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緒 李俊強
(第三軍醫大學軍事與體育學教研室 重慶 400038)
青少年籃球運動員意識的培養與訓練①
胡緒 李俊強*
(第三軍醫大學軍事與體育學教研室 重慶 400038)
現代籃球運動綜合技戰術意識的培養需要通過系統性的訓練并長年累月才能固化形成,同時及時利用青少年黃金時期來培養籃球意識。青少年籃球運動員的初級訓練,只重技術,輕意識;重結果,輕過程,達到一定水平后,體現出有個人的技術動作,但在銜接技術動作之間、隊員間協調配合不恰當,表現為訓練水平不錯,比賽時發揮不出訓練技戰術水平,斗志不旺盛。培養與訓練青少年籃球運動員意識要遵循籃球運動特點規律、日積月累、循序漸進的漫長過程。
青少年 籃球 意識 培養與訓練
為什么中國男子籃球在國際大賽中總不能取得更好的名次。記的在1996年的奧運會上中國隊和阿根廷隊的名次是一樣的,為什么在2004年奧運會上阿根廷就能奪取冠軍,而中國隊還在為8強席位苦苦掙扎呢? 阿根廷隊1996年失敗后,總結經驗教訓,培養了一批籃球意識世界級水平的隊員。接下來的幾年阿根廷隊行云流水般的配合給世人留下深刻印記,中國隊除了姚明外根本就沒有讓人眼前一亮的感覺,意識差就是中國青年籃球最大的弊端,廣大青少年對籃球理解沒有一個正確概念?;@球意識的培養不是自然形成的,必須要有針對性、目的性、計劃性、步驟性地進行嚴格訓練要求?,F階段有必要加強青少年籃球運動員籃球意識的培養與訓練,青少年正是身體發育、增長知識的高發期,易于接受新生事物,善于模仿,但目的性不明確,容易受其他不利因素的干擾,形成錯誤的動力定型,將來再改相對就困難了[1]。
1.1 研究對象
該文以初級、高級中學的青少年籃球運動員為研究對象。
1.2 研究方法
1.2.1 文獻資料法
查閱近年相關青少年籃球意識方面的文獻資料。
1.2.2 專家訪談法
訪談部分體育院校專家和教練及重慶相關中學的籃球一線教練。
1.2.3 邏輯推理法
對訪談和文獻資料查詢結果進行分析和歸納。
2.1 籃球文化底蘊與籃球基本技戰術理論基礎差
籃球文化底蘊是運動員比賽過程中思維的根基,運動員對籃球運動現象和本質的理解也是片面的、有限的,不能使運動員對籃球運動本質規律產生深刻的認識。縱觀青少年籃球運動員,較多隊員是業余體校、初、高中的文化差生,導致他們不能很好地理解籃球文化的內涵,更為透徹的了解技、戰術的本質,無法完全執行教練的戰術意圖。
2.2 跟進、搶籃板球、傳接球意識差
在傳接球意識方面,重點突出的是掌控傳、接球力量和時機,此意識掌握不好,致使隊友不能在有利位置及時接到球對對方產生威脅,甚者接球時已經喪失了最佳進攻時機,隊員的不主動缺乏超前意識,傳、接球技術是隊員之間的紐帶,影響整隊水平的發揮。青少年籃球賽運動員普遍存在不積極、不懂得卡位搶籃板的球意識,單憑個人身體素質與對方對抗,對籃板球的方向、落點沒有預判,把大量的搶籃板球機會留給了對手。
2.3 陣地協同配合、盲目戰術運用、團隊配合組織意識差
場上觀察能力是培養“現代籃球運動戰術意識”的窗口。在訓練與比賽過程中,對任何一組技戰術動作的運用與應變,取決于能否瞬間做出周密而正確行動。青少年運動員常會運球過多,時機不對,無法對賽場情況適時監控,組織和推動比賽節奏能力較弱,缺乏靈活運用技戰術和團隊協作配合意識。對籃球運動技戰術方面理論接觸不多,使得較多的青少年運動員對比賽中的“協同作戰”缺乏自信,時常出現單打獨斗,喪失絕好的進攻機會,不能靈活運用和變換各種進攻與防守戰術和手段。
2.4 缺乏積極協同防守、快攻戰術意識
缺乏協防、補防意識,重心過高顧球不顧人極易被突破防線。由攻轉守時,不能及時采取有效措施進行補防,觀察視線完全脫離對方和球的動向,長期背向進攻方向。多數時間不注重中場緊逼防守搶斷的有利機會。快下快攻時應人到球到,但往往出現等球的情況,貽誤戰機,經常出現跑動與傳球線路不一致導致快下隊員等球、漏球現象,更甚者“以多打少”情況下不能得分。后衛、前鋒、中鋒之間缺乏陣地進攻時策應、掩護、傳切、突分等常規的技戰術運用,對方位、出球角度、行動路線、時間掌控、空間的變化也沒有大腦三維一體概念,造成主動性失誤。
3.1 專業理論知識講授
籃球理論知識的傳授有利于意識的形成,是意識形成的根基。青少年時期是接受知識的黃金時期,在這個階段進行理論知識的傳授與引入可更為深刻了解掌握籃球技、戰術的本質概念,對今后技戰術水平的提升是非常有利的,要時刻形成在一個團隊集體籃球的思想。
3.2 基本技術與觀察能力的培養與訓練
基本技術的訓練培養過程是形成熟練的動作技巧的過程。基本技術是籃球運動員個人技術的基礎,沒有扎實的基本功再好的戰術也是徒勞[3]。夯實的基本功才能與球隊合理戰術應對比賽中的瞬息萬變。因此基本技術的訓練要達到精、準、快、穩、熟,根據每個隊員對性特征進行雕琢,發揮其特長,團隊的組合才能產生強大的比賽水平?;@球比賽中對抗激烈、移動快速、變化多端的特點,在快速的對戰中通過視覺快速判斷出球、人相互之間的移動、距離等。因此,在訓練中強化利用余光觀察的能力,技術訓練過程中時刻強調視野開闊的重要性,這樣系統長期的訓練才能提升觀察能力掌控。
3.3 快速反應能力和對抗意識的培養
籃球一項節奏快、對抗性強、移動快、瞬息萬變的團隊運動項目,這就需要運動員具有快速反應的特點。教練員訓練中以強化反應速度方面的訓練,如快速跑,快速變向跑等,才能在對抗中控制有利局面,建立正確的動作定型,強化高實效的“籃球意識”。對槍籃板球訓練過程中,隊員往往有等球的現象,不去積極拼搶,會形成懶散、呆板、不積極主動的壞習慣,需強化訓練中隊員不計較身體接觸造成的犯規,習慣身體高強度對抗拼搶。如在投籃時,不能讓運動員隨便放開投,青少年隊員力量不足技術動作還未完全定型,特別嚴格要求隊員投籃動作做到簡練、快、穩、準,且要在激烈的身體對抗中強化他們出現機會時積極出手投籃的自信意識。
3.4 團隊意識的培養與訓練
任何一個集體項目都要求有一個協調配合的整體,而在青少年這個個人主義和英雄主義比較強烈的年齡階段,對于團隊精神是比較模糊,喜歡單打獨斗來體現自己的能力,因此,在訓練中要采用正反兩種手段,置其于一定情景中,既要對他們進行受挫、耐挫教育,又要讓他們嘗到團隊合作的甜頭。
3.5 團隊戰術意識的培養
現代籃球運動是一項積個人技戰術、團隊協作的集體運動項目,運動員必須通過一定的戰術、手段、隊員之間默契配合發揮全隊的優勢,要有計劃、有目的地參加各等級比賽,也是鍛煉培養協同戰術意識的重要手段。通過比賽對抗檢驗隊員對復雜的情況快速做出應變,識破對手的意圖,變換陣型加強隊員之間的協同的能力,更好地利用技、戰術意識來應對比賽情況的變化。在訓練和實戰中要求隊員有明確的目的性和任務性,能夠執行預定戰術,善于指導、啟發、觀察隊員獨立思考應變的能力。應借鑒“運動戰、游擊戰”的戰略思想,因情勢而靈活機動結合內部穿插,準確快速倒手,打亂其防守陣形,尋其空擋果斷攻擊。
現代籃球運動戰術與《孫子兵法》有相似之處,運用“突分、傳切、空切、快攻”等與“兵貴神速、暗渡陳倉、避實就虛、聲東擊西”等戰略思想相似。教練員在訓練與比賽中應有針對性的重點分期、分批、分層對隊員進行技、戰術反復的專門性統計與系統性訓練,總結發現問題,重點講解與分析給隊員。從身體準備,技、戰術運用,默契配合,眼神的交流,都應從細小環節開始,從點滴著手培養籃球意識,能快速提高隊員對戰術意圖的理解和興趣,籃球意識不是單一技術的動作要領,籃球意識是必須貫穿到整個訓練、比賽過程中,通過不斷反復實踐,一步步提高戰術意識。同時需加強青少年運動員思想作風的培養,使他們從訓練初都建立刻苦認真,比賽勇猛頑強,敢于“亮劍”的精神,有了這些,才能適應現代籃球運動的發展與提高的需要。訓練與培養青少年籃球運動員的綜合技戰術意識是一項極其復雜、繁瑣而艱巨的工作,須認真對待,從基礎訓練抓起,高度重視才能進一步提升青少年籃球運動員綜合技戰術水平。
[1]陳章云.籃球意識研究[J].北京體育大學學報,1996(9):55-58.
[2]楊樺.論現代籃球戰術意識[J].成都體育學院學報,1998(1):26-29.
[3]陸國萍.從心理學角度論球感和球感能力的培養[J].寧波教育學院學報,2003(1):12-14.
[4]劉玉林.籃球運動特性的研究[J].成都體育學院學報,2003(5):50-51.
[5]體育系通用教材.籃球[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0.
[6]體育系通用教材.運動心理學[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2.
G8
A
2095-2813(2017)07(a)-0037-02
①通訊作者:李俊強(1978,12—),男,重慶人,本科,副教授,研究方向:運動訓練,E-mail:380806720@qq.com。
10.16655/j.cnki.2095-2813.2017.19.0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