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康 羅莎莉 路洋
(海口經濟學院 海南海口 571127)
影響高腳競速200 m成績的主要因素研究①
艾康 羅莎莉 路洋
(海口經濟學院 海南海口 571127)
該文通過運用問卷調查法、文獻資料法、專家訪談法、邏輯分析法、數理統計法等對高腳競速200 m項目的教練員、運動員、訓練因素以及技、戰術因素等進行了調查分析。找出影響高腳競速200 m成績的主要因素,并進行全面分析,提出合理的對策和建議。
高腳競速 影響因素 因素分析
高腳競速又名“高腳馬,竹馬”,起源于湘、鄂、渝、黔等省,第7屆全國民運會正式列為比賽項目。隨著該項目的迅速發展,對高腳競速200 m項目的研究應該是整體性的,不能只研究某個因素,應該多方面考慮相關因素從而進行全面研究。因此,造成高腳競速200 m運動成績滯后的原因是多方面的,絕不是某一種原因起決定性作用。通過該論文的研究,以期找出高腳競速200 m運動成績滯后的主要原因,對高腳競速200 m項目成績的提高具有一定的理論意義。
1.1 研究對象
帶隊參加了第10屆全國民運會各省的高腳競速教練員以及高腳競速200 m項目比賽的運動員共24人。
1.2 研究方法
1.2.1 文獻資料法
通過中國知網、海南省圖書館、海口經濟學院圖書館,利用互聯網檢索、收集有高腳競速訓練理論方面的文獻。
1.2.2 問卷調查法
對參加了第10屆高腳競速項目200 m項目比賽的運動員和各教練員發放問卷,共31份,回收26份,回收率83.9%,有效問卷24份,有效率92.3%。以期獲得影響高腳競速200 m項目運動成績的主要因素。
1.2.3 專家訪談法
訪談長期從事高腳競速專家及教練員(具有高級以上職稱或培養出取得高腳競速200 m全國前8名運動員的教練員)。咨詢有關高腳競速200 m項目的現狀及主要影響因素,獲得了關于影響高腳競速200 m項目運動成績的第一手資料。
1.2.4 數理統計法
運用Excel 2003軟件進行數據處理并進行分析。
2.1 教練員因素
教練員業務素質高低直接關系到高腳競速運動員的培養和競技水平的提高。教練員因素中,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1)教練員對高腳競速200 m項目特征認識不深。調查結果表明,要進行科學選材的占26.34%、可有可無的占62.61%、不需要的占11.05%,需要先進技術理論的占31.57%、可有可無的占47.38%、不需要的占21.05%,需要科學訓練方法的占28.19%、可有可無的占55.70%、不需要的占16.11%;(2)教練員的培訓與訓練理論知識更新不及時。僅有36.84%的教練員參加過高腳競速方面的培訓,進行過系統的訓練有關的理論學習;(3)教練員之間缺乏合作與交流。88.14%的高腳競速教練員很少與其他教練員進行交流,擔心對該省運動員的成績造成威脅,一些好的訓練方法與手段不希望被其他省市教練員所獲取,造成了其訓練方法與手段落后。
2.2 運動員因素
運動員是高腳競速200 m項目的訓練對象,是檢驗訓練效果的載體。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1)運動員的文化及專業理論水平偏低。通過調查發現,67.34%的教練員認為應提高運動員的專業理論水平;32.51%的教練員認為應提高運動員的智能水平;(2)運動員心理素質有待加強。調查發現,34.33%認為自己的心理素質欠缺,76.32%的教練員認為良好的心理素質是運動員取得優異成績的重要保證;(3)運動員后備人才嚴重不足。因為該項目訓練異常艱苦,且運動員的流動較大,73.26%的教練員認為目前高腳競速項目后備人才比較缺乏,因此,后備人才梯隊的建設顯得極為關鍵。
2.3 技、戰術因素
要努力縮短各省之間高腳競速競技水平的差距,首先就要解決技、戰術中存在的問題。技術因素包括3個方面的因素。(1)高腳競速200 m后程跑降速明顯。調查發現,84.21%的教練員認為在高腳競速200 m項目上主要存在的問題是:速度保持能力不強,后程降速明顯,前程跑好,后程跑的速度下降快,它阻礙了該項目成績的提高。(2)途中跑技術有待改進。調查發現,78.37%和68.07%的教練員極為注重對途中跑和后程跑訓練。(3)力量素質訓練方面。是引起高腳競速200 m的運動員后程跑降速的主要原因之一。(4)戰術因素方面。57.39%的教練員認為高腳競速200 m項目的運動員戰術意識不強,以及教練員的戰術安排有誤。所以,重視高腳競速200 m項目的技、戰術因素是取得優異成績的前提。
2.4 訓練因素
影響高腳競速200 m項目成績的訓練因素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1)專項能力訓練差。調查表明,有58.62%的教練員認為專項能力訓練是影響高腳競速200 m項目運動成績的主要因素。專項能力訓練與身體素質和一般訓練能力的發展不協調,影響了運動成績的提升。(2)缺少有氧耐力訓練內容。只有9.48%的教練員認為應加強有氧耐力訓練,91.52%的教練員認為要加強速度耐力訓練。有氧代謝能力的高低,是導致運動員的后程跑降速明顯,但常常被教練員所忽視。(3)專項力量發展較差。71.28%的教練員認為高腳競速200 m項目的運動員專項力量發展較差,訓練方法有待改進。
3.1 提高教練員的業務素質和能力
教練員業務素質和能力的高低直接影響運動員成績的提升。(1)組織培訓。包括教練員的訓練方面的專題講座,傳播技術信息;舉辦研討班,討論相關技術動作以及競賽規則、規程與裁判法;聘請經驗豐富的教練員執教。(2)加強人員的相互協作。管理者、教練員、科研工作者、康復保健人員以及與訓練相關的其他人員的要對高腳競速200 m項目進行全方位、系統的研究,圍繞如何提升運動員的訓練成績展開工作。(3)建立教練員技術等級制度。教練員應享有一定社會地位,獲得相應的權利,履行應盡的義務。建立合理的考核、獎懲與競爭機制,定期對教練員實施工作評價,采取升降措施,將極大地提高教練員的素質和能力。
3.2 提高運動員整體素質
(1)提升運動員的文化素養。文化素養的提升可以使運動員的理解能力和認知能力得到提高,熟練運用掌握現代科學化的訓練方法和手段,為提高訓練成績打好基礎;(2)開闊視野。運動員要不斷走出各省去拓寬視野,尋找相互之間的差距,提高對高腳競速技術的理解和把握,迎接新的挑戰;(3)定期開展模擬實戰心理訓練。比賽過程中運動員的心理壓力較大,自我調控能力較弱,訓練時跑出的個人優異成績在比賽中往往發揮不出來,可以通過模擬實戰不斷強化運動員心理素質。
3.3 加強后備人才梯隊建設
高腳競速項目后備人才的梯隊建設是非常關鍵的,關系到該項目的可持續發展。(1)加大宣傳力度、擴大選材范圍。加大高腳競速項目的宣傳力度、拓寬選材渠道,利用電視、廣播、網絡等各種媒體立體報道,營造良好的輿論環境。(2)融入到體育課堂教學。培養學生高腳競速的興趣,擴大社會力量支持高腳競速運動的發展。(3)與學校相結合培養運動員。其一,單招高腳競速高水平運動員進入高校培養人才;其二,實現體校與學校的部分合并,加強交流與聯系,各省市,大力發展后備力量。
3.4 加強技、戰術薄弱環節的訓練
(1)加強基礎技術的訓練。準備活動時可以多做桿性練習,以此來強化基本技術的穩定性,基礎技術的掌握對高腳競速運動員在200 m后程跑中的控制桿的能力尤為重要;(2)提高途中跑技術。高腳競速的特點是同側手、腳要協調配合,動作技術如下:支撐腿要用力后蹬,擺動腿大腿高抬至水平,同側手臂盡量向上拉桿使腿高抬,騰空時間要縮短,上身前傾約5°~10°,控制好高腳桿,小臂拉桿前伸并下壓,同時防止桿的旋轉,注意力集中,眼睛始終平視前方。(3)戰術安排要合理。在高腳競速200 m項目跑動中要合理分配體能,戰術訓練要融入到一般訓練與專項訓練當中,運動員要領會教練員的技、戰術意圖,使技、戰術水平均衡發展。
3.5 提升訓練效果
(1)加強專項訓練。教練員要充分考慮專項力量、專項速度、協調能力之間的關系。專項力量素質受快速力量與速度素質的影響,專項力量是專項速度的基礎,協調能力訓練能使運動員技術動作達到自動化階段的時間縮短;(2)要加強速度耐力訓練。速度耐力提升機體運載氧的能力與耐受能力,其目的是將機體堆積的乳酸所產生的消極作用減少到最低。教練員在訓練時應循序漸進,當機體耐受高乳酸濃度的能力增強后,再逐步提高次數、距離和強度;(3)把握好有氧耐力訓練的量,為速度耐力訓練打好基礎;四、建立運動員訓練負荷檔案。訓練負荷檔案包括:年齡、性別、專項成績等,及時記錄每個運動員的訓練負荷變化,根據隊員的具體情況及時調整訓練負荷計劃。
影響高腳競速200 m成績的因素主要集中在教練員、運動員、訓練因素和技術、戰術等方面。因此,該文提出了提高教練員的業務素質和能力;提高運動員整體素質;加強后備人才的梯隊建設;加強技、戰術薄弱環節的訓練;提升訓練效果。以期為提升高腳競速200 m的成績略盡綿薄之力,以此來促進少數民族傳統體育的發展。
[1]田麥久.運動訓練學[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2]潘前.中美體育后備人才培養體制初探[J].西安體育學院學報,2003(17):18
[3]李景倫.高腳競速與短跑的比較研究[J].山西師大體育學院學報,2005(6):160-161.
[4]梁文敏.高腳競技教學與訓練研究[J].廣東技術師范學院學報,2009(2):153-154.
[5]李瑩.高腳競速運動訓練的“五性”[J].貴州民族學院學報,2009(4):96-97.
G80-32
A
2095-2813(2017)07(a)-0241-02
10.16655/j.cnki.2095-2813.2017.19.241
艾康(1981—),男,湖南益陽人,講師,碩士研究生,研究方向:民族傳統體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