顏巧觀
探討綜合性護理干預對抑郁癥患者治療依從性及生活質量的影響
顏巧觀
目的 探討綜合性護理干預對抑郁癥患者治療依從性及生活質量的影響。方法 選擇2013年5月—2016年5月我院收治的抑郁癥患者96例,對照組47例予常規護理;觀察組49例在此基礎上接受綜合性心理護理干預。比較兩組患者的治療依從性和生活質量差異。結果觀察組治療依從性高于對照組(P<0.05)。兩組患者治療后,軀體功能、心理功能、社會功能和生活均有所改善,觀察組優于對照組(P<0.05)。結論 綜合性護理干預能夠提高抑郁癥患者的治療效果和用藥依從性,并進一步提高患者生活質量。
綜合性護理干預;抑郁癥;治療依從性;生活質量
選擇抑郁癥患者98例,隨機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各49例,隨訪期間對照組2例失訪,最終剩余47例。觀察組49例,男19例,女30例;年齡16~60歲,平均(35.2±11.7)歲;病程4~36個月,平均(18.6±9.7)個月;高中及以上學歷38例,高中以下學歷11例。對照組47例,男性18例,女性29例;年齡15~60歲,平均(35.9±12.6)歲;病程4~40個月,平均(19.2±10.3)個月;高中及以上學歷39例,高中以下學歷8例。兩組患者一般資料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兩組患者均給與藥物治療和常規護理。觀察組在藥物治療及常規護理基礎上,由經過專業培訓、經驗豐富的護理人員給予綜合性心理護理干預。具體方法包括:
健康教育:與患者友好溝通,了解患者可能的發病因素和機理,分析患者的臨床特點。通過發放抑郁癥相關疾病知識手冊、開展抑郁癥專題講座的形式,鼓勵所有患者積極參與,并建議患者家屬陪同,讓患者及其家屬進一步了解疾病知識,引導患者積極面對病情,樂觀的態度配合治療[5]。
心理疏導干預:傾聽患者的想法,設身處地為患者考慮,根據患者的年齡、性別、工作和經歷等的差異,理解患者處境,用患者容易接受的語言和溝通方式,解答患者的問題;鼓勵患者產生積極樂觀的思想,用科學、樂觀的角度看待遇到的問題,并運用專業的知識,進行解答,對于部分患者的錯誤觀念和認識,應給予糾正,指導患者解除煩惱;教導患者家屬在對抑郁癥正確認識的基礎上,學會以正確的方式關心照顧抑郁癥患者,避免刺激患者。
認知重建[6]:幫助患者認識到抑郁情緒的來源,可能來自生活中遇到的問題或壓力等因素;幫助患者認識到自己想法或態度存在哪些問題,幫助患者改變對已、對人的看法。指導并督促患者通過練習,更換這些看法或態度,重建功能性的、健康的看法與態度,以此來建立健康的心理與適應性的行為。結合單獨會談及集體咨詢形式,要求患者主動參與,建立治療的目標,探討并確認不良認知,訓練改變不良認知技術及行為改變,矯正價值觀。集體咨詢兩周1次,每次60 min,單獨會談每周1次,約30~60 min。并給患者留醫生的聯系方式,隨時需要的情況下,可通過電話咨詢進行溝通。
建立家庭和社會支持體系[7]:協助患者與家人建立密切聯系,調動患者的家庭,加強對家屬的健康宣教,讓家屬了解抑郁癥相關知識;教會家屬與抑郁癥患者溝通的技巧,避免家屬的錯誤表現和溝通方式進一步刺激或加重患者病情;鼓勵患者參與社會活動,做力所能及的事情,鍛煉患者獨立的承受能力,督促提醒患者按時、按量服藥,并通過增加患者與親戚、朋友、同事等的接觸,讓患者感受到朋友、家人和社會的關心,提高患者的自信,進而改善抑郁情緒。
文娛療法:要求患者每天聽節奏輕松愉悅的音樂,鼓勵閱讀書刊畫報和欣賞電影,減輕對外界現實的疏遠及陌生感。并組織集體游戲。
放松訓練:專業護理人員指導患者進行訓練,包括程序性肌肉放松和內外境想象兩部分,以播放磁帶進行言語指導。每周2次,每次20 min。
出院隨訪:患者出院后,由專門護士進行電話隨訪,隨訪3個月。
依從性評價:根據患者遵醫囑治療和護理的表現進行評價。完全依從:患者全程嚴格遵醫囑執行治療及護理,積極配合;部分依從:患者基本上可以根據醫囑進行執行治療和護理,配合比較好;不依從:患者完全不遵醫囑進行治療,中途中斷治療。
生活質量評價:入院時和隨訪3個月結束后,以QO-LI-74量表對患者的生活質量進行評價,包括心理、生活、獨立性、社會關系等4個領域,一共有74個項目,每個項目以1~5級進行評分。
1.4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 17.0軟件進行統計分析,計量資料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采用χ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觀察組治療依從性(100.00%)高于對照組(82.98%),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兩組患者治療后,軀體功能、心理功能、社會功能和物質生活均有所改善,觀察組優于對照組(P<0.05),見表2。
抑郁癥是一種高患病率、高致殘率、高復發率的慢性精神疾病。其主要臨床特征為持久而顯著的心境低落。主要癥狀表現包括興趣喪失、無愉悅感;情緒低落、伴有自責感、自罪感以及深深的內疚感等;睡眠障礙;精神性運動遲緩或激越、精力減退或疲乏感;不喜歡和身邊的人接觸交往,不愿社交;記憶力減退、注意力不集中;食欲改變或體重減輕;常常會反復出現想死的念頭或有自殺、自傷行為[8]。抑郁癥的病因和發病機制迄今國內外尚無統一的定論,可能與心理、生物和社會因素等均有關。目前藥物治療仍然是臨床上抑郁癥治療和預防復發的主要手段。但治療周期較長,患者的治療依從性尤為重要。較差的治療依從性可影響藥物療效,并對患者生活質量造成影響。且單純藥物治療療效欠理想,易出現病情復發,呈慢性化趨勢,預后不佳[9]。本院對抑郁癥患者在常規抗抑郁藥物治療基礎上予綜合護理干預,旨在通過對患者的心理狀況進行綜合性指導,提高患者治療依從性,進而改善患者的癥狀,降低自殘、自殺比例,改善療效和患者生活質量。

表1 兩組患者的治療依從性分析(n,%)

表2 兩組患者生活質量分析
綜合性護理干預,通過健康教育、心理疏導干預、認知重建、建立家庭和社會支持體系以及文娛療法,從患者對疾病和自身的認識著手,提高患者對抑郁癥的認識,逐漸打開患者內心,通過溝通和心理疏導,緩和患者的負面情緒,重新建立認知,提高自我認可度,并通過與家人和親屬的良好溝通,讓患者逐漸走出不良情緒,走出心理陰影,感受家庭和社會的關懷,同時家屬監督和個人提高自覺性,提高患者用藥的依從性[10-11]。此外通過參加娛樂活動和堅持放松訓練,讓大腦和身體均放松,處于輕松的環境,內心更容易獲得較好的治療效果。
結果顯示,觀察組治療依從性高于對照組(P<0.05),兩組患者治療后,軀體功能、心理功能、社會功能和物質生活均有所改善,觀察組優于對照組(P<0.05),提示綜合性護理干預能夠提高抑郁癥患者的治療效果和用藥依從性,并進一步提高患者生活質量。
[1] 嚴保平,崔利軍,孫秀麗,等. 雙重抑郁癥與抑郁癥臨床特征的研究[J]. 中華精神科雜志,2012,45(3):145-149.
[2] 王旭東,喬明琦,張樟進,等. 中醫藥治療抑郁癥的研究進展[J].南京中醫藥大學學報,2016,32(1):93-96.
[3] 王文萍. 綜合性護理干預對2型糖尿病患者治療依從性及生活質量的影響[J].中國現代醫生,2016,54(6):126-128.
[4] 鐘海平,陳迪鋒,吳桂紅. 心理護理干預對抑郁癥患者治療依從性及生活質量的影響[J]. 健康研究,2015,36(1):54-56.
[5] 劉愛民.醫院管理學-病案管理分冊[J]. 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3:34-79.
[6] 莫桂熙,劉奕君,莫堅,等. 全身麻醉和硬膜外麻醉對老年骨科手術患者術后短期認知功能的影響[J]. 現代生物醫學進展,2014,14(9):1704-1708.
[7] 孫萍琴,楊永秀. 綜合性心理護理干預對抑郁癥患者治療依從性及生活質量的影響[J]. 中國現代醫生,2013,51(15):100-102.
[8] 許麗霞,王秀芬,孫惠萍,等. 心理護理干預對抑郁癥患者臨床療效的影響[J]. 護理實踐與研究,2011,8(1):16-18.
[9] 許仁芳. 綜合護理干預在抑郁癥患者中的應用[J]. 實用臨床醫藥雜志,2015,19(10):102-103,143.
[10] 劉華. 綜合護理干預對抑郁癥病人康復效果的影響[J]. 世界最新醫學信息文摘,2016,16(47):329.
[11] 石云. 護理干預老年廣泛性焦慮癥患者睡眠質量的影響[J]. 中國衛生標準管理,2016,7(3):223-224.
Effects of Comprehensive Nursing Intervention for Compliance and Living Quality of Depression Patients
YAN Qiaoguan Integrated Traditional and Western Medicine, Xiamen Xianyue Hospital, Xiamen Fujian 361012, China
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effects of comprehensive nursing intervention for compliance and living quality of depression patients.Methods 96 depression patients from May 2013 to May 2016 were selected and divided into control group (n=47) with paroxetine and routine nursing and observation group (n=49) with comprehensive nursing intervention on the basis of control group. The differences of treatmentcompliance and living quality between the two groups were compared. Results The treatment compliance of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higher than that of the control group (P < 0.05). Two groups of patients after treatment, physical function, psychological function,social function and life were improved,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better than the control group (P < 0.05). Conclusion Comprehensive nursing intervention can improve the clinical effects, compliance and living quality for depression patients.
comprehensive nursing intervention; depression; compliance;living quality
R473
A
1674-9316(2017)24-0145-03
10.3969/j.issn.1674-9316.2017.24.074
廈門市仙岳醫院中西醫結合科,福建 廈門 361012
抑郁癥是一種常見的精神類疾病,表現包括抑郁、自我否定,具有自殺意念或傾向等,病情常反復發作[1]。抑郁癥的病因及發生機制較復雜,目前尚未完全闡明。其治療目標是減少并最終消除抑郁癥的各種癥狀,恢復患者心理、社會、職業功能,盡可能減少疾病的復發和再發[2]。主要包括三個方面即物理治療、心理治療、藥物治療。選擇性5-HT再攝取抑制藥是目前臨床常用的治療抑郁癥的藥物,藥物治療仍有部分患者療效差或無效,且易反復[3-4]。本院通過綜合性護理干預,通過給予患者心理和生活的干預,旨在提高治療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