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衛平
摘 要 司鼓是樂隊的靈魂,控制著舞臺的表演節奏,是舞臺表演的中樞,控制著整個表演過程,對演員、伴奏者發揮了組織與協調作用。
關鍵詞 戲曲 司鼓 藝術修養
中圖分類號:J617 文獻標識碼:A
1扎實的基本功
司鼓是舞臺演出節奏的掌控者,一臺戲的演出成功與否,節奏是至關重要的。作為司鼓,如果沒有扎實的基本功,不但不能順利地進行伴奏,更談不上引領演出節奏。因而,基本功對司鼓者來說,是藝術創作的奠基石。筆者認為,司鼓的姿勢、位置、發音、槌法、壘句等都是司鼓者的基本功。坐姿要端正,手臂自然放松,上下臂之間要形成45度角,上臂不能過胸前,下臂要平,兩手心相對,間隔大約在2公分左右。位置包括二個方面,首先是指執槌的位置:執槌要用拇指和食指的第二關節夾住槌頭,槌頭與槌尾是三與七的關系,三分握于手心內,七分留在外面打擊鼓面:盡量地縮小執槌的貼槌面,拇指和食指的夾力點要一刀切:雙槌要平行,槌要與拇指要形成直線;擊鼓時,手心內要松,以免影響槌頭的移動。其次是擊鼓的位置:擊鼓時,雙槌的落點要在同一點,要擊中鼓心。發音是指擊鼓時鼓聲的音色,除了掌握好執槌的正確方法之外,打鼓時的著力點也是很重要的,打鼓發力時要用暗勁,不能蠻力,要以腕力為主要發力點,小臂和指力為副,即以腕力帶小臂協促指力,既要使槌執緊,打擊起來又要松馳,這樣鼓聲的音色才美。
2司鼓要具有一定的綜合知識修養
演奏技巧是硬條件,藝術修養就是綜合修養正是藝術修養的體現。鑒于司鼓在戲曲表演中的重要作用,演奏者具有一定的綜合知識修養是非常必要的。這樣可以幫助司鼓者加深對藝術內涵的理解,從而產生最佳的伴奏效果。司鼓者的綜合修養包括多個層面,文學、歷史、哲學、社會科學、自然科學知識都是其學習和掌握的內容,當然司鼓的專業知識更加重要。把自己豐厚的綜合修養與精深的專業知識相結合,可以為司鼓人員更好地指揮戲曲演出發揮重要的作用。我們都知道,知識積累的深厚,直接影響專業技術的發展,尤其是對于司鼓這種專業的藝術形式,豐富的綜合知識儲備可以幫助司鼓者提高演奏的技巧,理解能力高了,專業能力也就會提高。同時我國的戲曲多數是歷史題材,綜合知識的文學修養,可以為演奏者理解戲曲的內容提供幫助。綜合知識修養的高低,與表演水平的高低有直接的關系,知識積累越豐富,知識面越廣,司鼓技術越精湛。對劇中人物形象的理解,對劇情的明確,都是做好司鼓的關鍵,而這些都與司鼓者的綜合修養密切相關。只有理解,才能設計鑼鼓,處理節奏,使下手明了司鼓的各種領發意圖,為整個樂隊甚至是整個舞臺的協調一致發揮作用。優秀的司鼓人員,可以將整個舞臺調動得節奏鮮明,抑揚頓挫、徐急得當。把唱腔念白和動作的美感凸現出來,把人物的喜怒哀樂真切地表現出來。
3司鼓要具備良好的戲曲音樂節奏感和樂感
一出戲從開演起,司鼓的作用就顯現了,演員的身段、動作都有司鼓控制完成。不論從事什么音樂表演形式,音準、節奏、樂感始終都是需要具備的基本素質,也是一個演藝人員的專業水準的體現,是很好表現音樂內涵的關鍵。樂隊的司鼓對整個戲曲表演具有的核心作用,更加需要司鼓具備較高的專業技能,對音準、節奏、樂感的要求更高。司鼓的這種能力可以幫助其很好地控制演奏與伴奏,是樂隊伴奏節奏的總指揮。如果司鼓的專業不夠精深,那將會給整個演出帶來嚴重的后果。所以司鼓人員要熟悉和掌握各種戲曲的流派和唱腔,為優秀的伴奏做好鋪墊。同時司鼓要會演唱各種戲曲,只有會唱才會伴奏,唱得好才是好伴奏的關鍵。各種藝術形式都要有涉獵,融會貫通是做好司鼓的重要素質,因此司鼓具備節奏感、樂感非常重要。伴奏音樂在節奏和音響上的變化完全由司鼓決定,所以,司鼓還要理解劇情和劇中人物性格特點,配合演員的表演,將人物形象塑造得更鮮明和更完美,使人物形象更飽滿。
4對劇目、劇種的掌握要深厚
一名司鼓的藝術修養也體現在對劇種和劇目的掌握數量上,司鼓掌握多少這方面的知識就是他有多深的藝術內涵。總體來說,舞臺劇有兩種,一種是文戲;一種是武戲。文戲需要司鼓具有一定的文學修養和藝術修養,文戲中抒情的唱段會很多,司鼓要對演員的唱腔速度以及情緒的把握等具有一個全面系統的掌控,也就是通常所說的鼓套子合理運用。為武戲伴奏,需要司鼓對演員表演的動作要領有所掌握,這樣才會配合演員的動作司鼓,更好地表現人物的形象。我國是一個多民族的國家,復員遼闊,地域不同,地方戲曲也不同,共同構成了斑斕多彩的戲曲藝術形式。司鼓要多多掌握各種流派和劇種,京劇的多個藝術流派,都有著名的演員作為該派的代表,掌握各個流派的藝術特點,也是司鼓要具備的藝術修養之一。對各種戲曲形式以及各種流派的演唱特點,了然于胸地熟悉,可以為司鼓提供更大的伴奏幫助,輕松熟練地駕馭整個舞臺。
5司鼓要具備良好的記憶與反應能力
司鼓在劇目演出時的一項重要任務就是要熟悉整個演出過程,在排練時司鼓要和演員一樣牢記劇情,這樣才可以全面掌控舞臺,掌控每一個演員的每一節表演,然后通過鼓點的節奏,全面演繹。鼓手要以最熟練、最敏捷的手法和技法對舞臺表演的細節進行處理,還要配合不同演員的不同表演特點處理和彌補舞臺上的新情況和新問題。比如演員臨時出現的忘腔忘詞現象,突然發生的掉槍掉帽情況等,司鼓人員要明察秋毫,通過自己的伴奏予以彌補和掩飾。所以司鼓臨場的應變能力非常重要,也是一個人反應力的體現。
司鼓作為樂隊的中樞,對整個舞臺的表演發揮著重要的作用,良好的綜合修養和專業修養,是做好司鼓工作的關鍵,而且還要熟悉各種劇目和各個流派,為最佳的舞臺效果打下堅實的基礎。專業素質、文學修養、哲學修養、音樂素養、節奏感和樂感等等,以及對整個舞臺表演的掌控能力等,都是一個司鼓所要具備的修養,需要不斷的努力和創新,為我國的藝術繁榮做出自己的貢獻。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