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麗水,楊寶雷,朱 浩,徐加云,陳亞玲
?
環巢湖體育旅游對促進合肥體育經濟發展的研究
王麗水1,楊寶雷2,朱 浩1,徐加云1,陳亞玲1
體育旅游既是旅游業也是體育事業的一個組成部分,它不僅能夠滿足人民群眾對娛樂、健身、觀光等精神文化消費的需求,而且還能促進區域經濟的增長。安徽省合肥市作為一個人口、體育、旅游、文化省會,應該充分利用好得天獨厚的環巢湖體育旅游資源,把體育旅游做大做強,從而促進合肥體育經濟的發展。
體育旅游;環巢湖區域;經濟;體育產業
我國體育經濟雖相對起步較晚,但近些年來發展迅猛。國家體育總局制定的《2001-2010年體育改革與發展綱要》就明確提出,要努力把體育產業培養成國民經濟的新增長點,我國的體育經濟也就此大步迅速發展起來[1]。合肥——安徽省省會,古稱廬州、廬陽,是安徽省的政治、經濟、教育、金融、科技和交通中心,皖江城市帶核心城市,安徽都市圈中心城市,長三角城市經濟協調會城市。合肥位于安徽省正中央,長江、淮河之間、巢湖之濱,襟江擁湖,沿海腹地、內地前沿、具有承東啟西、貫通南北的重要區位優勢,具有豐富的旅游資源。合肥已明確提出“努力把旅游業盡快培育成合肥的一個支柱產業”,如何把旅游資源發展成為旅游經濟,體育旅游無疑為合肥旅游的發展獨辟蹊徑,尤其是環巢湖體育旅游。環巢湖體育旅游自巢湖重新劃歸之后,其經濟價值越發突顯重要,開發環巢湖體育旅游必將成為合肥經濟發展的新增長點。
環巢湖主要包括二市(合肥市、巢湖市)和三縣(肥西、肥東和廬江)的部分地域。它地處皖中而南近長江,位于合肥、巢湖之間又與蕪湖、銅陵、馬鞍山、南京隔江相望,有六龍戲珠、眾星捧月之勢,體育旅游發展依附的一、二級旅游市場潛力巨大[2]。
2.1 地方性與時節性
地方性作為環巢湖體育旅游的重要特征,其魅力首先在于環巢湖體育旅游是安徽獨有的,更重要的還在于它能創造出一種特色的體育環境,一種地域性體育氣氛[3]。時節性是指旅游活動的周期性變化和季節性經營的特點,該特性構成了環巢湖體育旅游活動的韻律感和多姿多彩的變化性。
2.2 觀賞性與娛樂性
觀賞性是指環巢湖每年的大型體育賽事、體育文化活動、民族體育表演以及地方傳統特色的體育競賽,使參與者和旅游者都能感受到體育運動的獨特魅力。同時體育旅游也是快樂輕松的體育,人們在過程中不僅能回歸自然,而且能陶冶身心,獲得新的文化積累,增進身心健康[4]。環巢湖體育旅游逐漸發展成當今社會典型的休閑娛樂方式。
2.3 參與性與目標性
參與性是指參與者積極參與到環巢湖當地的體育旅游資源中,滿足參與者的體育活動需求,得到生理與心理雙重感受,并獲得鍛煉健身相結合的機會,達到促進身心健康、增強體質的目標。
專業性是指環巢湖體育旅游有些項目的內容取向,利用具有體育運動學特征的自然資源,開展較為專業的體育運動,如熱氣球挑戰賽、皮劃艇賽、定向越野賽等。這都需要一定的專業技術才能參加,同時需要組織者也具有較高的專業素質。專業的體育運動由于其技術的高難性、驚險性、配合的默契性、自身的美感,給人一種高尚的精神享受,可以陶冶人們的情操。
3.1 提高環巢湖城市知名度
國際上許多城市因舉辦重大體育比賽而出名的例子很多,悉尼、北京因承辦奧運會而舉世矚目;洛杉磯因籃球而被球迷所膜拜;溫布爾頓因網球而為世界球迷所向往。由于承辦體育賽事,舉辦城市往往會在較短時間內加速城市建設,加之體育比賽中融入了大量的體育文化、城市文化,也使得其城市的品位、知名度在短期內得到迅速提升,這是值得我們借鑒的。
3.2 促進合肥市體育產業的發展
環巢湖體育旅游是安徽省合肥市體育產業重要的構成部分,屬于第三產業。從環巢湖育旅游入手,與本土旅游經濟掛鉤,會增加合肥旅游經濟與體育產業相關聯的途徑,拉動內在體育需求,為體育產業帶來經濟效益,帶動環巢湖體育產業的發展。
如果要證明命題的的結論是成立的,但通過其他常規方法證明又比較困難時,可以采用反證法,即從這個結論的否定面著手,通過一系列推理研究致使該結論是矛盾的,則可以證明此結論成立。
3.3 推動區域經濟發展
環巢湖體育旅游作為合肥市旅游與體育交叉融合的新興產業,其開發既能夠迅速拉動內需,帶動交通、園林、建筑等傳統制造行業的蓬勃發展;同時舉辦大型的體育比賽可以促進當地餐飲、住宿、娛樂休閑等新興服務行業的迅速發展,區域經濟發展的活力無形中被激發,能夠帶來相當可觀的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5]。《安徽省風景名勝區規劃實施和資源保護狀況年度報告》公布了2015年安徽省40處風景名勝區共接待了4000萬人,其中九華山971萬人、巢湖風景區450萬人緊隨其后,黃山318萬人排在第三,450萬人所能帶來的經濟收入是可想而知的[6]。從這些數據看出;必須要堅定推動環巢湖體育旅游,帶動區域經濟的快速發展。
4.1 環巢湖體育旅游交通不夠便捷
雖然往返于合肥與巢湖有合蕪高速公路、合福高鐵、寧安動車和105省道,但是環巢湖體育旅游主要集中在合肥與巢湖之間沿線,因此在某些層面上交通還是不夠便捷。長三角的游客必須先到合肥或到巢湖,再換乘到各個景點,不能直接到達。不同風景區之間無法串聯成為整體,以單個開展體育旅游,一站式遠不及線路式體育旅游所創造的價值大。隨著國家節假日的調整后,一到兩日的旅游日程是備受大眾喜歡和樂于接受的,一旦交通不夠便捷,在交通上浪費大量時間的話,會直接影響參與者的體驗效果,間接會導致經濟效益下降。
4.2 對環巢湖體育旅游認識不夠
環巢湖體育旅游起步較晚,人們對環巢湖體育旅游認識不夠,尤其是長三角城市居民。由于我國長期推行競技體育政策,所以大眾體育的發展一直處于被忽視,進而抑制了人們積極主動參與體育的意識,群眾基礎相對薄弱,當環巢湖體育旅游作為產品模式化被推出,目前不能完全被大眾旅游市場所接受。
4.3 環巢湖體育旅游開發不足
環巢湖體育旅游到目前為止,沒有一個完善的體育旅游體系。環巢湖擁有眾多體育資源,并且類型繁多,是理想的戶外拓展和越野場所,而目前僅限于一般觀光和小范圍常規體育運動,非常可惜。相比之下,法國環法自行車賽就顯得明智多了,環法自行車賽的開展不僅吸引了眾多的游客前往,各段賽程也帶來沿線體育經濟的發展,促進了法國整體的社會效益、經濟效益。雖然安徽旅行社多達數百家,但以體育旅游為主題的卻寥寥無幾,以環巢湖體育旅游為主題的還無一家,所以市場潛力巨大。
4.4 環巢湖體育旅游與環境之間的沖突明顯
政府為了追求經濟的增長往往以犧牲環境為代價,中國大多數旅游目的地為了更多吸引游客往往會以過度開發為途徑,同時游客環保意識的缺乏和旅游道德的缺失也正在吞食著大自然那份純,這些都已成為不爭的事實。這固然有著管理和認識上的原因,但不可否認,政府的可持續發展意識不強、科學決策能力不夠、商家的急功近利、人們旅游道德的缺失等都是導致這一結果的最主要的原因[7]。尋求發展與保護、經濟與文化之間的平衡點成為我們必須面對的現實。
4.5 環巢湖體育旅游宣傳不夠
巢湖作為全國五大淡水湖之一和國家級風景名勝區,擁有中廟姥山島、半湯溫泉、銀屏山、紫薇洞、郁金香高地等重點風景名勝區,還擁有龜山公園、月亮灣濕地、東庵森林公園等多個省級自然保護區。這些旅游資源安徽省本省的居民知道的都很少,更別說全國乃至世界各國。在現代媒體高速發展的前提下,環巢湖在電視、網絡、朋友圈等媒介的傳播是遠遠不夠的,可以直接的說是相當匱乏的。
5.1 加快環巢湖基礎交通建設
環巢湖體育旅游要想迅速發展,首先要加大交通基礎設施建設,才能更好的將不同景區串聯一線,連為一體,給環巢湖體育旅游奠定堅實的基礎。如S316跨裕溪河大橋、S316散兵段的高架橋,不僅給巢湖平添難得的壯麗景觀,也將旗山、鼓山、銀屏山景區鏈接起來,構成了美麗的體育旅游觀光大道。加快環巢湖“四橫”(環湖大道、烔中路、方興大道、烔長路)“四縱”(店中路、黃麓大道、烔煬段、X073)整體建設,統籌推進,將穿起長臨河、中廟、黃麓、烔煬四大旅游鎮,真正意義上推動環巢湖體育旅游的經濟價值。
5.2 加強環巢湖體育旅游產業開發人才的培養。
要提高環巢湖體育旅游產業開發的質量和品位,首要的是提高體育旅游從業人員的專業化水平,組織好體育旅游開發的隊伍,使體育旅游的產品開發、市場運作和服務朝著科學化方向發展。體育旅游產業開發需要懂得基礎學科(體育學、旅游學),更要懂得文學、經濟學等多交叉學科知識的綜合性人才。政府需構建體育旅游學科體系,研究體育旅游的文化內涵與經濟價值,并在相對口的體育院校增設體育旅游專業,培養出具有高水平的體育旅游專業人才,達到體育競技與旅游管理資源有效整合。只有專門人才在未來才能更好適應體育旅游發展的需要,積極開發體育旅游資源,搞好體育旅游信息網絡化服務,以滿足人們日益增多的精神文化需求,為現代化體育旅游事業服務。
5.3 打造地方特色體育旅游品牌。
在環巢湖體育旅游產業的發展中,要注重對環巢湖旅游資源文化內涵、文化品位的挖掘,必須突出環巢湖地域特色和其人文特色,巢湖半島國際休閑度假區、巢湖半島國家濕地公園,就是堅持實施精品戰略和名牌帶動戰略,把體育旅游業的靈魂發揮淋漓盡致。巢湖半島板塊打造巢湖國家旅游休閑核心區、全國知名的大健康產業基地、世界級大湖慢生活體驗區、建成中國乃至世界一流的國家濕地公園、國家農業公園、國家體育公園,建成呼應承接合肥國家級濱湖新區和安徽省級政治、經濟、文化、金融中心南移的特色功能區和都市加長板。
5.4 加強環巢湖生態環境保護。
對于長三角洲居民來說,環巢湖最有吸引力的首先是自然環境,其次才是體育旅游本身,長期居住在喧鬧市區的人們,外出旅游是想遠離大城市的壓力,換個生活環境,呼吸新鮮空氣,體驗一下大自然的魅力,同時還能達到體育鍛煉的目的,提高自己身體的抵抗能力。一旦開發資源時把環境破壞了,把固有綠水青山變成了鋼筋水泥,這樣的資源開發是不和諧的,更是無法促進經濟收入的增加。做到“依山傍水、顯山露水、親山望水”,讓巢湖成為天然氧吧、秀美之城,讓參與者和旅游者來了就不想走,走了還想來。
5.5 加強環巢湖體育旅游的宣傳。
環巢湖不僅擁有獨特的自然資源,而且還有深厚的文化底蘊,環巢湖體育旅游有巨大的發展空間和潛力,應整合資源加大媒體宣傳。巢湖陸續上了央視4套《遠方的家》、央視7套《農廣天地》、《鄉土》三檔節目,起到了很好宣傳效果,但節目多集中在巢湖風景、傳統美食、一些時節性活動如蝦汛,對于環巢湖體育旅游宣傳是不夠的。拓皋夏至節龍舟賽、環巢湖低碳騎行、中國全民休閑皮劃艇大賽(合肥站)、中國熱氣球挑戰賽、環巢湖全國自行車公開賽等等,應通過“政府主導、社會參與、市場運作”的方式,整合資源全力宣傳。打造環巢湖體育旅游新亮點,做大做強體育旅游產業。策劃一批精品旅游線路,提升巢湖體育旅游知名度,加大對外宣傳力度,打響環巢湖體育旅游品牌,真正做到促進合肥體育經濟發展。
[1] 莎麗娃.《基于SWOT分析民族體育旅游經濟發展現狀及對策研究》[J]《工業技術經濟》2012年10期.
[2] 《環巢湖旅游開發83-第2頁》http://3y.uu456.com/bp_4w69h4e8oe3gzjv6v8jo_2.html .
[3] 于素梅.《體育旅游的內涵及可持續發展研究》[J]《解放軍體育學院學報》2005年1期.P32-P34.
[4] 路艷紅.郭瑞.《河南省體育旅游可持續發展對策研究》[J]《科技信息》2009年2期P540-P541.
[5] 陳志國.《體育旅游與河南體育經濟發展》[J]《信陽農業高等專科學校學報》2007年1期P88-P89.
[6] 《巢湖去年游客量全省第二》http://news.hf365.com/system/2016/06/22/015006511.shtml.
[7] 向家俊.《和諧體育旅游目標體系構建》[J]《四川體育科學》2007年2期P17-P20.
Research on the Promotion to Hefei Sport Economy Development by Round-Chaohu Lake Sport Tourism
Wang Lishui1,Yang Baolei2,Zhu Hao1,Xu Jiayun1,Chen Yaling1
Sports tourism is a tourism as well as part of sports, which not only meets people’s needs on entertainment, body building, sightseeing and other cultural consumption, but also promotes regional economic growth. As a capital with large population, sport, tourism and culture, Hefei should make good use of the advantages round-Chaohu lake tourism resources to develop sport tourism to something big, in order to stimulate sport economic development in the city. Key words: sports tourism; round-Chaohu lake area; economy; sports industry
安徽省高校人文社科重點項目(項目編號:SK2015A718)環巢湖體育旅游產業升級策略研究——基于泛長三角區域居民體育旅游意愿的實證;院級人文重點項目(項目編號:201514SKA002)長三角城市居民參與環巢湖體育旅游的意向研究
王麗水(1984-),女,安徽安慶人,講師,碩士,研究方向:體育人文社會學研究。
1.合肥職業技術學院,安徽 合肥 238000 Hefei Technical College, Hefei 238000, Anhui, China. 2.滁州職業技術學院,安徽 滁州 239000
G8
A
1005-0256(2017)05-0020-3
10.19379/j.cnki.issn.1005-0256.2017.05.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