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希哲 胡永芳 曾玲玲
(廣州醫科大學基礎學院體育教研室 廣東廣州 511436)
“輕體育”背景下的排球“軟式化”發展現狀及前景展望①
包希哲 胡永芳 曾玲玲
(廣州醫科大學基礎學院體育教研室 廣東廣州 511436)
為滿足廣大群眾對健身、娛樂和休閑等多元化的體育需求,排球運動展現出“軟式化”趨勢。對此,本文采用文獻法、對比分析、專家訪談等方法從沙灘排球、軟式排球和氣排球等方面綜合研究了排球“軟式化”的發展現狀,從而分析其發展前景。
排球運動 軟式化 群眾性 現狀 前景
“輕體育”是快樂體育也是娛樂體育,是在現代化社會經濟發展和生活水平提高的基礎上出現的以休閑、娛樂為日標的輕松、愉快的體育運動新形式,這是一種不拘形式、不重視輸贏而追求在愉快的運動中有利于身心健康的體育運動。所謂的“軟式化”是相對于項目的社會存在形態的適應性而言,指通過改造實現運動負荷的輕松化、難度負荷的簡單化、運動形式的娛樂化,從而產生的適合普通人群參加的體育項目,也是競技體育項目室內排球的一個變體[1]。
在中國,排球運動深受廣大民眾喜愛,特別是在中國“老女排精神”的影響下,越來越多非專業人士參與排球運動,但由于競技排球的高強度、易傷性、高難度等特性,普通群眾由于身體素質并不能達到專業要求,被阻擋在排球運動的大門前,而排球“軟式化”發展打破這一阻礙,使其具有群眾性。
現代排球運動出現于19世紀末,在美國麻省霍利約克城,一個名叫威廉·摩根(Willian G. Morgan)的基督教青年會的干事,發明了被稱為mintonette(小網子)的一種游戲,用來滿足那些不喜歡激烈身體對抗類運動的人群,減少了運動損傷,也能讓更多的人參與了體育鍛煉[2]。那時的的排球運動更傾向于興趣和娛樂,也符合了發明者的初衷。規則簡單到,分別站在球網兩側場地的參與者,只是把籃球的球膽從網上擊回對方場地即可。
很多運動項目,都是從開始時的簡單趣味,發展到有嚴格的規則,對參與者的本省的條件也有了更高的要求,最后就趨向了競技方向,排球也不例外。 隨著現代排球的發展,競技排球層一度成為只有部分精英才能參與的隔網對抗較強的觀賞性運動,隨著排球運動的專業化、市場化,大多數的參與者只能是作為觀眾。而隨著社會的發展,排球運動的發展也開始往大眾化、“軟式化”發展,以回歸其發明初衷、適應全民健身和娛樂需求。在中國,“軟式化”排球運動越來越受廣大群眾的歡迎。
相對于競技排球而言,“軟式化”排球是指通過對競技排球的改造,使其運動負荷的輕松化、難度負荷的簡單化、運動形式的娛樂化、運動環境的衛生化、運動方式的文明化,適當降低競爭性,提高運動的趣味性和娛樂性,在競技排球的基礎上派生或分化出適合普通群眾直接參與的符合“輕體育”概念的排球運動形式,從而使排球運動具有群眾性、娛樂性、休閑型、簡易性等特點。
排球“軟式化”是排球發明初衷的復興,1895年摩根發明了排球就是為了民眾在沒有籃球那么激烈的身體沖撞對抗的條件下實現鍛煉身體、娛樂休閑的愿望。對于個人而言,“軟式化”排球項目設計為球體減重、減速, 降低球網高度,縮小場地,增加擊球頻率、密度, 但技術含量不降低,這對參與者的年齡、身體素質要求較低,并且入門容易,就算完全不懂排球的人都可以很快接受排球,因為“軟式化”排球沒有硬式排球那么大沖擊力,基本不會對參與者造成身體沖撞或手臂因墊球而受傷。
如今的排球運動發展呈現“回到原點”的趨勢,這一方面有利于提高中國國民的整體身體素質和對排球運動的關注和熱愛,對中國競技排球的發展起一定的支持作用;另一方面有利于提高排球運動在民眾日常運動項目的占有比例,使得排球運動在生存競爭中長期發展。
排球運動根據排球材質的不同,分為:硬式排球、軟式排球和氣排球等;根據運動場地的不同,分為:室內排球、沙灘排球、草地排球、公園排球等;根據參與者性別不同,分為:男子排球和女子排球;在排球運動發展中,“軟式化”排球包括以上分類中的幾種,其中最受歡迎的有:沙灘排球、氣排球和軟式排球等,而在隊伍參與者性別方面并不嚴格規定,可以男女組隊配合。
“軟式化”排球運動的身體對抗性弱、娛樂性強,又不失鍛煉性,具有群眾性,廣泛適用于少年、中青年、老年人各個不同年齡層次;同時也允許各種不同參與形式,例如家庭式、兄弟姐妹團、單位同事組隊、宿舍式、男女混搭式等。
沙灘排球源于競技排球,于20世紀20年代在美國誕生,并憑著獨特的集藍天海水陽光一體的魅力成為了一項具有超凡影響力的運動;經過一段時間的發展和沉淀,男子沙灘排球賽在30年代首次出現在美國[4]。
沙灘排球比賽一般是兩人制,對運動員的身體要求和技術思維要求都比室內排球要高,但是隨著“軟式化”的發展,在日常生活中,沙排運動多半以娛樂休閑形式存在,人數沒有嚴格限定,在沙灘排球場上多半是充滿歡笑聲的。沙灘排球運動在中國的發展非常迅速,中國各大省份都有很出色的運動員,也在很多海灘地區舉辦比賽,特別是新疆地區、青島等地。而對于大眾沙排,各大沙灘圣地都設有沙排球場,特別受游客青睞。
軟式排球首先出現在在日本,由于軟式排球的質地軟、強度小、不易受傷等特點,一出現便受到排球愛好者的熱捧,很快也相應的頒布了比賽規則,并推廣到了日本的學校,成為一門受學生喜愛的體育課程[3]。目前,各地高校都在積極推廣軟式排球運動教學、以及組織各種軟式排球比賽。社會上也有組織很多青少年、老年人的軟式排球比賽,吸引了不少觀眾,帶來了很多正面影響。
氣排球是在80年代,從鐵路系統走出的一種質地輕、強度小,易上手、趣味性強的的一種新型排球,它是以傳統的排球運動為基礎,適當放寬規則,降低網高,縮小場地,參與人群廣。最近幾年參與氣排球的年輕人也越來越多,比賽的種類也越來越多,由單一的行業系統比賽,到全國的超級杯聯賽,氣排球從草根走向了正規[6]。
經過近30年的推廣普及,我國氣排球發展速度迅速,發展勢頭強勁,受到越來越多人的歡迎和關注。特別是在非專業人群中,如在工廠、學校及中老年人當中,氣排球運動以其獨特的魅力,逐漸占據了重要地位。氣排球運動作為排球家族的后起之秀,雖出現的時間不長,但已形成與硬式排球、沙灘排球、軟式排球四強鼎立之勢[3]。雖然氣排球出現的時間不長,但是以其獨特的魅力,吸引了越來越多的人參與,發展迅速,在排球運動的家族中占有重要的一席之地。
目前,氣排球運動的發展障礙之一是氣排球的質量問題——氣排球的球體周長難以穩定、易變形,大都在在使用幾周之后就變成橢圓形,這對學校開設氣排球教學課程的經費支出有較大影響以及影響氣排球比賽質量。因此,要進一步促進氣排球運動的發展,需要提高和保證氣排球的質量。
從娛樂性方面看,“軟式化”排球以寬松的規則要求,以靈活、輕松的形式鼓勵參與,就如媽媽排球、閨蜜排球等,以球會友敘舊,歡笑重于輸贏。根據馬斯洛需求理論分析,這滿足了現代社會中人們對娛樂的需求,證明了娛樂性排球的群眾性、大眾化發展是必然的。
從健身性方面看,輕質化的排球更安全,減少了手臂紅腫的出現,也降低了入門的門檻,沒有排球基礎的人也可以迅速融入集體,這對少年、中青年、老年各個年齡層都適用,發展對象廣泛有助于排球運動的長期發展,特別是“軟式化”排球運動。
綜合分析,沙灘排球、軟式排球、氣排球等不同形式的“軟式化”排球運動在校園教學、社區活動、社會活動等方面的積極推廣,現今已經呈現樂觀、迅速的發展,其發展前景是非常可觀的。當然,發展中必定會存在一些障礙,這需要廣大群眾的積極配合以及政府單位、排球協會等支持,掃清障礙,讓“軟式化”排球運動快速健康成長。
[1]朱惠平.“輕體育”背景下乒乓球運動“軟式化”研究[J].南京體育學院學報:自然科學版,2015(2):67-70.
[2]李雯.當代排球:全民健身與娛樂[J].體育文化導刊,2015(11):42-45.
[3]郭瑞平.排球運動項目衍生現象的社會學研究[J].體育研究與教育,2015(2):31-34.
[4]汪焱.我國軟式排球推廣普及現狀與發展對策的社會學研究[J]. 四川體育科學,2003(2):10-11,17.
[5]葛春林.軟式排球的特性及常用技術[J].中國學校體育,2001(2):35.
[6]劉永祥,鄭華偉.我國氣排球運動社會化進程中存在問題與發展對策[J].西昌學院學報:自然科學版,2008(2):119-122.
G812
A
2095-2813(2017)08(c)-0204-02
10.16655/j.cnki.2095-2813.2017.24.204
包希哲(1983,8—),男,漢,山東臨沂人,研究生,講師,研究方向:體育教育訓練學、學校體育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