節日借勢,商家必爭的情人節

節日借勢活動是各類商家運用較多的,因為它符合人們的日常生活習慣,而且節日是假期的可能性比較高,人們的注意力都不在工作上,更能夠讓品牌有最佳的營銷效果。常見的節日營銷節點包括元旦、春節、清明、端午、中秋和國慶等,但是隨著互聯網的發展,新的一批節日營銷節點也逐漸站穩腳跟,比如光棍節、七夕節、520日等。
眾多品牌都會在各個節日推出相關的活動或海報,將該節日與自己的產品相結合,達到品牌宣傳的目的。
情人節這一天,人們會贈送禮物給情人或心儀的人,用以表達愛意或友好。作為各國年輕人最喜愛的節日,情人節也是各公司和品牌爭奪的黃金營銷時機。
根據fundivo網站上羅列的一組數據,每兩個美國人中就有一個計劃慶祝情人節。2016年,估算美國人一共在情人節花費190.7億美元,平均每人花費147美元。而主要的花費分別是珠寶(45億美元)、約會(44億美元)、鮮花(19.8億美元)、服裝(20億美元)、糖果(17.6億美元)、禮品卡(16.8億美元)以及賀卡(11.4億美元)。對于商家而言,特別是珠寶商、鮮花零售商、餐廳以及酒店,情人節是一年中增長業績的最佳時機之一。
19世紀,valentine指一種特別的商品——裝幀精美的情人節卡片,使用蕾絲紙制作,或用石版彩印。人們可以購買這些卡片,在上面寫下表達情感的字句,然后寄送給他人。在此時,還出現了一種可以折疊成錢包式樣或者可以剪切的“愛情卡片”。這些愛情卡片是手工制作的。
19世紀末20世紀初,在一位精明而勤奮的商人喬伊斯·霍爾的努力下,節日卡片的巨頭Hallmark誕生了。Hallmark卡片占據了卡片印刷出版業的半壁江山。這些卡片種類繁多,它們被批量生產出來,其上有應時應景的圖片并配以合適的文字。情人節的問候進一步被標準化和商業化。表達感情與祝福的方式,不再是創作,而是選擇——從商店櫥窗上多種多樣的卡片中選擇。
與此同時,圍繞著情人節的消費市場,更多的消費品被創造出來,從包裝精美的糖果巧克力禮盒,到取悅愛人的珠寶首飾。節日的包裝成為節日的主題。種類繁多的情人節禮品贏得了中產階級的青睞。消費逐漸成為了中產階級表達情感的主要方式。
讓我們看看身邊耳熟能詳的商家如何利用情人節為自己造勢。
情人節前夕,繼與微信推出了全新社交禮品體驗“用星說”后, 星巴克再次推出兩杯情人節的專屬飲料(2017年2月10日到2月14日間)——“滿滿小幸運”和“暖暖男友栗”。
星巴克在制作飲料的時候,會幫顧客在杯子上貼上特殊的“告白貼紙”,例如“我的小幸運”或者“男友力MAX”,以及更直接的“我喜歡你”,還有“在一起”。用杯套悄悄遮住這些告白。這兩杯貼了告白貼紙的星巴克紙杯,不僅可以作為愛情的見證保存起來,同時還可以作為情人節的自拍道具。在拍照軟件SNOW上,還可以找到星巴克專屬的情人節拍照貼紙效果,飲料喝完后就可以拿著“小幸運”或者“男友栗”的紙杯與愛人來個自拍。

為了迎接情人節,微軟在節日前夕宣布為其即時通訊產品Skype新增了一些有趣的新功能。該公司與Rogue Octopus合作推出了全新的情人節主題Mojis。用戶可以在跟其他Skype 用戶聊天時使用全新Mojis,通過信息形式發送這些視頻短片。
每個Moji通過兩個角色來展現不同的愛情階段,并伴隨著一個來自Rogue Octopus天才藝術家的“軌跡”。用戶可以通過點擊紅色愛心找到它們。另外,微軟還推出了一些全新的情人節主題表情符號,例如拿著心形氣球的仙人掌。當然,還有虛擬情人節信息。這些將允許用戶錄制一段視頻短信,用戶可以增加飛舞的愛心特效。
希臘巧克力品牌Lacta為了讓廣告吃貨們度過一個別具一格的情人節,在他們包裝上的QR碼做起了“情書傳遞”。只要你有一部智能手機,掃描一下包裝上的二維碼,即可輸入你想說的話,系統會記錄下來。當你把這塊巧克力送給你心愛的人時,他(她)只要掃一下二維碼,就能看見你要對他(她)所說的話。
在情人節這天,跨國郵件公司PostNL推出了“唇印郵票”的活動。凡是當天寄出的信件卡片,只要寄件人在原本應該貼郵票的地方用印上自己的唇印,那么就可以享受當天的免郵特惠。這是一次浪漫而成功的品牌營銷活動,簡單的一個小小創意,卻著實讓人感到暖心與浪漫。
(何瑒編輯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