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安強游雨
(1.四川旅游學院;2.四川音樂學院 四川成都 610100)
淺析游泳教學中教學模式與興趣培養的關系①
胡安強1游雨2
(1.四川旅游學院;2.四川音樂學院 四川成都 610100)
筆者通過文獻資料,專家訪談、教學實踐證明,學生學習游泳的興趣培養與教師在游泳教學中所采用的教學模式之間存在必然聯系,教學模式是否先進,直接影響學生的學習效果和他們對游泳課程的興趣。先進、科學的教學模式不但可以激發學生的求知欲和學習動機,還有利于培養班級的學習風氣、學習氛圍,讓游泳課變得生動、形象,學生變得自信、快樂。
游泳教學模式 興趣培養 關系
我國古代著名教育家孔子說過:“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就是說,無論做什么事情,興趣是第一要素。興趣是人生最好的老師,是一個人學習的開始,只有對某些事物產生了興趣,才會帶著強烈的好奇心、求知欲去學習、去探索、去尋求,找到解開這些謎團的金鑰匙。
學習興趣是學生有選擇地、積極地、愉快地學習時的一種心理傾向。如何在教學中設法激起學生的興趣,使其積極主動地去探索學習,是作為教育者需解決的首要問題。
教學模式可以定義為:是在一定教學思想或教學理論指導下建立起來的較為穩定的教學活動結構框架和活動程序。作為結構框架,突出了教學模式從宏觀上把握教學活動整體及各要素之間的內部關系和功能;作為活動程序則突出了教學模式的有序性和可操作性。
1.1 選用科學、先進教學模式的必要性
先進、科學的教學模式能夠激發學生的求知欲,增強學生之間的相互信任感,在潛意識中又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學習動機。
游泳教學中,運用水中游戲來熟悉水性,消除學生的怕水心理,同時掌握呼吸技術,讓他們感到游泳沒有那么可怕,而且還非常有趣,在水中玩耍的過程中掌握了換氣,如通過牽手漂浮練習、水中火車、水中推人等水中游戲教學模式就能解決學生怕水心理,激發學生學習游泳的興趣,還能增進學生之間的情感和信任感。
1.2 快樂教學模式彌補了學生怕教師的心理
快樂的游泳教學模式形成生動、活潑,有著濃厚學習風氣的游泳課堂,讓學生在教師的帶領下,循序漸進地學會游泳,享受學習游泳帶來的愉悅,從而培養學生學習游泳的興趣。
把快樂教學理念帶入游泳教學中來,通過多種形式的“玩水”,讓學生在享受水帶來的快樂中學會游泳,而不是整天提心吊膽地被迫學習,教師在教學中積極主動地制造快樂氣氛,給予學生強大的親和力和感染力,引導學生在“樂”中學,在學中“樂”。
1.3 分層次教學激發學生的積極自覺性
分層次游泳教學模式能在教學過程中不但增強學生自信心,還促進學生學習的自覺積極性。
從學生的生理、體能和個性心理特征等實際情況出發,在總的教學指導下,建立多種教學組織形式,可以分為A、B、C、D共4個(或者更多)不同游泳基礎的教學層次班,學生可以根據自己的游泳基礎進行選擇,使學生有更多的選擇余地,這有助于發展學生個性和創新能力,有利于形成生動活潑、主動學習的新局面, 有利于培養學生自信心,有利于培養學生的主動學習興趣。學生有了自信心就容易對游泳產生濃厚興趣,心里不再對游泳產生恐懼和厭惡,學習游泳變得輕松、快樂。
隨著素質教育的發展,游泳教學模式也在不斷地更新,運用一些陳舊、不科學的教學模式不但不能激發學生的游泳學習動機和學習興趣,反而易使學生對水產生恐懼,不敢參與游泳活動,而且還使游泳課程發展陷入低谷,影響游泳事業的發展,讓很多人失去一項健身運動。
雖然,游泳教學模式很多,但是,不是所有的教學模式都適用于每個高校、中小學或者游泳俱樂部,各自有其自身的特殊性和現實性,需要有與自身相適應的教學模式。
比如很多高校使用的“放鴨式、一刀切”等教學模式導致教學效果差,學生在規定課時內學會游泳幾率低等許多問題與不科學的游泳教學模式有很大關系,為此,作為游泳課程的管理者或者執行者,必須改革、更新教學模式,改變以往游泳課程教學中不適應現代素質教學要求的教學模式,從而提高游泳教學質量和教學效果。
3.1 合作教學模式
就是根據學生的不同個性特點,將一個班的學生分成若干個游泳小組,教師根據他們的特點,有計劃、有步驟地進行教學,而各個小組成員之間展開相互配合、相互幫助的合作性學習。主要以集體授課為基礎,以合作學習模式為主體形式,重點突出集體性與個體性的相互統一。主要體現在老師與學生、學生與學生之間的合作和互動,可展現出教師的“主導”與學生的“主體”作用,不但培養和發展學生的個性與創造力還使學生在相互合作過程中建立友誼關系,增強學生的相互信任感,在潛意識中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學習動機。
3.2 按照游泳基礎分層次教學模式。
通過分層次教學模式來制定適合他們基礎的教學方法來達到讓學生學會游泳而且喜歡游泳的目的。
3.3 快樂游泳教學模式。
快樂體育教學模式主要產生于日本和德國,特別是在日本,快樂體育教學尤為盛行并廣受推崇。把快樂體育的理念引入到游泳教學中來,因游泳學習的特殊性,有很大部分沒有接觸過水或者很少下水的學生來說,怕水是他們學習游泳的最大障礙,這就需要帶著學生在水中“玩”當他們熟悉水環境了,不怕水了,就容易掌握游泳技術。學生喜歡游泳了有利于養成鍛煉的習慣,培養學生終生體育的意識。
3.4 課內外一體化教學模式。
所謂一體化教學,簡單理解就是為了使理論與實踐更好地融合,其主要目的不是運用傳統的教學模式和傳統的學科體系,而是根據培養目標來重新整合教學資源,體現能力本位的特點。課內外一體化教學模式不僅提高了游泳教師的業務能力和教學水平,同時提高了游泳教學質量和教學效率。
一體化教學模式重點突出了教師現場講解、示范,增強了直觀性,使學生能夠用理論指導實踐、在實踐中消化理論,讓他們更加親近水,對水產生熟悉感,不但可以培養了學生的學習興趣,還能調動了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和積極性,增強了學生學習的靈活性和創造性,使游泳教學收到事半功倍的良好效果。
比如,游泳教學中存在的“放鴨式、一刀切”等不科學的教學模式,導致游泳教學效果差,學生在規定課時內學不會游泳等許多問題值得考慮,如何運用有效的教學模式來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是今后游泳教學必須要解決的問題。為此,作為游泳課程的管理者或者執行者,必須改革、更新教學模式,改變以往游泳課程教學中不適應現代素質教學要求的教學模式,從而激發學生學習興趣,提高游泳教學質量,教學效率。
游泳教學模式與學生的學習興趣是相互影響,密不可分的關系,教學模式的選擇必須要以學生的興趣培養為出發點,才能促進游泳教學效果和效率,否則會事倍功半,而且教學觀念必須從只傳授游泳的競技技術轉變為傳授興趣培養、救生、健身知識,要正確引導、努力培養學生強烈的學習愿望、積極的學習態度以及終身體育鍛煉的意識,鼓勵學生不僅要把游泳看成是一門求生的技能、鍛煉身體的項目,而且還是今后工作、學習、生活中的終身鍛煉運動項目。
[1]叢寧麗.議游泳的快樂教學——以生存游戲教學為例[J].游泳,2005(4):11-13.
[2]李春生,王釗.對普通高校女生游泳課教學中懼怕心理的分析[J].哈爾濱體育學院學報,1999(3):60-61.
[3]楊恒心,卜愛云.游泳課的“分層次教學”模式[J].安徽體育科技,2005,26(6):81-83.
G861.1
A
2095-2813(2017)07(a)-0091-02
胡安強(1979,9—),男,漢,四川夾江人,碩士研究生,講師,主要從事水上運動、休閑體育教學與研究。
游雨(1983—),男,漢,四川南充人,碩士,講師,研究方向:游泳教學與訓練,公共體育教學。
10.16655/j.cnki.2095-2813.2017.19.0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