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獻升
(廣西民族師范學院 廣西崇左 532200)
當前廣西少數民族傳統體育文化發展的困境①
王獻升
(廣西民族師范學院 廣西崇左 532200)
基于當前發展形勢下,分析廣西少數民族傳統體育文化發展所面臨的困境,提出廣西少數民族傳統體育文化發展路徑建議。廣西少數民族傳統體育文化基底深厚,而且廣西少數民族傳統旅游文化資源較為豐富,若能夠促使體育文化與旅游產業相互融合發展,則極大程度上能夠帶動廣西少數民族傳統體育文化發展,促使體育文化創新與提升。
廣西少數民族 傳統體育文化發展 旅游資源
廣西少數民族傳統體育文化資源豐富,但是文化項目的保存現狀不容樂觀,當前廣西少數民族傳統體育文化發展面臨著傳承人斷層困境與文化沖突困境等,對此若想繼承與發展體育文化,還需要做好文化繼承人培養工作,而若想全面突破困境則需要做好少數民族傳統體育文化繼承與發展,借助旅游資源力量,著力打造體育旅游產業,進而帶動廣西少數民族傳統體育文化發展,拉動地區經濟與文化全面發展。
廣西地區作為少數民族自治區,其境內有11個世居少數民族,包括壯族、苗族、瑤族、侗族等。廣西少數民族傳統體育文化資源較為豐富,體育文化項目共計478項,各少數民族的體育文化項目眾多,比如瑤族體育文化項目共87項。廣西少數民族傳統體育文化發展面臨著極大的困境,缺乏開發因素與競爭力等,而體育旅游是時下能夠帶動廣西少數民族傳統體育文化發展的主要途徑,但在實際落實發展的過程中,還面臨著諸多困難,需要加以解決。
2.1 傳承人斷層困境
廣西少數民族分布較為廣闊,而且風俗節日頻繁,體育文化底蘊豐厚,但是隨著各地區經濟與文化的不均衡發展,使得傳統體育文化的發展面臨著極大的挑戰。其中傳承人斷層是而主要困境,廣西少數民族傳統體育文化項目眾多,分布在各少數民族區域內,由于體育文化多為精文化,人們經濟發展,使得生活水平得以提升,進而人們更加重視對物質的追求,進而出現了傳承人斷層問題,使得體育文化發展面臨極大的困境。
2.2 文化沖突困境
隨著文化的不斷發展,加之社會變遷,使得廣西少數民族傳統體育文化也隨之發生變遷,各種體育文化項目逐漸的消逝,甚至退出歷史舞臺。在文化沖突環境下,廣西少數民族傳統體育文化的消逝顯得無可奈何,因為受到多種因素的相互作用,使得民族體育文化受到沖擊,進而難以持續發展,亟待尋找文化載體。
2.3 體育文化氛圍消逝
環境孕育文化,但是當前廣西少數民族傳統體育文化的發展,缺乏發展環境,固有的文化傳承氛圍以及體育文化意識的逐漸消逝,使得廣西少數民族傳統體育文化缺少傳承場地,比如寺廟、學校、農場、市場等,進而使得體育文化傳承難以繼續下去。文化傳承場是文化傳承的主要方式與渠道,但是隨著政治與文化以及經濟社會的發展,使得人們的生活方式以及思想意識發生改變,進而使得民族體育文化傳承空間不斷地減少,進而使得廣西少數民族傳統體育文化發展面臨著巨大的困境。
3.1 構建體育+旅游的發展模式
廣西少數民族旅游資源豐富,而且體育文化具有區域競爭優勢,體育文化項目較多,若能夠將傳統體育文化與區域旅游行業實現高效互動,則能夠極大程度上促進廣西少數民族傳統體育文化發展。這需要增強人們的生態環保理念,融合字文化資源與體育資源,構建循環模式,實現體育和旅游產業對接,實現資源整合,做好傳統體育文化保護與開發工作,同時將生態環境優勢,作為體育旅游發展的基本優勢,利用自然生態環境,作為體育旅游的發展載體。在發展體育旅游產業時,要積極的運用政策優勢,搶抓發展機遇,做好民族傳統體育文化的傳承與傳播,實現文化開放化,構建文化溝通橋梁,帶動體育旅游產業的發展。廣西具有地理位置優勢,可以進行國際體育旅游市場開發,可以建立體育旅行社,接通國際客源,為本區域體育旅游發展,提供更多的機會[1]。
3.2 實施聯動協同發展
基于內部層面,廣西少數民族區域若想大力發展民族傳統體育文化,則需要做好體育文化資源整合工作,做好整體規劃布局,明確體育文化產業功能區域,并且構建創新合作模式以及利益分享機制,處理好文體、生態環境、出版等部門之間的利益關系,重點發展廣西文化產業,以提高廣西文化競爭力為主,充分的發揮各民族區域優勢,明確發展目標,描繪發展路線圖以及時間表,實現資源優勢互補,進而實現聯動協同發展。基于外部層面,要基于一帶中位列第4名,最高是瑞典和加拿大為85%,這足以證明中國隊投壺技術達到世界強隊水平,但仍然避免不了連續輸球,無法合理把控復雜的球局,這與心理穩定性、合理戰術安排都具有一定關系[1]。
前5場循環賽中國隊起伏較大,只贏得一場比賽,開局不利,之后的比賽中國隊有所調整,表現相對平穩。可中國隊投壺成功率高于對手的情況下仍不能贏得比賽,如,第一場比賽(9∶7)中國隊技術成功率高達81%,挪威隊為79%,可還是輸掉比賽,這場比賽前兩局中國隊連續偷分成功,開局良好,轉折點發生在第3局,挪威隊抓住中國隊失誤,奪得3分,第5局中國隊仍沒能找回狀態,而挪威隊攻勢不減再拿下3分,防守出現問題也令中國隊心態發生變化,投壺自信心明顯不如開局,失誤過多,最后輸掉比賽,同樣的情況也出現在第7、第9場比賽中。觀察中國隊輸掉的7場比賽,雖然對手實力強勁,但中國隊也有很多機會戰勝對手,可面對落后被動的局面時,中國隊沒有拿出有效之法,這也在一定程度上說明隊員們在碰到復雜局面與關鍵時刻時信心不足,心理不夠穩定,從而限制了中國隊技術發揮,達不到預期布置的戰術。
投壺技術是冰壺團隊最基礎的環節之一,中國隊在這一方面顯示出世界強隊風范,可是中國隊在攻防轉換意識較為薄弱,需要在今后訓練與比賽中逐漸加強培養[2]。那么想要把中國隊塑造成一支綜合實力強大的隊伍,既需要過硬的投壺技術,又需要強大的心理素質,而且冰壺比賽對于心理狀態的要求非常高,甚至超過對技戰術的比拼,擁有良好的心理狀態是冰壺運動員競技能力發揮的重要因素[3],心態一直是困擾中國隊的難題。隨著2018年平昌冬季奧運會臨近,中國男子應該在問題的基礎上進行針對性訓練,將心理素質這一短板補齊,強化關鍵球處理,力爭把技術細膩化,戰術細致化,心態穩定化,從而提高中國男子冰壺隊整體競技水平。同時重視后備人才挖掘和培養,優質“新鮮血液”的注入對于中國男子冰壺隊活力保持額外重要,避免新老交替時青黃不接的現象,讓冰壺國家隊走的更遠。
[1]譚偉東,李雪芹,王冰玉.中國女子冰壺項目沖擊2010年冬奧會的可能性分析[J].冰雪運動,2007,29(3):33-39,42.
[2]郭茂旭.從全國第11屆冬運會冰壺比賽看我國冰壺運動發展現狀[J].冰雪運動,2008,30(7):53-56.
[3]李雪芹,馬永俊.冰壺運動員的心理技能訓練方法[J].冰雪運動,2009,31(5):66-69.
G804
A
2095-2813(2017)05(b)-0216-02
10.16655/j.cnki.2095-2813.2017.14.216
2016年度廣西高校中青年教師基礎能力提升項目(項目編號:KY2016YB508)。
王獻升(1984—),男,廣西陸川人,碩士研究生,講師,研究方向:體育人文社會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