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婷婷
(遼寧城市建設職業技術學院 遼寧沈陽 110122)
健美操課堂教學中如何提高高職院校
學生心肺功能①
戴婷婷
(遼寧城市建設職業技術學院 遼寧沈陽 110122)
在吸入氧氣的過程中心肺功能具有重要的意義,而人體心臟泵血和肺部的能力水平對全身氣管以及肌肉活動會產生嚴重的影響。然而對于高職學生而言,如具備良好的心肺功能則可將自身的優良素質體現,進而可從容面對工作生活從容的面對。而怎樣在高職院校健美操課堂中提升學生心肺功能,為該研究討論的重點內容。
健美操課堂 高職院校 心肺功能
健美操是目前新型的一種體育項目,主要基礎內容為有氧運動,主要特征為健、力和美,與此同時與體操、舞蹈以及音樂等相關元素進行結合,用相關器械或者徒手練習,從而達到健身的目的,此外還具備娛樂以及競技等特征。高職學生的發展狀態為定型期,對健美操進行學習,能夠提升自身的身體素質,加強信心[1]。健美操課程通常將分解、操化練習以及步法相結合,強度適宜,且大部分教學內容為有氧運動,在進行鍛煉的過程中主要運動為有氧運動,可有效提升心肺功能。
漸進性原則。此原則是指教學依據學科自身的系統性以及學生的認識實行,使學生能對基礎知識以及技術能力水平進行充分了解[2]。在動作階段化形成的過程中,因為人體生理的約束、條件反射以及邏輯思維的支配性,需對動作要領進行充分掌握。
超負荷原則。此原則是在人體機能受到運動負荷刺激的基礎上所提出的。當機體進行較大負荷的過程中,具有較為強烈的機能反應,因此具有顯著的訓練效果。但是隨著機體對負荷訓練的適應,機能反應會降低,因此無顯著的訓練效果[3]。然而如果想要提升運動水平,需要增加運動負荷,從而引發新一輪的反應,使學生進行適應。按照周期循環,以超負荷為主要原則。然而超負荷則是逐漸將負荷增加,致使人體機體水平在不斷適應的過程中提升自身的能力。
目標性原則。按照自身的實際體能以及技能,對目標進行確定,通過數字將其量化。制定的目標應適中,可經自身的努力而實現,從而獲取良好的鍛煉效果。
重點性原則。在剛剛開始訓練的過程中,學生的體力較強,同時具有充沛的精力,因此需要在此時對較難的動作進行訓練,從而對較強的刺激和運動量進行承受。
針對性原則。在對學生進行健美操教學時,按照學生自身的實際特點以及季節等相關條件,對教學內容予以合理確定,并采用合適的手段對運動負荷予以安排,使其符合學生的發展需要。
提升理念。對健美操學習的目的進行確定,并遵循健康第一的學習原則,對健美操專業知識以及技術能力水平進行充分的了解以及熟知,與此同時培養學生自我鍛煉的習慣。教師經常規教學方法將健美操的知識傳授給學生,并對其進行培養以及啟發,使學生自主思考,并主動鍛煉健美操的相關內容,確保課內以及課外的運動量,從而對學生自身的心肺功能予以鍛煉。
多種途徑,共同作用。在對學生進行健美操教學的過程中,需要采用現代化手段,其中包含多媒體、網絡等相關方法,進而拓寬學生的視野。當結束課程之后,需要對學生進行鼓勵以及啟發,使其多參與校內的相關活動,例如社團以及運動隊活動等,提升學生自身的主觀能動性,加強組織能力和參與能力,對其活動范圍進行擴大,增加有氧運動的參與次數,提升其自身的心肺功能。
教師自身因素。教學自身的專業水準以及專業知識能力對學生的學習效果會產生一定的影響,如果教師具有較高的理論水平以及良好的技術能力,學生會對其進行模仿,實現言傳身教的目的[4]。
選擇合適的配樂。如選擇激情的音樂會使學生產生興奮感,而舒緩的音樂會使學生處于安靜狀態。課程內容的不同,配樂選擇同樣存在差異性,進而實現不同的學習效果。在剛剛上課時可以選擇舒緩的音樂,和健美操的基本步法進行配合后,可以調動學生的積極性,進而完成熱身準備[5]。在上課的過程中可以選擇歡快以及激進的音樂,致使學生處于興奮狀態中。當課程即將結束時可以選擇慢節奏音樂,降低學生自身的運動狀態。音樂能夠對學生學習的氣氛進行加強,對其自身的情操予以陶冶,而在對學生進行健美操教學的過程中,配樂選擇的好壞能夠對學生的學習興趣以及效果產生一定的影響,如果音樂效果較為顯著,會具備事半功倍的效果,進而確保學生自身的運動量以及運動頻率,從而進行有氧運動,致使心肺功能獲取相應的鍛煉。
教學方法適宜。教學方法的主體包含教師以及學生,在對學生進行健美操教學時,教師經合適的教學方法將相關知識傳授給學生,而學生經教學方法獲取知識。在進行教學的過程中,教師應按照實際情況、不同的學生以及不同的教學內容選擇適宜的教學方法,從而提升整體教學效果。例如分組討論、游戲教學等,只對學生采取一種教學方法會使學生對學習無興趣,因此不能順利地對課程
進行講解,無法確保課堂練習,降低了運動頻率,使心肺功能得不到良好的加強。
合理安排運動強度。健美操在進行授課的過程中,主要強度應為中等,并將動靜以及高低強度進行結合。通常情況下,學生最佳健身心率為每分鐘120~140次間,而每節課,學生此范圍的心率控制時間應為10 min以上,主要運動負荷為中等強度以及中等量,與此同時兼顧學生的課后恢復[6]。而訓練密度不應過大,對運動負荷進行合理的安排,并以學生為主體,重視學生的生理以及心理情況。
重視休息。教師應學生的休息,并予以合理安排,確保在下次練習的過程中具備充沛的精力,使其可以投入到學習中去,從而獲取良好的教學成果。通常情況,學生在完成一套動作后應休息2 min,當心率有所恢復時進行下一次訓練。
設計科學合理的課程內容。在對學生進行健美操教學時,對于熱身準備應具有不同的方法,在上課之初應通過表演的方式對學習成果予以展示,此展示時間為10 min,使得學生在進行熱身時,實現有氧運動的目的。與此同時還可實行緩步跑等,對學生自身的心肺功能予以增強。在課程結束時,可以在伴奏中,進修形體操,使學生進行身體的拉伸,調整自身的心態,而師生需要一同完成,當氣氛較為和諧時,學生的身心會趨于平緩,進而獲得良好的運動效果,可合理鍛煉學生的心肺功能。
學生在進入社會前的最后學習階段為高職階段,因此學校需要抓住時機,利用體育課自身的優勢,選擇具有特色教育的體育課程內容,進而對學生的身心綜合素質進行鍛煉,提升其心肺功能,對其思維智力進行開發,增強學生的自信,對使其可以面對未來所產生的困難以及挑戰。
[1]徐丹,李順,徐浩,等.有氧踏板操對身心健康的積極意義[J].運動,2014(23):155-156.
[2]劉文.高職院校健美操課堂運動導向法的應用[J].吉林省教育學院學報(上旬),2015,31(4):73-74.
[3]苗艷紅.快樂教學法在高職院校健美操教學中運用的對策研究[J].新課程·下旬,2015(12):52.
[4]董冰.高校健美操課堂采用“板塊熱身法”的可行性分析[J].文體用品與科技,2016(2):59,82.
[5]李華,李煥玉,羅艷,等.強化高校健美操課堂學生情緒勞動的可行性研究[J].湖北體育科技,2015(3):263-265.
[6]常會平.健美操課堂中引入莫斯頓互惠教學法的操作要點[J].當代體育科技,2016,6(16):27-28.
G8
A
2095-2813(2017)02(b)-0020-02
10.16655/j.cnki.2095-2813.2017.05.020
中國高等教育學會2016年度體育專題課題(課題編號:16TY017)階段研究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