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英杰+溫洪亮+何世杰+羅昭娜
摘 要 文章分別從個人、家庭、社會、高校等層面進行探析與思考,并提出高校應當結合思想政治渠道,加大感恩文化宣傳力度、打造感恩教育平臺,多種手段增強高校貧困生的感恩意識,并付諸實踐。
關鍵詞 貧困生 感恩意識 道德教育
中圖分類號:G461 文獻標識碼:A
從某種程度上講,貧困生相對處于被施恩的地位,如果一個人受人之恩卻不懂感恩,則無論從人性、情義和心理角度來說都是有不足的,對于其個人成長和社會發展都極為不利。因此,感恩教育是高校貧困生思想品德教育必須補上的重要一課。
1加強高校貧困生感恩意識教育的意義
1.1感恩教育有助于貧困生擁有健康心態
培育感恩的健康心態有利于大學生保持心理平衡,以積極樂觀的心態面對生活挫折,開放包容的態度接納社會和他人,有利于他們健全人格的形成。
1.2感恩教育利于構建和諧社會
高校感恩意識的思想教育可以培育學生的感恩意識,進一步固定化為理念,成為成長中的奠基石,讓貧困生擁有一顆感恩的心,懂得知恩圖報,感謝曾經幫助過自己的人,同時去幫助、關心他人,用自己的愛心去擁抱社會,盡自己所能去奉獻施與。
1.3感恩教育有利于弘揚中華傳統民主美德
部分貧困生對知恩圖報等傳統美德缺乏足夠的認識,把他人的幫助和關懷當做理所當然的事情,這完全背離了中華民族傳統美德的要求,缺乏感恩意識的人不在少數。因此,高校需加強感恩教育,強化貧困生的感恩意識,讓他們學會知恩圖報,弘揚中華民族傳統美德。
2分析高校貧困生感恩意識缺乏的原因
2.1學生個人感恩意識缺乏
作為高校的弱勢群體,貧困生在學習、生活、個人發展等方面稍處于劣勢,他們的心理情緒可能會不穩定,容易將某件事情的失敗歸因于外界客觀條件,甚至抱怨命運的不公,不能客觀公正的審視自己,尋找正確的解決辦法。部分貧困生在受助后,一方面與生活環境的人有一種隔閡,認為別人的幫助只是出于同情憐憫,對自己受助感到自卑。受內心自尊的作祟,他們不想讓別人知道自己是貧困生,認為這樣是低人一等,自然在內心上難以懂得知恩圖報。另一方面,因社會貧富差距越來越大,部分貧困生無形中形成仇富心理,很難產生報恩之心。一些貧困大學生容易把自己家庭的貧困歸結于社會資源的分配不公,認為社會虧欠他們的。所以,他們會認為社會和他人給予他們的幫助和關心是理所當然,感激是不必要的。
2.2家庭教育不足
在人的成長過程中,家庭教育扮演著重要的角色,家庭教育的缺乏和錯誤在一定程度上引起貧困生感恩意識缺乏。一方面,一些貧困家庭的父母為了生計忙于奔波,沒有顧及到孩子的思想道德教育,覺得孩子取的好成績,上了好大學,找份好工作,其他的都不重要,從而忽視對子女的思想品德教育。再者,貧困家庭的父母認為雖然家庭經濟不好,但還是愿意請其所能滿足孩子的需求,而父母卻很少教育子女知恩圖報,慢慢地小孩便形成“等、靠、要”的不良習慣。另一方面,父母本身不能以積極樂觀的心態去面對生活的遭遇,經常在自己孩子的面前抱怨各種社會的不公,將原因歸結社會和他人。
2.3高校感恩教育的忽視
在大學生的人生價值觀形成中,一些高校教育者并沒有給予學生有效的指引,致使一些貧困生的價值觀走下滑坡。部分高校在德育教育過程中,回避現實的客觀存在而采取物質與精神二分式教育,過于注重教育的功利性,而忽視育人功能。在長期缺乏有效的基本禮儀教育和培養的環境中,出現受惠不思報恩的現象,也是不知要報或不知如何報的后果。同時,多數高校資助政策規定的權利與義務并沒有有機地相結合起來,對學生考核和權衡也往往流于形式。
2.4社會因素的影響
當今社會充滿各種不良的影響,加上媒體的夸張報導,導致為社會奉獻的人越來越得不到相應的尊重,給剛接觸社會不久的學生帶來不少負面的影響,出現一系列人生理想動搖,價值取向偏差,感恩意識缺乏等問題。
3實施感恩教育以促貧困生的健康成長
3.1給予高校貧困生心理關懷
高校應當關注貧困生心理健康狀況,因為他們受各種因素影響,心理上容易產生自卑、狹隘、封閉等不良心理。相對而言,貧困生是生活中的弱者,他們不僅需要物質上的資助,更需要精神上的支持和心理關懷。
3.2加強學生感恩意識并內化為品質
高校老師可以借助思想品德理論課教學平臺,在教學大綱中增加感恩意識的內容,在課堂中除教授理論知識外,還要有實踐教學環節。讓學生懂的要用感恩之心去體會人與自然、人與社會、人與人之間的和諧相處。
3.3將感恩教育融于生活實踐
感恩是一種心態,一種品質,感恩教育更是言傳身教的育德活動,實施感恩教育可以陶冶學生的情感道德。大學生的感恩教育需以實踐活動為中心,注重學生的親身體驗和自我感受,凸顯學生在活動中的主體性效應。
3.4弘揚繼承古今中外的感恩文化
高校要善于整理出古今中外的感恩文化的精髓并加以宣傳和學習,通過多種途徑和方式將感恩意識灌輸到學生的美好心靈根苗中,從而樹立貧困生的感恩意識和責任意識。
通訊作者:劉辰,男,1988年5月,助教,研究方向:教育學哲學。
參考文獻
[1] 陽劍蘭.高校貧困生感恩意識缺失與教育[J].理論觀察,2009(04):123-124
[2] 袁小平.高校受助學生感恩教育的現狀與思考—基于N大學的調查分析[J].中國商界,2010(12).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