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璐
摘 要:當代大學生大部分都能遵循社會主義基本道德原則,能清楚地區分是非善惡,但仍有一小部分大學生由于受現代經濟飛速發展、價值選擇多元化等因素的影響,產生了“拜金主義”“享樂主義”等錯誤觀念。本文主要對現代大學生榮譽觀現狀進行了分析,并有針對性地提出了補救措施,以幫助當代大學生樹立正確的榮譽觀。
關鍵詞:大學生;榮譽觀;社會風氣;思想教育
榮譽觀是人生觀的重要組成部分,樹立正確的榮譽觀對于當代大學生來講十分必要,因為大學生是祖國的棟梁、未來的希望,正確的榮譽觀有助于幫助正在處于迷茫期的大學生樹立正確的人生目標,增加學習動力,有助于他們將來回報社會和國家。
一、榮譽觀及其相關概念
“榮譽”這兩個字大家并不陌生,生活中也經常能聽到,它是人們努力的目標和方向。那么,究竟榮譽是什么?所謂榮譽,通俗地講就是個人通過自身的正確行為而獲得他人的認可和贊同后,從而產生的一種光榮感和自豪感。可見,榮譽對一個人來講十分重要。人們都是追求榮譽的,當人們通過自身的努力獲得他人的認可、贊同甚至是贊美褒獎時,也就是他人對自己辛勤的付出得到認可的時候。
二、當代大學生榮譽觀的現狀
以美術學院的學生為例,美術學院大多數學生都能認同并遵守基本的道德準則,有愛心、明事理、有辨別是非的能力。比如,學校門口偶爾會有殘疾人通過吹簫、拉二胡等才藝展示來乞討,美院學生路過時會給他們一些零錢,雖然不多,但展現了當代大學生的愛心和扶弱濟困的中華傳統美德。再如,美院青年志愿者協會的志愿者們,每個月都會開展各種志愿服務,去幫助那些需要幫助的人們,這都說明當代大學生正確的榮譽觀。但受經濟飛速發展、價值選擇多元化等因素的影響,也有一部分大學生出現了所謂的“拜金主義”“享樂主義”等不正確的觀念,他們推崇及時行樂,提倡超前消費,甚至有攀比心理,追求名牌和時尚;還有一些大學生道德品質低下,不分好壞,在與他人的交往中貪圖小便宜,好逸惡勞,好吃懶做,沒有當代大學生應當具有的蓬勃朝氣和正能量。
三、當代大學生榮譽觀的成因
中國經濟正處于飛速發展的階段,與各國經濟上都有或多或少的往來,經濟發展,文化交融碰撞,由此產生的各種問題都會對當今社會尤其是當代大學生產生一定的沖擊和消極影響。具體有以下幾方面。
(一)社會文化的庸俗化傾向對大學生價值觀的錯誤引導
大學生作為社會群體來講,有著不同于其他團體的顯著特征。他們是一個年輕的團體,思想活躍、有創造性、善于接收新文化,這些是其優點也是其不足之處。他們能快速接收時代潮流并跟隨這股潮流,盡管有時這些潮流是常人無法理解的,如今年非常流行的漁網襪、破洞過多的牛仔褲等著裝打扮,但大學生覺得流行的就是好的文化,由此出現了跟風、跟熱潮等一系列不好的社會現象。
(二)社會環境中不良風氣對大學生理性認識的削弱
社會風氣是一個社會文明程度的標志之一,什么樣的社會環境培養出什么樣的人。例如,現在經濟飛速發展,一些先富起來的人,他們很好地把握住了賺錢的時機,撈得了第一桶金,有經濟實力進行高消費。他們穿名牌、戴名牌、用名牌,把名牌的熱度推得更高,從而引發一股熱潮。而年輕大學生中的一些人,雖然他們并沒有經濟能力,卻還是追星追求時髦,用父母掙來的血汗錢追求高消費。這些人穿昂貴的明星同款,用最新款的蘋果手機,而電子產品更新換代非常快,沒有一定的經濟能力是難以跟上這股潮流的,這就助長了校園貸等超前消費的發展和壯大,由此產生的大學生借貸悲劇也是數不勝數。每個人都有虛榮心,來顯示自己與他人的不同,想得到過高的評價,這種心理是可以理解的,但是這種虛榮心是會影響到大學生對問題的正確價值觀。盲目追求虛榮,會導致學生做出一些壞事,嚴重的話,很可能走向犯罪的道路。那什么是虛榮呢?筆者理解就是盲目追求名譽,不用自身的才華、修養獲得好的評價。虛榮具有極大的誘惑力,可引誘那些定力不強之人走向深淵,也可以使一些人不知榮辱,為了達到目的運用各種手段追求名利掛上榮譽的惡名。
(三)榮譽觀教育缺乏力度
社會主義榮譽觀是社會主義道德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對大學生進行榮譽觀教育也應該遵循社會主義道德建設的規律和特點,適應青年人的認知和成長的困惑,堅持將理論教育與實踐相結合,不斷創新教育手段,提高教學質量。而當前大部分學校的教育普遍存在著重視理論教育、輕視實踐活動,重視表面功夫、輕視內在質量等問題。甚至有些學校只重文化課教育,極少開設德育等課程,這都體現了部分高校在學生德育工作上沒有做到位,學生自然也難以樹立正確的道德觀念和正確的榮譽觀。
四、當代大學生榮譽觀的教育與培養
(一)強化思想教育,引導大學生樹立正確的榮譽觀
在高校思想教育中,要引導大學生樹立正確的榮譽觀,首先要幫助學生提高自身的認知水平,形成明辨是非、辨別善惡美丑的能力,這是思想教育的切入點。學校是進行系統道德教育的重要陣地,除了平時在課堂上講授理論知識外,還要采取各種不同的方式和途徑來培養大學生的榮譽觀。院系可以通過班會、講座等開放性的平臺或者通過微信、微博、QQ等網或媒體與學生分享有助于大學生樹立正確榮譽觀的典型事例和德育知識。而要使這一工作取得實效,需要學校的各個部門負責人及時交流,各部門互相配合,不斷創新,密切關注大學生的思想變化,從而有針對性地采取切實有效的方式。此外,在大學里,平時與學生接觸比較多的班主任、輔導員等教師的觀念和行為都會對學生產生潛移默化的影響,尤其是美術教育類專業的學生,他們會格外關注教師的授課過程和方法,并以此作為表率。所以,教師更要積極提高師德,提高教育者的自身素質,為學生樹立良好的榜樣。
(二)聯系實際,切實加強大學生榮譽觀教育
以社會實踐為契機,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學校不但應該加強理論上的教育,還要將其轉化為實踐,如在暑假期間美術學院剛剛結束的四支暑期社會實踐隊伍:春田花花社會實踐隊、黨員志愿隊、城市美妝師社會實踐隊和寫生實踐隊,都積極地引導大學生走出校門、走向社會,使學生在社會實踐中體驗生活、了解社會,在實踐活動中通過付出從而體會到榮譽感,這對他們的未來走向有很大的幫助。我們還要以先進人物為示范,特別是學生身邊熟知的人,用大家了解的人物事跡教育學生、感化學生。因為大學生的情感活動熱情而豐富,先進的人物事跡也有助于鼓舞大學生的士氣,幫助他們樹立正確的榮譽觀。以社會實踐的方式進行大學生榮譽教育,主要以社會考察、參觀調研、暑期“三下鄉”活動、青年志愿者服務、黨員義務服務活動,參加勤工儉學、公益勞動,評比文明宿舍、先進班集體等多種方式。通過社會實踐活動提高大學生的思想覺悟,幫助大學生養成好的品德習慣,從而達到好的教育效果。
(三)知曉榮辱,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為行為準則
知曉榮辱,可以使我們明辨是非,如何才能知曉榮辱呢?最好的行為準則就是“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富強、民主、文明、和諧、自由、平等、公正、法治、愛國、敬業、誠信、友善,短短24個字卻道出了很多做人的準則。不應否認,在生活中不免有不乏道德品質喪失的人、言而無信的人、貪圖小便宜的人,這些人有時甚至會傷害到他人,但這也是極少數,所以不能因為他們就影響了自身正確的榮譽觀念和道德標準。
榮譽觀念的界限雖然較模糊但有一定的變化過程,它通常是通過一些小事,如今天一個人占了一點小便宜,自己不但獲利且無任何損失,漸漸地他做任何事都會以貪圖小便宜為最終目的,從而喪失了一個人最基本的道德。這就要求人們一定要在小事上堅持正確的道德標準,正所謂:“不以善小而不為,不以惡小而為之。”只要堅持從我做起、從小事做起、從現在做起,就能真正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轉化為自覺行動。
五、結語
加強對當代大學生的榮譽觀的教育,有利于幫助大學生提高明辨是非的能力,有助于大學生提高自身認知,樹立正確的人生目標。對于大學生自身發展和社會來講,加強當代大學生的榮譽觀教育具有重大而深遠的意義。高校是培養社會主義接班人的搖籃,更要重視道德教育,堅持文化教育與道德發展并重,將當代大學生培養成為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優秀社會主義接班人。
參考文獻:
[1]陳錦函.論如何培養和樹立大學生正確的榮辱觀[J].文山師范高等專科學校,2012.
[2]孫慧明.如何培養大學生正確的榮辱觀[J].鄭州經濟管理干部學院,2015.
[3]中共中央宣傳部輿情信息局.樹立社會主義榮辱觀[J].學習讀本,2007.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