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剛
河北安平中學
高中信息技術教學體會
王剛
河北安平中學
信息技術教育的內涵由信息技術課程和信息技術與其他學科的整合兩大部分組成。信息技術教育是素質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要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促進人的發展。
課堂環境;信息技術;教學體會
信息技術教學的地位已經越來越重要。信息技術課列為中學必修課,通過開設信息技術教育,意在增強學生的信息意識,培養學習具有收集、傳輸、處理、應用現代信息的能力和具有應用多媒體計算機和網絡技術進行學習和工作的能力。這是“全面提高學生整體素質、培養適應新世紀人才和滿足我國社會主義建設與發展的需要”。
事實上,信息技術課最終教學目標是什么?是要求學生掌握純計算機理論知識嗎?不!應該是教會學生一種學習方法。信息技術始終是一種工具,對學生而言,是一種高效的學習工具。如果明確了這一點,信息技術課就不該是簡單教會學生幾個簡單的基本操作,而是讓學生在信息技術技術下掌握如何學習的方法;在學習中遇到技術困難,再去了解并掌握相應的技術操作。
高中信息技術課的主要教學場所是機房,機房中計算機等電子設備帶來的污染是影響機房環境的最關鍵因素,而減少這些電子設備的污染就成了最關鍵的問題。具體注意事項有:機房的規模以實際需求為準,不要放置過多的備用計算機;選擇計算機時盡量選擇輻射噪音較小、且對學生眼睛傷害略淺的液晶顯示器;規劃機房課桌布局時,盡量避免學生面對顯示器背面;不要將交換機放置在機房內,增大噪音污染。
良好的師生關系是建立在師生彼此尊重和平等對話的基礎上的。高中信息技術每周兩節課,一般兩節課是排在一起的,所以,每周師生只會見一次面。要改變這種生疏,建立良好的師生關系,可以從以下兩個方面進行嘗試。
一方面教師要做的是讓學生感受到你對他們的關注,可以從記住每位同學的名字開始。我以前走在校園里不會有學生主動和我打招呼,自己也不會主動和學生打招呼?,F在走在校園里,主動打招呼的學生多了,課余時間來找我尋求幫助的學生也多了。這樣的改變就是從記住每個學生的名字開始的。課堂上,當我第一次叫學生的名字提問而不是叫學號時,學生臉上的驚訝、歡喜深深地印在我腦中,原來自己的這一點點改變會讓學生改變很多。
另一方面,教師要尊重每個學生的發展需求。每個學生的個性不同,學習習慣不同,認知技能的水平不同,其發展需求也不同。課堂中有這樣幾種情況:有些學生對學習內容不敢興趣,總想做與學習無關的事情;有些學生很快就完成了學習任務,無所事事;有些同學總是不按老師布置的任務做,而是做他們喜歡的,自己認為有用的任務。當出現這些問題時,教師要做到尊重學生,要學會從學生的角度看待問題,思考產生這些問題的原因,做到了解不同學生的不同學習需求,反思自己的教學設計是否滿足了這些不同層次學生的學習需求,根據學情改善自己的教學。
在新課程改革的環境下,高中信息技術教材內容由重視操作轉向了重視培養學生的信息素養。這一改變,改變了信息技術教材的命運,使目前的教材偏重于講分析、解決問題的思路,教材中技術的痕跡越來越少。而信息技術是一門以技術為基礎的學科,離開技術的支持是肯定行不通的。如果只是按照教材一味的講授,那么學生對很多知識只能停留在了解的層面上,缺乏實踐的經驗,也談不上提升信息素養了。因此,如何合理安排教學內容是構建高中信息技術生態課堂的一個重要問題。
傳統的“教師演示―學生練習”的方法忽視了學生在課堂中的主體地位,教學過程應以學生為主體而展開,教師作為教學的引導者和監督者,把握教學的全過程。優化教學方法是突出學生主體地位的有效措施。信息技術課程是以技術為基礎的,實踐內容很多,任務驅動是常用的教學方法。
任務驅動,培養學生自主探究的學習能力。信息技術課程是以技術為基礎的,實踐內容很多,任務驅動是常用的教學方法。設計好的任務至關重要,直接關系到學生的參與熱情、教學的效果。一個好的任務主要有以下幾個特征:
(1)貼近學生生活,能夠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2)符合最適度原則。任務的容量、難度不能超越學生能承受的上下限,要處于最適度的狀態;
(3)任務要具體可評價性,要設計具體的評價量規。
分層教學,滿足不同層次學生的學習需求。高中學生信息技術水平參差不齊,學習習慣和學習能力也大不相同。在教學中要滿足所有學生的學習需求,讓所有學生都有所發展,就要采用分層教學的方法。信息技術課的分層教學的思想主要體現在:
(1)根據不同層次的學生,設計不同層次的任務。在設計基礎任務之外,要設計擴展任務滿足學有余力的學生的學習需求;
(2)讓學生選擇自己感興趣的實踐素材。我在教學實踐中,嘗試與研究性學習課程相結合。學生在確定研究性學習課題時,都是選擇自己感興趣的主題,這樣大大激發了學生的學習熱情。利用研究性課題作為學生的練習素材,不僅培養了學生利用信息技術手段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提高了把信息技術作為工具的意識,提升了信息素養,同時也為學生的研究性課程的學習提供了幫助。
信息技術學科是一門嶄新的學科,與其他學科相比顯得年輕和稚嫩,在實踐中不可避免地會面臨很多的問題,但也毋庸置疑信息技術在整個社會中的地位,以及所帶來的經濟、社會變化。同時,它也是一門快速成長的學科,如果用辯證唯物主義的觀點來看這個過程,用矛盾發展的觀點來審視信息技術教育所發生的一切,我們就會發現它是在前進的過程中不斷發展和完善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