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興梅
云南省大理州劍川縣馬登中學
如何在初中語文教學活動中開展人格教育
楊興梅
云南省大理州劍川縣馬登中學
隨著時代的不斷發展,教育觀念也不斷地與時俱進,積極革新傳統的教育理念,更好地適應時代和社會的教育需求。在新課程改革下,學生的人格教育越來越受到社會各界的關注和重視,因此在初中語文教學中也需要重視人格教育對學生綜合素質發展的重要教育意義。人格教育是學校對學生品德教育活動的重要部分,有利于促進學生發展健全的人格和優良的品質,本文將從幾方面淺談關于初中語文教學活動中開展人格教育的有效措施。
初中語文;教學活動;人格教育;綜合素質
在初中語文教學中,注重對學生的人格培養,符合當前學校教育的目標,它是學校德育的一部分,也是素質教育的有機組成部分。面對充滿激烈競爭和挑戰的社會,怎樣才能讓學生適應這個復雜多變的環境,一直都是我思索的問題,下面談談我個人在語文教學中開展人格教育的幾點做法。
自信是成功的基石,進步的起點,初中學生年紀小,心理還處于逐步成熟的階段,面對學習上的一些困難時有時信心不足,學習成績較差的學生往往存在自卑的心理,他們對學習缺乏信心,對前途感到渺茫,針對這一,我在語文教學中通過課文的人物形象,語言和作者故事等進行分析,樹立學生的自信心,從而培養學生的獨立人格。
在教學瑪麗?居里的《我的信念》一課時,我指導學生反復朗讀課文,讓學生領會作者在文章如何表達自己的的理想,興趣、愛好和情操,表現他作為一位科學家的性格特點和人格力量[1]。對開頭一句話“生活對于任何一個男女都非易事,我們必須有堅忍不拔的精神。最要緊的,還是我們自己有要信心。”的理解,我要求學生結合瑪麗?居里的科學故事,談談自己的體會,學生通過課前搜集有關材料,了解這一位諾貝諾化學獎獲得者的故事,在討論這位科學家面對困難,如何攻克難關時,談興未盡,大有感觸。學生最后歸結到這樣的結論,做任何事情都要有自信心,要相信我也能行,要以堅忍不拔的精神。在《愚公移山》一文教學中,我讓學生比較愚公和智叟這兩個人物對移山的不同態度,讓學生比較中體會,愚公之所以能移山,關鍵在于樹立“子子孫孫無窮匱也”、“而山不加增”的信心,這種堅定的信念使他成功地移山。讓學生橫向思維,認識今天我們要搬掉學習上的大山,摘掉差生這頂帽子,就必須有信心,要相信自己,相信天生我材必有用,才能把學習搞好。
在重視培養學生獨立人格的教學中,我允許學生對事物有自己獨特的認識,不要人云亦云,以發展學生的求異思維和辨析能力,從而使學生的獨立人格得以培養,在作文的寫作中,我一般不按條條框框規范學生,充許學生在要求的范圍內,讓思緒如天馬行空,暢所欲言,小小的習作也可讓學生得到張揚。
未來社會是競爭的社會。競爭是促進社會發展和文明進步的動力,競爭是殘酷的,遭受困難和挫折是在所難免的[2]。但目前學校的青少年,獨生子女的比例較多,他們大多數是在大人的呵護下長大的,意志薄弱。
在生活上,學習稍有不順心,就灰心喪氣,怨天尤其要,缺乏抗挫折的能力。這不利于他們參加21世紀的競爭。為此,在語文教學的過程中,我通過作品的背景和課文豐富的內涵,對學生進行抗挫折的教育。
在教學孟子的《生于憂患,死于安樂》一課時,我讓學生了解舜等六位古代偉人雖出身卑微貧賤,但經受了艱苦的磨練之后,卻成就了不平凡的事業,深刻體會成才的艱苦磨練之說,從而明確“生于憂患死于安樂”的道理。這一篇挫折教育的絕好教材,讓學生學而有得,認識到古人成材尚且如此,今天,在擁有良好的環境和優越的物質條件,更應該克服遇到的挫折和困難,立志成材。
當代中學生是在物質環境優越的環境中長大的,是家庭里的“小皇帝”,長期過著養尊處優的生活,他們常常以自我為中心,只顧自己,情感單純而意志脆弱,經受挫折的能力十分有限。所以,在語文教學中,我常常通過語文課文豐厚的資源,對學生進行情感教育。
在教朱自清的《背影》時,我要學生反復品讀父親在特定的環境下送別兒子,并艱難地翻越柵欄去買橘子的背影,并分析這里面包含父親對兒子的感情。討論明確了這是一種拳拳父愛。在上完這一課后,我要求學生聯系自己在家庭中的切身體會,寫一篇反映父親情的文章,學生普遍在文章都寫出父母如何關愛自己,的事例,流露出要以優異的成績報答父母養育之恩的感激之情。
除此之外,我還重視結合課文對學生進行愛國主義教育如《木蘭詩》、《十一月四日風雨大作》、《最后一課》、《誰是最可愛的人》等愛國主義教育好教材的教學,通過課文的詩句和感人的故事,培養學生愛國,愛家,愛周圍的人的真摯感情,明確人生的職責和道德觀,讓健康而理性的光輝映射情感的天空。
在語文教學中,對學生進行要格教育,要借助語文教材豐厚的知識資源。語文教師應充分借助一幅幅動人的語言的圖畫,增強教學的感染力和吸引力,激勵學和熏陶學生,從而達到對學生進行人格教育的目的。
[1]郝朝良.培養高中生古典詩詞鑒賞能力的教學研究[D].西北師范大學學報,2014.
[2]郭凱.基于先行組織者的高中文言文教學策略研究[D].西北師范大學學報,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