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程宇航 沈克慧
默克爾憑什么贏得四連任
□ 程宇航 沈克慧

新華社柏林9月25日電:在9月24日舉行德國聯邦議院選舉中,德國總理默克爾領導的聯盟黨獲勝。這樣,默克爾便將進入她執政的第四個總理任期。在紛繁復雜的世界政壇上,這是很不容易的。那么,默克爾是憑什么贏得了選舉?她到底具有什么樣的魅力?
1.長在“紅旗”下的女學霸
我們知道,二戰結束以后,德國被分為兩半:資本主義的西德和社會主義的東德。1954年7月17日,默克爾出生在德國北部海港城市漢堡,那里屬于西德。其父是一位新教牧師,其母則是外語教師,教授英語和拉丁語。1954年,在默克爾出生才3個月的時候,他的父親為了一個職務,舉家從西德移居到東德小城坦布林。之后幾年,美蘇兩國劍拔弩張,冷戰越演越烈,“柏林墻”修建了起來,默克爾一家也就留在了東德。就這樣,默克爾“茁壯成長”在了東德的社會主義的紅旗下。
威嚴的父親自默克爾很小的時候起就向她灌輸了一種觀念:必須永遠比同齡人更出色。后來,這個信條便成了默克爾畢生的座右銘。果然,默克爾把自己培養成了一個好學生,成績優秀,是名副其實的學霸。在8年級時,她就參加了原本10年級學生才能參加的全國俄語競賽,并當選“俄語最佳女生”,獲得了到莫斯科游學的獎勵。13歲時,她參加過華沙條約組織國家的奧林匹克數學競賽。19歲時,默克爾進入擁有500多年歷史的世界名校萊比錫大學讀物理學,之后她又拿到量子化學博士學位。
2. 步入政壇節節高升
在1989年蘇東劇變的國際大環境下,11月9日,阻隔東西德人民來往的“柏林墻”轟然倒塌。這改變了默克爾人生走向。她積極投身于政治活動,參加了東德的“民主崛起”組織,而后又進入了東德時期的最后一屆政府,成為德?梅齊??偫淼母卑l言人。
1990年,默克爾所在的“民主崛起”與基民盟在東德地區的組織合并,她隨之成為基民盟黨員。1990年底,在兩德統一后的第一次大選中,默克爾成為聯邦議員。不久,又被赫爾穆特?科爾納入內閣,在德國政壇中嶄露頭角。得益于女性、高學歷的優勢,默克爾在科爾內閣中擔任婦女青年部部長,1994年又出任環境和核能安全部長??茽柺悄藸栒紊系摹安畼贰保?在科爾的關照下,默克爾很快地成長起來,在基民盟內平步青云。媒體甚至把默克爾稱為“科爾的小姑娘”。
1998年,聯盟黨在大選中失利后,默克爾被任命為該黨的總書記。2000年4月,在埃森黨代會上,默克爾當選為基民盟主席,終于登上了基民盟的權力頂峰。此后,默克爾歷練得越來越老練,牢牢抓住了黨主席的權柄。
2005年11月22日,她正式成為德國第一位女性聯邦總理。2009、2013年,默克爾兩次連任德國總理;現在(2017年9月)又贏得大選,即將開啟她的四連任總理任期。
3.開創數個第一 享譽世界政壇
作為一個女政治家,默克爾創下了多個記錄:
她是1000年前神圣羅馬帝國的狄奧凡諾皇后之后,第一位領導日耳曼的女性;
德國第一位女性聯邦總理;
兩德統一后首位出身前東德地區的聯邦總理;
德國二戰后最年輕的政府首腦;
如果做完這個任期,還將追平科爾,成為德國歷史上在任時間最長(16年)的總理。
在世界政壇,默克爾聲名卓著,譽滿天下:


2015年4月,默克爾在美國《時代》周刊“最具影響力人物” 排行第25,她是1986年以來《時代》選出的首名女性年度風云人物,也是史上第四位當選《時代》年度風云人物的女性。
2015年11月4日,默克爾名列《福布斯》全球最有權力人物排行榜第二位。
2015年12月,默克爾再次當選《時代》年度人物。
2016年6月,《福布斯》2016年度全球最具影響力100名女性,默克爾連續六年蟬聯榜首。
2016年9月22日,彭博全球50大最具影響力人物排行榜,默克爾排第6名。
經濟和安全問題,無疑是德國人最為關心的兩大問題。而這兩項,正是聯盟黨和默克爾的強項。
在經濟方面,與強調社會公正的主要對手社民黨不同,聯盟黨更關注“做大蛋糕”。德國經濟目前在西方主要國家中一枝獨秀,失業率創下統一后新低,經濟發展讓各階層普遍得利。
在安全方面,雖然德國也曾遭受了一些零星的恐怖襲擊,但與法國、英國等國相比還是安全得多。雖然一百多萬難民的涌入在短期內造成過社會動蕩,但難民危機高峰期已過,德國經受住了考驗。
默克爾高超的執政能力是聯盟黨獲勝的另一大原因。德國權威民調機構在選舉前幾天公布的一項民調結果顯示,默克爾在經濟、難民和社會治安方面的執政能力都以較大優勢領先其他黨派候選人。
在德國,人們親昵地稱默克爾為“媽媽默克爾”。默克爾的執政風格穩健扎實,聯盟黨是德國社會主流意識形態和價值觀的代表,因此選擇聯盟黨和默克爾符合德國主流社會追求穩定的心態。幾年前,默克爾取得勝利,BBC評論說,默克爾的競選策略很簡單,就是告訴選民:有媽媽在,有媽媽在。
默克爾的“媽媽”角色的確做得很不錯。她執政以來大舉改革勞工市場,德國失業率處于27年以來的最低點。而且,德國幾乎在金融風暴中毫發未損。和歐洲其他國家不堪的財務狀況不同,2016年德國財政盈余高達237億歐元,是1990年兩德統一以來的最高水平,德國正處于2008年全球金融危機以來的最好時期。
盡管業績隆隆,默克爾仍是個“大媽”,這從她的打扮上就可看出:數十年不變的蘑菇頭,扣鈕外套,長褲、平底鞋,只是根據不同季節和場合而有所變化。這越發凸顯她的謹慎、務實和理性。盡管有媒體諷刺她是“德國灰老鼠”,但她依然我行我素。
2007年8月,默克爾出訪中國。在南京,她選擇的是普通套房(價格僅為總統套房1/20),與隨行工作人員一起在大廳吃自助早餐。取餐時,一個麥片面包不小心掉在地上,她毫不為意地撿起來,放回到自己的盤中。真是個隨和、節儉的好“大媽”。
在歐盟和國際舞臺上,默克爾處理事情果敢明快。有媒體把默克爾與撒切爾夫人相提并論,稱之為“鐵娘子”。在以往的十幾年里,她實際上成了歐盟的領導人,稱她為“歐洲女王”一點也不過分。
2015年,歐洲面對希臘債務危機、烏克蘭局勢和敘利亞難民潮等三大危機,默克爾每次都挺身而出。2015年初,默克爾與俄羅斯總統普京站在一起,為緩解烏克蘭危機做出了努力和貢獻。緊接著希臘金融危機威脅到整個歐元區的穩定,默克爾以務實的精神處理了危機。面對席卷歐洲大陸的難民危機,默克爾寬容而大度的處理使她贏得了“歐洲的良心”的稱謂。
而對英國人的脫歐決定,默克爾也回應得很干脆:趕緊給錢,走人!因為她知道,挽留這類身在曹營心在漢的家伙只會使歐盟更加松散。
二戰戰敗,德國長期在歐洲抬不起頭來。后來經濟發達了,雖然和英法兩強可以平起平坐,但還是處于較為柔弱的地位。只是到了默克爾時期,特別是2008年全球金融危機之后,默克爾的領導力在歐洲得以凸顯,德國終于奠定了在歐洲的實際領導者地位。由此,德國人都十分認可默克爾的領導能力。
2015年春天,默克爾達到了10年執政聲譽的頂峰。戰勝經濟危機,穩住歐盟亂局,在這一份漂亮的成績單面前,沒有人會懷疑,默克爾將會帶領德國從勝利走向勝利,甚至有更多的人已經在展望她執政20年的可能性。然而,僅僅幾個月后,在默克爾于2015年9月宣布無上限接收敘利亞難民,她的支持率便一路大跌。雖然隨著危機緩解,默克爾的民望再度回升,但越來越多的政治家和媒體都開始在討論,默克爾是否能挺過下一次可能到來的危機。
在難民危機突顯的2015年,德國選擇黨的支持率曾一度高達15%,默克爾的移民政策在當時備受批評。雖然現在難民危機高峰已過,但余波并未消散。
在經濟上,一些中下層民眾反對拿自己繳納的高額稅費救濟難民,部分人擔心移民會成為他們找工作時的競爭對手。在文化上,移民與德國人在宗教和習俗上常常發生沖突,這成為一些傳統保守小城市的突出矛盾。
除了移民問題,社會不平等問題也值得重視。有數據顯示,德國貧富差距在擴大,財富分配不均現象比大多數西歐國家嚴重。

所有這些,都說明即將開啟四連任的默克爾面臨著嚴峻的挑戰。
程宇航,江西省社會科學院研究員;沈克慧,江西省社會科學院副研究員。
■責任編輯:于龍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