繆幽竹,徐旭光,袁曉明
?
江蘇省中外藥企科研與技術創新能力對比分析
繆幽竹,徐旭光,袁曉明*
蘇州大學圖書館,江蘇 蘇州 215006
以江蘇省內具有代表性的中外制藥企業為樣本,評價制藥企業的科研能力。從位于江蘇省的全球25大生物制藥公司及全國制藥工業百強企業中選取13個樣本。檢索中國知識資源總庫(CNKI)、科學引文索引(Science Citation Index, SCI)和基本科學指標數據庫(Essential Science Indicators, ESI)的論文數據,及SooPAT搜索引擎中的專利數據,通過文獻分析法和Excel 2013軟件對13家公司近10年的論文及專利數據進行定性與定量相結合的分析。在論文產出方面,CNKI收錄范圍內,跨國制藥公司發表論文年均最高為19.9篇,國內制藥公司最高為21.8篇,發文量相當;而在SCI收錄范圍內,跨國制藥公司發表論文年均最高為1281.8篇,國內制藥公司最高僅為7.4篇,發文量差距顯著;國內制藥公司未能進入ESI數據庫。在專利產出方面,跨國公司的專利持有量與覆蓋面都遠超國內制藥公司。我國的制藥企業和跨國制藥企業在科研能力上還存在著很大的差距,要彌補這種差距需要企業加大研發的投入,加強與高校以及科研院所的合作。
制藥企業;競爭力;文獻計量學;江蘇省
2016年,我國醫藥市場銷售額已達1167億美元,成為全球第二大醫藥市場[1]。如此巨大的醫藥市場,在給了國內制藥企業很大發展空間的同時,也會帶來跨國制藥企業和國內制藥企業之間日趨激烈的競爭。因此,關于競爭力的研究特別是企業核心競爭力的研究越來越受到行業內外的重視。技術創新是提升企業核心競爭力的重要手段,企業的生存需要通過一系列技術創新活動來確立市場地位,贏得市場競爭。關于一般企業的競爭力指標已有大量的研究成果,大多是研究企業各種經濟指標[2-3]。而制藥企業由于其行業特殊性,在其競爭力中科研實力所占的比重相對其他制造行業更為重要。
制藥行業是技術密集型行業,必須具備較強的研發創新能力和核心技術優勢。在藥物研發上市及生產過程中,制藥企業主要的科技活動集中于基礎研究、靶標發現、藥物設計、臨床試驗及知識產權保護、技術轉化等過程中,因此制藥企業的基礎科研能力是其競爭力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4]。科研能力評價指標很多,主要有論文發表、專利申請、新藥持有量等。學術論文的發表體現了科研能力的積累,而專利體現了科研成果的產出。因此,本文采用文獻計量法,對江蘇省內具有代表性的中外制藥企業的科研論文及專利2個維度進行比較,對制藥企業的科研能力做出評價。
跨國制藥公司樣本從福布斯公布的2016年全球生物制藥公司25強[5]中選取在江蘇設有藥品生產基地的6家,分別為排名第2的Pfizer(輝瑞)、排名第3的NOVARTIS(諾華)、排名第7的Bayer AG(拜耳)、排名第8的GlaxoSmithKine(葛蘭素史克)、排名第14的AstraZeneca(阿斯利康)、排名第17的Eli Lilly & Co.(禮來)。國內制藥公司從2015-2016年度中國制藥工業百強[6]中選取,其中江蘇企業共有7家,分別為正大天晴藥業集團股份有限公司(正大天晴)、江蘇恒瑞醫藥股份有限公司(恒瑞醫藥)、江蘇豪森藥業集團有限公司(豪森藥業)、江蘇濟川控股集團有限公司(濟川制藥)、江蘇蘇中藥業集團股份有限公司(蘇中藥業)、金陵藥業股份有限公司(金陵藥業)、江蘇恩華藥業股份有限公司(恩華藥業)。
利用與國家工商行政管理總局對接的“企查查”工具確定以上企業的名稱信息,包括其下屬分支機構、全資及控股子公司的信息。將其中經營范圍覆蓋藥品制造的子公司納入到檢索范圍內。如正大天晴,檢索時包括了其下連云港潤眾制藥有限公司、連云港華凌醫藥科技有限公司、江蘇正大豐海制藥有限公司。
1.2.1 國內發文 始建于1999年6月,由清華大學、清華同方發起的中國知識資源總庫(CNKI)是國內較為權威的學術論文收錄平臺之一,因此采用該數據庫內收錄的文獻信息作為企業在國內發表學術論文的一個代表。
檢索CNKI期刊及會議論文子數據庫中,作者單位涉及13家樣本公司及其子公司的文獻。考慮到國內制藥企業的成立年限,將論文發表時間限定為2007-2016年。由于CNKI是個綜合類數據庫,而本文主要研究企業的科研實力,為避免經營管理類論文干擾,將結果限定在化學化工及醫藥衛生分類中,并將結果按照發文數量、發文時間排序。
1.2.2 國外發文 科學引文索引(Science Citation Index, SCI)數據庫是全世界最有影響力的論文數據庫之一,因此采用SCI論文數據作為國外發表論文的代表。
檢索SCI數據庫中,時間范圍2007-2016年,作者地址及機構擴展中涉及13家樣本公司及其子公司的文獻。SCI數據庫的數據來源以理工農醫類為主,且該數據庫的學科分類過于細化,因此未對結果進行學科精煉,而是將結果限定為Article,以此排除綜述類及評論等文獻,并將結果按照發文數量、發文時間排序。
1.2.3 論文影響力 論文數量僅能體現科研的產出能力,而論文的影響力卻能體現科研實力。基本科學指標數據庫(Essential Science Indicators, ESI)是基于SCI和SSCI所收錄的全球學術期刊數據而建立的計量工具,也是目前國際上最重要的科學影響力評價分析工具之一,其在科研評價中的應用較為廣泛[7]。
本文以ESI數據庫2017年3月公開的數據為基礎,查找該期數據中與醫藥相關的各學科進入全球前1%的機構中的所有制藥公司,并對其中藥學與毒理學學科進行了分析。檢索日期為2017年4月6日。
1.2.4 專利持有量 專利是世界上最大的技術信息源,包含了世界全部科技信息的90%~95%[8]。專利是一個制藥企業核心技術的體現,也是基礎科研能力的一個重要指標。
本文采用SooPAT專利搜索引擎,檢索13家制藥企業在世界范圍內申請的專利,以及其中的中國專利即國別代碼為CN的專利。由于專利公開有滯后性,因此采用公開日進行限定,檢索范圍2007-2016年。本次檢索日期為2017年6月23日。
本文通過檢索CNKI、SCI、ESI以及SooPAT專利搜索引擎,統計近十年江蘇省內具有代表性的中外制藥企業的總發文量以及分年度發文量,申請的國際專利數量、中國專利數量、中國專利占國際專利百分比。使用Excel 2013對以上數據進行分析排序,再結合文獻分析法,用定性與定量相結合的方法分析江蘇省中外藥企科研與技術創新能力。
2.1.1 國內發文量 通過CNKI平臺檢索13個公司的中文論文發表情況,結果如表1和表2所示。跨國制藥公司發表文獻最多的是輝瑞,共發表了199篇論文,平均每年19.9篇;國內制藥公司中,發文最多的是正大天晴,共發表了218篇,平均每年21.8篇;均與其在國內外藥企領域實力排名一致。這組數據中,國內制藥公司和跨國公司在中文論文的發表數量上差別并不明顯,甚至還略有勝出。表明在國內,藥企對中國本土市場的重視使得企業對科研的投入不亞于跨國藥企。

表1 2007-2016年中國知識資源總庫中6家跨國制藥公司論文發布數量(篇)

表2 2007-2016年中國知識資源總庫中7家國內制藥公司論文發布數量(篇)
2.1.2 國外發文量 在SCI數據庫中檢索13個公司的論文發表情況,結果如表3和表4所示。跨國制藥公司發表文獻最多的仍然是輝瑞,共發表12818篇論文,平均每年>1000篇,此外諾華與葛蘭素史克的年均論文總數均>1000篇。而國內制藥公司中,發文最多的恒瑞醫藥也僅有74篇,金陵藥業甚至1篇也沒有。從國內外公司在SCI的發文量可見,跨國公司和國內制藥公司文獻產量差距顯著。這表明國內企業高質量論文的發表有所欠缺。由于跨國制藥公司每年投入大量的資源用于科研,所獲得成果也是非常可觀,而國內制藥企業則對自主研發不夠重視,所以在國外高質量期刊上發表論文缺乏競爭力。
2.1.3 論文影響力 ESI數據庫收錄的均為國際上以科研能力著稱的機構,該庫的收錄與否是衡量企業科研能力的重要指標。通過在ESI藥理與毒理學學科中檢索可見,所選取跨國制藥公司均進入ESI數據庫,輝瑞排名第8,葛蘭素史克第15,阿斯利康第21,諾華第24,禮來第88,拜耳第186,表明這些制藥公司的基礎科研能力較強。遺憾的是,在這個分類中,沒有中國企業進入,甚至在其他的醫藥及化學相關分類中,也沒有中國制藥企業。而全球排名第二的輝瑞制藥,不只是在藥理毒理這個分類中位于第8的高位,在其他與醫藥相關的ESI排名中都能占有一席之地。
徽州古村落在青山秀水中獲得了自然的饋贈,滿目的自然風光是其主要特色。古村落,就像觀賞民居建筑,與青山秀水共同組成了村莊的園林環境。村景有多種園林景觀,徽州園林景觀優越,為優秀園林的涌現和材料的發展奠定了基礎。明清時期“嘉與善儒”,徽商將四海的痕跡結合起來,長客不返。宋代之前,徽州或農耕山,回族商人興起后,明代中葉商業利潤的回歸,使徽州一躍遷入“富江南”的富裕土地。“福江江南”“風情繁華”和“山水秀麗”成為徽州地理環境的主要內涵,在明清時期孕育出獨具特色的徽州古村落景觀,具有巨大的魅力。
從公開專利數量來看,跨國制藥企業持有的專利數量遠超國內制藥企業(見表5),近10年內,跨國公司專利公開量均數以千計,其中諾華公開專利數最高,為22675件;而國內藥企近10年內公開專利數僅幾十件至幾百件,其中恒瑞公司公開專利數最多,也僅為424件。

表3 2007-2016年SCI數據庫中6家跨國制藥公司論文發布數量(篇)

表4 2007-2016年SCI數據庫中7家國內制藥公司論文發布數量(篇)

表5 2007-2016年6家跨國制藥公司與7家國內制藥公司申請的國際專利數量及中國專利數量(件)
從各企業在中國的專利公開情況來看,幾家跨國公司的國內專利數量所占比例較低,這表明,大部分專利都是在國外授權獲得保護的,這些專利所覆蓋的領域越廣,留給中國制藥企業的國際化發展空間就越小;同時,國內制藥企業除恒瑞醫藥外,所公開的專利中,均是中國專利為主,這反映出國內的制藥公司主營業務基本局限在大陸市場,沒能走出國門。然而國內市場上,跨國公司的專利也是數量占絕對優勢的,像諾華這樣的公司,中國專利占比達到了12.3%,說明跨國公司非常重視在華業務。如果國內制藥企業不能加強創新意識,提高自主科研創新能力,將會在國際國內都面臨越來越難以逾越的技術壁壘。
通過上述的數據分析可以看出,在國外論文發表數量和專利公開數量上,我國的制藥企業和跨國制藥巨頭們存在著巨大的差距。這種懸殊差距產生的原因可能有以下三點。⑴我國制藥企業多以仿制藥和原料藥生產起家[9],雖然企業規模不斷擴大,但從論文發表數量上可以看出,這些企業的理論基礎較差,自主研發續航能力較弱,缺乏自己的核心技術。⑵國內制藥企業有相當部分以中藥制品為主要產品,比如金陵藥業,這部分企業的科研項目也大多圍繞中醫藥行業進行,導致其成果在國外的期刊雜志上發表較少。⑶企業對科研不重視,很多制藥企業每年的研發投入占銷售額百分比不到10%,如金陵藥業2015年年度報告顯示,其研發投入總額占銷售額百分比為1.27%[10],恒瑞醫藥2016年年度報告也顯示,其研發投入總額占銷售額百分比為10.68%[11],而跨國公司的研發投入可達到銷售額的20%,平均在15%以上[12]。
在全面參與全球化競爭的今天,制藥企業若要獲得長遠發展,就需要有自己的新藥,自己的核心技術,才能實現對國外制藥企業技術壁壘的突破。而開發新藥是個需要大量積累的過程,這就需要企業加大研發的投入。讓筆者頗感欣慰的是,在檢索過程中,看到很多藥企與國內的多家高校及科研院所有所合作,我們確信這應該是一個協同創新的開始。
[1] 中國投資咨詢網.中國是全球第二大醫藥市場 去年銷售額達1167億美元[EB/OL].(2017-05-22)[2017-05-26].http://www.ocn.com.cn/shangye/201705/wscjj22170439.shtml.
[2] 聶凱.關于企業核心競爭力的思考[J].理論視野,2016(12):31-34.
[3] 李君.中國制藥企業競爭力研究[D].上海:華東師范大學,2016.
[4] 馬凌飛.大型制藥企業科技競爭力指標體系研究[D].北京:北京協和醫學院,2011.
[5] Forbes Media LLC. World's 25 Biggest Drugs & Biotech Companies in 2016[EB/OL].[2017-05-26].https://www.forbes.com/ pictures/5747547c4bbe6f636185af2f/worlds-25-biggest-drugs--/ #7bdd01552d40.
[6] 醫藥經濟報.2015-2016年度中國制藥工業百強隆重發布[EB/OL].(2016-11-29)[2017-04-26].http://www.menet.com.cn/info/201611/201611291358505850_133103.shtml.
[7] 李茂茂,史麗文,陳仕吉,等.基于ESI的國內外機構農業科學學科評價研究[J].圖書情報工作,2011(S2):280-283,309.
[8] 黃魯成,吳菲菲.第三屆中國技術未來分析論壇論文集:新興技術與產業創新研究[M].北京:中國財政經濟出版社,2012.
[9] 阿有梅.跨國制藥公司與中國醫藥上市公司競爭力比較與分析[D].鄭州:鄭州大學,2010.
[10] 金陵藥業.金陵藥業股份有限公司2015年年度報告[R/OL].[2017-09-10].http://quotes.money.163.com/f10/ggmx_000919_2279516. html.
[11] 恒瑞醫藥.江蘇恒瑞醫藥股份有限公司2016年年度報告[R/OL].(2017-03-09)[2017-09-10].http://quotes.money.163.com/ f10/ggmx_600276_3103342.html.
[12] 沙吉娜.跨國制藥企業在華發展戰略[D].上海:東華大學,2014.
Comparative Study on Scientific Research and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 Ability of Chinese and Foreign Pharmaceutical Enterprises in Jiangsu Province
MIAO You-zhu, XU Xu-guang, YUAN Xiao-ming*
(Library of Soochow University, Suzhou Jiangsu 215006, China)
To evaluate the scientific research ability of the pharmaceutical enterprise by selecting samples of typical transnational and Chinese enterprises in Jiangsu Province.13 samples from world's 25 biggest drugs and biotech companies and the top 100 pharmaceutical enterprises in Jiangsu Province were selected. Papers in CNKI, SCI, and ESI were searched, and patent data in SooPAT were also searched. Document analysis and Excel 2017 were used to qualitatively and quantitatively analyze the papers and patent data of the 13 enterprises in recent 10 years.In terms of CNKI paper publication, transnational pharmaceutical companies published an annual average of 19.9 papers, meanwhile the domestic companies published up to 21.8, with equal publication number; and in terms of SCI, transnational pharmaceutical companies published an annual average of 1281.8 papers, while the domestic pharmaceutical companies published up to 7.4, with significant difference. And all of the domestic pharmaceutical companies failed to enter the ESI database. Patent holdings and coverage of transnational companies were far more than domestic pharmaceutical companies.There is a big gap of scientific research ability between Chinese pharmaceutical companies and transnational pharmaceutical companies. It requires Chinese enterprises to increase R & D innovation capabilities and strengthen cooperation with universities and research institutes.
pharmaceutical enterprises; competitiveness; bibliometrics; Jiangsu Province
10.3969/j.issn.2095-5707.2017.06.005
G255.51
A
2095-5707(2017)06-0023-05
(2017-07-01)
(2017-08-04;編輯:魏民)
繆幽竹,徐旭光,袁曉明.江蘇省中外藥企科研與技術創新能力對比分析[J].中國中醫藥圖書情報雜志,2017,41(6): 23-27.
蘇州市圖書館學會課題(16-B-20)
繆幽竹,館員,研究方向為信息咨詢、檢索教學、科技查新。E-mail: miaoyz@lib.suda.edu.cn
*通訊作者:袁曉明,館員,研究方向為數據分析。E-mail: yuanxm@lib.suda.edu.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