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李七元
論攝影藝術在群眾文化中的開展途徑
□ 李七元

群眾文化作為一種文化現象,在其發展的過程中,可以通過多種傳播手段進行文化傳播。其中,攝影藝術是一種非常重要的傳播手段,包括記錄、傳播、認知、審美及推動功能等,良好的開展攝影藝術,能夠使廣大群眾更加深入地了解文化,促進文化發展。所以,基于廣大人民群眾的生活習慣,大力推廣攝影藝術,有利于促進群眾文化發展。
以往攝影藝術有一個非常顯著的特點:傳統的攝影藝術形式下,傳統藝術的攝影大多是資深的藝術家,但隨著攝影裝置及攝影設備的增多,越來越多的人喜愛攝影,在攝影中傾注自己的情感或天馬行空的拍攝。此種情況下,攝影逐漸成為大部分群眾所共有的一種文化特征。
通過攝影記錄的照片,可以包含中國歷史文化、民族服飾、居民建筑、宗教文化等,如此照片被賦予了時代的意義。在攝影設備應用越來越普遍的情況下,攝影逐漸出現在人們的日常生活、學習、工作中,運用攝影記錄情感、美好瞬間、個人變化等,讓美好或有價值的瞬間鐫刻、停留,長此以往,人們的審美能力、欣賞美的能力就能提高,漸漸地攝影藝術將得到普及。當然,攝影藝術的普及,主要是源于人們對美好事物、對真實生活、對情感抒發的體會,愿意將其定格在照片上,讓人們有親臨其境的感受,增加回憶的空間,滿足人們的精神需要。所以,基于人們精神生活的追求,攝影藝術在廣大群眾中越來越普及。
1.攝影來源于生活。
對于廣大的人民群眾來說,攝影是他們將事物直接表現出來的手段,攝影在普通人心中并不是一種技巧,而是生活情感的表達,每一張照片背后都有一個不為人知的秘密,同時,展現在人們眼前的是一種文化的審美藝術。所以,對于大眾來說要想拍攝出良好的攝影作品,除了照片背后的故事,還應升華語言表達能力與攝影文化,并且豐富自身的情感,這樣才可以在攝影時捕捉到更多細節。藝術并不是只有自己能懂,要想使自己的攝影作品變得更加具有藝術性,我建議廣大業余的群眾攝影愛好者可以多多留心周圍的變化,并且可以和有相同愛好的人一起發現周圍的素材,在業余時間互相切磋,互相交流,逐漸提高自身的攝影文化素養。藝術是和生活分不開的,對于人民群眾來說,他們或許在技術方面缺少一定的專業技能,但是他們的生活感悟卻很真實,真正的藝術家在民間,他們低調卻讓自己的作品很有表現力、感染力。不管你是攝影業余愛好者還是專業的攝影師,生活才是最好的素材。
2.根據題材的特殊性,掌握攝影的技巧與形式。
首先,要安排出科學的攝影任務。對于攝影來說,先熟悉攝影題材的內容,對周圍環境做好充分的踩點工作,再從畫面出發,畫面的基本要求就是要保證構圖的合理性,從實際上來說,就要對攝影對象進行適當的設計,事先根據題材設計好最佳的表現形式,以此來突出主題與內涵。學會利用拍攝環境的自然條件與原理,適當增強作品的藝術感與自然感,以此來突出作品的主題。
其次,要保證角度上的合理性。一般來說,在拍攝中還要掌握好角度,從內容上來進行全面的分析,以此來確定作品的角度,同時還要根據現場攝影對象的距離以及重點,這樣才能突出攝影的主題與內涵,同時也可以保證攝影效果的最佳。
3.運用好攝影藝術的表現形式。
在日常生活中想要保留好美好的瞬間,往往都是依靠照片來實現的,因此,為了確保攝影藝術可以更好地進入到人們的日常生活中,做好文化的傳播工作,就要創建出相應的交流平臺,吸引更多的人參與到交流中去,同時也要運用好攝影藝術的表現形式,這樣才能提高作品的美感。
在日常生活中,人們開始習慣用手機來進行拍照,在新時代的影響下,拍照也已經逐漸演變成為一種時尚,不論是在旅游的過程中還是在朋友的聚會上,人們也開始喜歡利用拍照來記錄那美好的瞬間。所以可以說攝影藝術已經深入影響著人們的日常生活。隨著大眾傳媒的不斷發展,攝影也開始發生了變化,因此,作為群眾文化工作者我們有必要將攝影藝術在群眾中順利開展。

(作者單位:西安市長安區文化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