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寧
摘 要 律動,屬于音樂領域,必然離不開音樂,而音樂是有節奏的,因此,律動必須是有節奏的動作;律動教學就是預訂教會幼兒哪些內容就要想盡一切辦法。在教學反思后,筆者更深地理解并感受到在以后的律動教學過程,必須遵循的規律。
關鍵詞 幼兒園 律動教學 實踐思考
中圖分類號:G612 文獻標識碼:A
1引入部分的重要性
根據《幼兒園工作規程》第三十一條幼兒園應因地制宜,就地取材,自制教具、玩具。引用部分我用到一條,利用廢舊物品制作了漂亮的大蘋果。
每一節課都是不可分割的一個整體,每一節課都有不同的好的引入的形式,針對自己動腦、動手。我也一樣,作業音樂律動對于現在《幼兒園工作規程》第二十五條講的幼兒有個體差異,應充分尊重幼兒選擇游戲的意愿。面向全體幼兒,熱愛幼兒,堅持積極鼓勵、啟發誘導的下面教育。怎樣才能把這兩條結合起來吸引更多的孩子學一些東西呢……孔子不是有句話叫“溫故而知新”嗎?因此,平時我都是在上新律動之前先復習一次律動,也就是為更好地上好下一節課做一個準備。
因為音樂律動《我是一個大蘋果》是作為一節公開律動課準備的,引入既要構思巧妙,有意義,又不能太長。于是,我就巧妙地以拍節奏的形式對聽課的老師表示歡迎。這樣一來,既能歡迎老師們的到來這一具有教育意義的契機和為后面拍出節奏的準備巧妙地結合在一起,又顯得緊湊有致,然后通過過渡,“大蘋果聽說了也想來和小朋友做游戲”接著出示自制的大蘋果。
2創設一個或幾個不同的游戲的氛圍
根據《幼兒園工作規程》第二十五條游戲是對幼兒進行全面發展教育的重要形式。 應根據幼兒的年齡特點選擇和指導游戲。應因地制宜地為幼兒創設游戲條件。游戲應強調多功能和可變性。
情境教學法是近幾年一種隨著《幼兒園工作規程》的推行出現的新潮流之一,它的解釋是指在教學過程中,教師有目的地引入或創設具有一定情緒色彩的、以形象為主體的生動具體的場景,以引起學生一定的態度體驗,從而幫助學生理解教材,并使學生的心理機能得到發展的教學方法。所謂的“情境教學”就是《幼兒園工作規程》第二十五條的具體體現,情境就是“因地制宜地為幼兒創設游戲條件(時間、空間、材料)以及游戲本身”為了迅速記住一些關于文字的內容,先要為需要幼兒記住的內容創設游戲條件。我認為,《幼兒園工作規程》第二十五條主要包括兩種基本形式。本文借用為根據《幼兒園工作規程》第二十五條中的精神提出的“情境”一詞作為這條精神的暫時代名詞。“情境”一種是能看見的,例如:與課程有關的物體或形象的介入;還有一種是看不見的心里和動作上的一種體驗,例如:以故事的形式把課程內容串起來,使幼兒感受到故事的氛圍,以而更加有利于幼兒學習。
這節課我設計并創設了兩個“情境”。一是結合它的歌詞是:“我是一個大蘋果,小朋友們都愛我,請你先去洗洗手,要是手臟別碰我。”它的主語是大蘋果,中心意義就是洗手,于是我試著先拿出用廢舊物品自己動手精心制作的大蘋果,然后創設了用水管洗手的情境。最后,只教了4遍,大部分幼兒都記住了。二是,整個故事我抓住幼兒喜歡跟大蘋果做游戲的心理,以大蘋果的身份要求他們幫大蘋果認真做三件事。整個過程以大蘋果提出的三個要求為線索,使幼兒在學中深刻感受到一些心理的微妙體驗,以及在“做事”過程中手、腦的協調一致。實踐證明,這兩步確實收到了好的效果。
3循序漸進,按部就班,步步為營求實效
循序漸進,就是在每一節課的教學過程中,每一步都是為幼兒在學習中最困難,也是幼兒學透知識最關鍵的地方做鋪墊,它是興趣產生的源泉;按部就班,是每一節課教學過程都有幾個固定的環節,各個環節都有固定先后順序。就像一件事情發生全過程有起因、經過、結果三個基本要素有固定的順序一樣。步步為營,強調的是教學的每一個環節都很重要。每一個教學環節就像小品《五官爭功》中的五官一樣,每個都必須在發揮好自己作用后,最后才能使所在的整體處于一個良好的狀態。循序漸進,按部就班,步步為營三個詞既有區別又相互聯系,是融為一體的。把三者聯系起來理解課程的每一個環節,打個比方,除了和小品《五官爭功》中的五官作用有共同的地方,還與上樓梯有共同特點。上樓梯的特點:必須由最底層出發,而且必須經過中間的每一層,每走一層都要比上一層高一點,最后到達最高點。
4突出重點,強調難點求突破
畫一條龍,重點是畫好龍的頭和身體,難點是點好龍的眼睛。
整個教學過程就像畫一條龍,重點是教學內容,難點是幼兒難懂的地方。畫龍的頭和身體,大師們的功夫各有所長,也不可能畫得一樣,而是各有特點,龍畫得好壞是他們平時所練的功夫造的。有人說,要是你把這條龍能畫出來,不管畫成什么樣,只要把的眼睛點對了,就是一條有生命的龍。這話乍聽起來有道理,反來想一想,如果把龍畫好,再點上合適的眼睛,豈不更好。“畫龍點睛”這個成語是強調眼睛的重要性,是的龍眼睛是龍的生命,畫龍的眼睛我不在行,對教學中的“點睛之筆”有一點點的了解。
合理地綜合組織各方面的教育內容,并滲透于幼兒一日生活的各項活動中,充分發揮各種教育手段的交互作用以游戲為基本活動,寓教育于各項活動之中,幼兒園的品行教育應以情感和培養良好行為習慣為主,注重潛移默化的影響,并貫穿于幼兒生活以及各項活動之中,幼兒一日活動的組織應動靜交替,注重幼兒的實踐活動,保證幼兒愉快的、有益的自由活動。
組織活動應根據不同的教育內容,充分利用周圍環境的有利條件,發揮幼兒感官作用,靈活地運用集體或個別活動的形式,為幼兒提供充分活動的機會,注重活動的過程,促進每個幼兒在不同水平上得到發展。
參考文獻
[1] 王愛娣,江郁紅.尊重幼兒——讀新《幼兒園工作規程》有感[J].早期教育:教師版,2016(07).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