纖維與水分,因此,極易患上消化系統與營養代謝性疾病。
(3)皮膚疾病及肌肉關節型疾病;患上這種疾病的原因可能是海域氣候多變,相對濕度較大,長時間的連續高強度工作與特殊的工作間歇制度也可能會對皮膚、肌肉及關節造成一定的影響。
(3)口腔及牙周炎等疾病;這可能還是與海上工作人員的飲食結構中缺乏維生素有關,另外,海上緊張的工作環境也可能使得工作人員患上這種疾病。
(4)心腦血管疾病;通過文獻資料顯示,長期海上工作的人員心律異常情況明顯高于陸地。高血糖、高血壓、高血脂癥、高尿酸血癥、脂肪肝、肥胖等病癥的發病率極高。原因分析造成這一情況與長期單一工作環境、不合理的營養膳食有關,海上工作單一、重復、且強度大,各類人員體力消耗大,海上工作人員的飲食多為高蛋白低纖維素食品,高強度工作人員是脂肪肝相對更高。另外,長期缺少交流、高度緊張的工作環境也是造成心腦血管疾病的發病率高的主要原因。
(5)眼部疾病及外傷、扭傷也比較常見。
(6)海上工作發生心理疾病率普遍高于陸地。
學生在學校有很好的學習、鍛煉環境氛圍,同學之間交流廣泛,各種文體活動廣泛參與,使得學生表現積極樂觀的心態。而海上工作,尤其是未來要遠洋的工作人員,遠離陸地,生活圈子小且封閉,都會對他們的心理造成許多不利的影響。因此,在學校期間加強學生的心理教育非常必要,通過各種文體活動,開展豐富多彩的體育競賽,逐步培養和訓練涉海專業學生良好的心理素質、智力素質、情感素質和意志品質等為進入職場做好準備。學校開展素質教育將對這些學生未來工作產生形成良好的心理素質,同時對海上安全生產以及遠洋航行都具有重要意義。
2.1 將健康意識灌輸到底,防患于未然
據調查顯示,肥胖、三高問題已經成為威脅海上工作人員健康的主要因素,是猝死的主要危險因子。現代醫學普遍認為:高血壓、冠心病、心腦血管疾病、痛風、骨質疏松等病癥都與肥胖、三高脫不了關系。但是,很多人還沒有意識到這個問題的重要性,尤其是青少年對這些問題忽視嚴重,近年來學生的肥胖問題,心腦疾病逐漸增多。學校領域對學生的專業知識掌握情況比較看重,對于學生的身體健康存在一定的盲區,學生的健康意識普遍不高,生活隨意性大,飲食起居遵循自己的愛好,養成了不好的習慣,威脅身體健康。因此,要提高涉海專業學生身體素質,必須把工作提前,從培養健康的生活習慣和健康意識做起,提前建立健康防線。我們要加強學生的預防工作,不斷培養學生的健康意識,形成良好的健康觀念,自覺做好健康準備。
2.2 制定嚴格的運動活動方案,讓學生真正動起來
涉海專業學生未來工作平臺勞動強度往往很大,導致很多海上工作人員身體條件和工作強度、環境不相適應。其實,他們那種工作狀態是超負荷和無規律的,當然這是工作環境的客觀原因導致產生的。所以,在校讀書期間要加強身體鍛煉,開展各類體育活動,讓專業需求與身體鍛煉相結合,這樣有利于加強身體抵抗力,防止各種職業疾病的發生健康問題的忽視,形成一種常態。但是,在校期間沒有很好的鍛煉身體,沒有強健的體魄,對于工作單位來說,員工的健康關系到企業的效益,關乎企業利潤,與企業的人力資源成本密切相關。這必將影響學生的就業和企業用人的雙方損失,學校要高度關注涉海專學生的身體健康情況,采取措施來改善學生的身體素質,培養涉海學生健康意識,通過一定的手段方式來讓學生起來。同時,體育鍛煉對海員的心理健康具有非常明顯的積極意義,因此建議長期出海的人員一定要堅持每天進行體育鍛煉。
2.3 改善涉海專業學生不健康的飲食習慣,健康運動起來
由于海上工作環境的特殊性,工作制度復雜性,以及工作強度的高頻性,海上工作人員的飲食并不健康,針對這種情況,涉海專業學生要多吃新鮮蔬菜和水果。同時要求學生改掉不良的生活習慣,了解掌握健康飲食,科學運動。因此,要提高海上涉海專業學生的身體素質,首先要改善涉海專業學生的飲食習慣,一方面飲食多樣化,提供豐富的營養,滿足人體所需;另一方面,要灌輸健康飲食的理念,讓涉海專業學生意識到不健康的飲食習慣的危害,自覺從自身做起,健康飲食,健康生活。
2.4 強化健康意識,引導健康理念
當前社會,人類財富越積越多,生活水平日益提高,越來越多的人貪圖享樂,忽視了健康,為鼓勵大家參與鍛煉為適應未來工作環境,增進健康而動起來,應該建立一定的獎懲措施,對那些身體健康、積極鍛煉的學生,實施一定的物質或者精神獎勵。定期去新身體健康體檢,并舉行健康評比,獎勵那些身體檢驗合格者,讓他們發揮模范帶頭作用,帶領涉海專業學生走上健康之路,逐步樹立健康觀念,將健康生活理念灌輸到工作生活中。
涉海專業學生未來工作環境是“快節奏、高效率”的,因此在校期間應根據自身的體質健康狀況和工作需求有針對性地安排鍛煉時間、內容、運動負荷,使之有益于自身健康水平和工作能力的保持和提高。有效的體育鍛煉必須遵循全面性、經常性的鍛煉原則。選擇的練習內容不應過于單一,而應使身體各個器官、系統或各項素質均得到鍛煉。
[1]段曉輝,陳淑華,林原慧.1328例海上作業人員心電圖分析[J].海軍醫學雜志,2006,27(3):213-215.
[2]伍明初,林勉,凌志明,等.海上石油平臺作業人員健康風險及疾病調查[A].第7屆近海醫學學術會議暨第3屆環渤海會議論文集[C].2010:21-29.
[3]費宇行,李靖,李軍,等.長時間海上航行人員身體健康狀況的調查分析[J].中國急救復蘇與災害醫學雜志,2012,7(2):174-175.
[4]凌志明.近海醫學與近海石油海上作業人員心理、生理健康狀況[A].中華醫學會航海醫學分會第8次學術會議論文集[C].2009:58-66.
[5]寧丙文.環球職業安全健康動態[J].勞動保護,2012(1):122-123.
[6]高百春,陳高明,李怡,等.1132名艦艇人員腹部B超普查[J].中華航海醫學與高氣壓醫學雜志,2006,13(1):44-45.
[7]陳淑華,段曉輝,謝汝林,等.近海石油平臺作業人員心電圖十年追蹤觀察[J].中華航海學與高氣壓醫學雜志,2008,15(2):111-112.
G804.49
A
2095-2813(2017)05(c)-0007-02
10.16655/j.cnki.2095-2813.2017.15.007
2016年遼寧省本科教育教學改革研究項目(項目編號:UPRP20160338)。
王樂(1980—),男,漢,吉林四平人,碩士,副教授,研究方向:體育競賽組織管理與教育訓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