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艷梅
摘 要:近年來,黨和政府高度重視發展學前教育,大力實施行政村幼兒園建設項目,鄉鎮、農村幼兒園辦學條件極大改善,師資隊伍日益加強,農村學前教育得到長足發展。但是,學前教育在農村才剛剛起步,如何發展,如何提高質量,是農村幼兒教育工作者需要思考的話題。
關鍵詞:農村;學前教育;現狀分析;對策。
中圖分類號:G6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3-9132(2017)34-0166-02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17.34.101
學前教育是基礎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對及早開發幼兒智力,促進幼兒身心發展具有重要意義。大力發展農村學前教育,可以提高農村幼兒入園率,最大限度地提高農村基礎教育的整體水平,進而為當地經濟社會發展提供智力支撐。近年來,黨和政府對學前教育的投入逐年增加,廣大群眾對幼兒教育的認識不斷提高,使得學前教育在農村得到普遍重視,幼兒園或學前班長足發展,并形成一定規模。但是,學前教育在農村才剛剛起步,受多種因素的制約,農村學前教育還存在著許多問題,比如辦學不夠規范、硬件設施不夠齊全、師資力量不足、缺乏科學發展規劃、小學化傾向等。
一、農村學前教育存在的問題分析
(一)硬件建設滯后,教學設施簡單
我以前所在的幼兒園在鎮上,其教學設施相對完善,幼兒入園率也比較高。但幼兒園規模較小,只有六間教室,近200名幼兒,活動空間不足。另外幼兒園沒有活動室或休息室,特別是戶外活動場地不能滿足兒童活動的需要。戶外活動時教師總有一些困惑,一些器械活動混在一起,孩子活動起來容易相互干擾,甚至碰撞。在活動中,幼兒興趣高,吵鬧聲大,加上中間還有來回上廁所的孩子,幼兒對于教師的管理根本不理睬,教學效果不佳。幼兒園只有簡單的滑梯、蹦床、蹺蹺板之類的設施,沒有配備大型的游樂器械,加之經費緊張,玩具、教學設備簡單,嚴重制約著幼兒教育的發展。
(二)師資力量不足,教學形式單一
我以前所在的幼兒園有教職工13人,其中幼兒教育專業的教師占54%,相近專業的教師占23%。學前教育專業的教師缺乏,教師隊伍結構性矛盾突出,加之教學條件落后,造成學前教育教學形式單一,缺乏創新,不能滿足幼兒身心發展的需要。
(三)家長觀念滯后,入園年級不均衡
農村幼兒園中班和大班的入園率較高,小班的入園率較低,主要是因為幼兒家長認為孩子上不上幼兒園沒關系,認為孩子小還不會學什么,學不到知識。家長觀念的滯后,導致幼兒入園參差不齊,年級不均衡,幼兒知識不均衡,習慣不均衡,制約著幼兒教育質量的逐步提高。這種現狀在村級幼兒園更加突出,許多家長在孩子該上大班時才將孩子送到學校,甚至直接上學前班,造成幼兒之間知識結構的不平衡,給今后的學校教育增加難度。
(四)接送幼兒存在安全隱患
農村幼兒園大都不是寄宿制的,幼兒中午都要接回家。由于農村的勞務輸出,接送幼兒的大多是幼兒的爺爺和奶奶。路途較遠,使用的交通工具大多是自行車、摩托車、電動車和三輪車,這些老人有的騎車技術還不熟練,加之上了年紀,應變能力差,路上來回車輛也多,在幼兒接送上存在著很大的安全隱患。幼兒的安全問題牽動著億萬家庭,關系到社會的和諧穩定,必須予以重視。
(五)家庭教育方面存在的問題
在農村,大多數幼兒的父母長期在外打工,幼兒無法感受到父母在情感上的關愛和呵護,無法及時得到來自父母方面的教育指導,加上隔代教育本身存在的許多弊端,如縱容溺愛,重物質滿足、輕道德教育等。造成有些幼兒在行為上放任自流,不服管教,有些孤僻自卑,不善交流;有些衣服臟舊,生活習慣差。這些不利因素制約著幼兒教育質量的提高。
二、原因淺析
造成農村學前教育諸多問題的因素是多方面的,因為教育本身就是一個系統工程。我就原因淺顯的歸納幾點,期待找準原因,有的放矢,解決問題,更好地服務農村幼兒教育,發展農村學前教育。究其原因,一是政府在教育投入方面不夠均衡,對農村幼兒園的經費保障不足,支持力度不夠大。二是家長觀念滯后,對幼兒教育的本質認識不足,重視知識的學習,輕視甚至忽視幼兒的智力開發,快樂成長。三是整個農村社會對幼兒教育重要性的認識不足,支持力度不夠大。
三、對策建議
(一)加大政府投入,爭取社會支持
各級政府要提高認識,把發展幼兒教育作為工作的重點,制定好農村幼兒教育發展的規劃,結合當地實際,有步驟分階段地解決突出問題,逐步提高學前教育發展水平。要加大資金投入,著力解決農村幼兒園硬件建設落后的問題,配齊配全幼兒教育的所有硬件。要著力解決幼兒師資短缺的問題,制定各種優惠政策,吸引更多優秀的幼兒教育專業教師到農村幼兒園任教。加大幼兒教師培訓力度,建立幼教聯盟,互相借鑒,共同提高。鄉鎮一級地方政府更應擔負起農村幼兒教育的責任,在加大支持力度的同時,爭取上級項目和資金,不斷提高農村幼兒教育的質量。
(二)加快辦園步伐,形成辦學特色
農村幼兒園要依托現有資源,創新辦學方式,開展校本課程研究,將當地富有地域特色的資源引入教學當中,利用幼兒喜聞樂見的方式,提高辦園水平,形成具有農村氣息的辦學特色。農村幼兒園要建立合理的考核機制,激勵幼兒教師投身教學研究,鉆研教材教法,不斷提高教學水平和保育水平。農村幼兒園也要多措并舉,想方設法自購自制教具,豐富教學形式。
(三)加大宣傳力度,共建成長樂園
農村幼兒園要配合當地政府,加大幼兒教育的宣傳力度,動員全社會為幼兒教育的發展貢獻力量。農村幼兒園要通過不同途徑,宣傳幼兒教育理念,讓更多地家長認識到幼兒教育的本質,配合學校開展教育教學,為幼兒的身心健康發展營造良好的家、園環境。教育家長重視家庭教育,用良好的言行潛移默化地影響幼兒;高度重視幼兒的安全,確保接送過程中的安全。
孩子是家庭的希望,祖國的未來,要實現教育的均衡發展,必須高度重視農村的學前教育。學前教育是基礎工程,關乎孩子的未來,影響孩子的一生,因此,政府部門、幼兒園、幼兒教師、家長責無旁貸,只有社會各界共同努力并持續發力,相互配合,形成合力,農村的學前教育才能又好又快地發展。
參考文獻:
[1] 王學琳.農村學前教育現狀及發展策略芻議[J].寧夏教育,2009(11):25-26.
[2] 趙亮.淺談農村學前教育的現狀及對策[J].亞太教育,2016(4):8.
[ 責任編輯 張亞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