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彥偉
摘 要:本文通過分析彝區“9+3”學生自我管理能力現狀和培養目標,肯定職業生涯規劃是中職生自我管理能力的體現,職業生涯規劃與自我管理能力是相互作用相互影響的。規劃職業生涯有助于提高彝區“9+3”學生的自我認知、自我肯定、自主學習、綜合擇業的能力,即自我管理能。
關鍵詞:彝區“9+3”學生;職業生涯規劃;自我管理能力
一、前言
從2014年秋季起,比照四川省藏區“9+3”免費教育政策,四川省開始實行大小涼山彝區免費職業教育,覆蓋涼山彝族自治州10個縣(戶口在該州鹽源、普格、越西、甘洛、喜德、美姑、金陽、布拖、昭覺、雷波等縣)和樂山市3縣區(馬邊、峨邊、金口河)的應、往屆初高中畢業生及高中肄業生到內地(三州和樂山市三個彝區以外稱為內地)免費接受職業教育。條件為遵紀守法,品行良好;具備初中畢業文化;應屆初高中畢業生不受年齡限制,往屆初中畢業生不超過18周歲,往屆高中畢業生及高中肄業生不超過20周歲。自實施彝區“9+3”免費職業教育計劃以來,涼山州已先后輸送“9+3”學生一萬多人到30多所內地中職學校就讀。除實施免費政策外,政府要求相關部門提前介入、提前謀劃,制定大小涼山彝區“9+3”學生就業促進指導意見并組織實施。通過暢通就業渠道、強化技能培訓、鼓勵自主創業、提升就業服務等措施,促進彝區“9+3”學生實現就業,并予2017年首次在大小涼山彝區開展“9+3”應屆畢業生單獨招生工作。這些舉措對于鞏固義務教育成果,提高彝區人口素質,阻斷貧困代際傳遞有著極其重要的作用。
二、彝區“9+3”學生自我管理能力現狀和培養目標
目前,內地30多所中職學校招收了彝區“9+3”學生,受年齡層次、經濟條件、地理環境、民族風俗習慣、家庭環境等因素的影響,這些學生不僅缺知識,自我管理意識、組織紀律、儀容儀表、公共道德、生活習慣也相對較差;敏感、自尊心強,有的學生吃軟不吃硬,有的學生吃硬不吃軟;男生嗜酒、抽煙、學習目標不明確,自我管理能力差,給學校管理帶來了不小的挑戰。這些學生由于受招生政策的影響,就業意識模糊,等、靠、要的思想較嚴重,沒有職業目標,更談不上職業理想與職業生涯規劃。
對彝區“9+3”學生,教師和學校要深刻認識造成他們自我管理能力差的深層原因,利用學生純真、率直、質樸的本性,創新管理方法和手段,認真負責地用心雕塑,提高學生自主性、能動性、自律性,使他們具有自主管理、自我教育、自由發展的意識和能力,把學生培養成滿足現代社會需要的有用之才。
三、職業生涯規劃是彝區“9+3”學生自我管理能力的體現
在對彝區“9+3”學生開展職業生涯規劃與就業指導的過程中,要使學生充分認識到“9+3”政策對于他們人生發展的重大意義。把握機遇,認識自我、從實際出發確立職業目標,科學規劃職業生涯,制定執行措施,根據情況變化適時調整實施能力。這些能力是中職生自我管理能力培養的重點內容。
首先,自我認知能力,即認識自我的能力??陀^全面認識自我是職業生涯規劃的第一步,彝區“9+3”學生首先要從學習專業、家庭環境、自身性格、興趣、能力、行為習慣、職業價值取向等方面進行自我分析,以便從實際出發規劃未來的職業發展目標。
其次,職業認知能力,即使學生認識到我想干什么,我能干什么,我適合干什么,我決定干什么。彝區“9+3”學生通過學習《職業生涯規劃與就業指導》,通過收集信息,進行專業實踐和實習,了解產業、行業、專業和職業的關聯,明確所學專業對應的行業和職業群、行業發展趨勢、家鄉及周邊地區行業發展優勢、未來職業及行業發展前景,明確所學專業應具備的職業資格條件,從而樹立正確的就業觀、創業觀、創業觀和成功觀,努力學習專業知識技能,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不斷提高職業素質,實現職業目標。
最后,生涯設計能力,即在職業理想和目標明確的前提下,分幾個階段、按照哪些步驟,采取哪些措施實現職業目標。通過分析自己的性格特征、職業興趣、學習狀況、行為習慣、能力特長、職業價值取向,了解自己所要從事的職業,從而樹立自信心,為實現職業目標制定具體措施。這需要學生具有創新思維和勇于實踐的精神。
四、職業生涯規劃是彝區“9+3”學生自我管理能力培養的有效方式
職業生涯規劃能力是彝區“9+3”學生自我管理能力培養的重點內容,職業生涯規劃教育也是培養彝區“9+3”學生自我管理能力的有效途徑。職業生涯規劃具有較強的實踐性,在職業規劃的制定和實施過程中,學生的自我認識、自律意識、自主管理、自我教育、自由發展的意識和能力都會得以加強和提高。
(一)職業生涯規劃有助于提高彝區“9+3”學生的自我認知能力
職業生涯規劃要求學生對自我進行全面客觀深入的分析與定位,從而認識自己、了解自己。在職業生涯規劃中,中職生對自我的認識,不再局限于對自身的性格、興趣、能力、特長等條件的反思,更重要的是“給自己找一面鏡子”,通過與往屆學生、內地學生的比較,通過參加校內外的比賽,進行“他知”“自我認知”。自我認識的參照對象范圍、廣度、高度進一步擴大,認識能力也不斷提高。
(二)職業生涯規劃有助于提高彝區“9+3”學生自我肯定的能力
職業生涯規劃首先要求學生有明確的職業目標和科學的職業理想。職業生涯規劃教育能幫助彝區“9+3”學生克服由于貧困落后、成績差造成的自卑心理,特別是單獨的對口單招政策和政府對彝區“9+3”學生就業的高度重視,可使學生樹立起自信心,對未來充滿憧憬,愿意留在外地發展。不少學生通過樹立理想并進行客觀的人生定位,加上學校、任課教師和班主任的科學引領,彝區“9+3”學生提升了學生自我激勵的能力。
(三)職業生涯規劃有助于提高彝區“9+3”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
彝區“9+3”學生文化底子薄、學習目標不明確、厭學抵觸情緒比較普遍。有些學生是沖著“9+3”免費政策,抱著不來白不來的心理來讀書的。彝區“9+3”學生有就業和升學兩個發展方向,就業方向的學生主要是要掌握專業知識、技能和職業道德,更多要求的是學生的動手實踐能力。學生自主選擇專業,學習專業知識就是學一技之長,為以后求職或創業打基礎。政府要高度重視彝區“9+3”學生的就業,想方設法促進就業。這要求相關部門制定傾斜制度和政策,通過暢通就業渠道、強化技能培訓、鼓勵自主創業、提升就業服務等措施,促進和保障彝區“9+3”學生實現就業。對于是否升學,學生可自己選擇,往往學習基礎、習慣較好的學生會選擇升學。升學考試不同于中招考試,其中基礎科目的比例下降,專業科目占相當大的比例。國家對“9+3”學生實行單獨招生考試,錄取比例為80%,也可以進入高校學習深造。被錄取的家庭貧困的學生按照國家政策可以申請助學貸款,保障完成大學學業。在這樣的利好形勢和動力驅動下,彝區“9+3”學生會確定職業生涯發展目標,學習的勁頭也會更足,鉆研的興趣更濃。特別是升學的傾斜政策會極大地激發學生的學習潛能,磨礪學生的自學能力,培養學習自覺性,在潛移默化中提高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
(四)職業生涯規劃有助于提高彝區“9+3”學生的綜合擇業能力
職業生涯規劃教育的目的是提高學生的職業素質,培養適應現代社會需要的復合型人才。在學校的日常管理中,通過全程德育和全員德育,針對彝區“9+3”學生的成長與生存環境,強化學生“三禁兩不十不準”習慣養成等教育、深入開展以愛國主義、民族團結、遵紀守法、文明行為、感恩勵志教育為主要內容的“五項教育”,促進學生思想道德品質的提高;在技能實踐教學上,現代學徒制已在很多學校得到推廣,挖掘利用《大國工匠》《輝煌中國》中豐富的教學材料,使學生認識到技能對安身立命的重要性,可使學生在日常學習、頂崗實習期間端正學習態度,自我管控,積極參加職業資格考證,為走上工作崗位和社會認真準備。
職業生涯規劃能力是彝區“9+3”學生自我管理能力的體現,也是學生自我管理能力培養的重點內容,它們之間密切聯系,相互促進。職業生涯規劃有助于提高彝區“9+3”學生的自我管理能力,彝區“9+3”學生自我管理能力的提高有助于職業規劃的實現。通過對彝區“9+3”學生進行職業生涯規劃教育與引導,讓學生從實際出發,明確職業理想定位,可使其認識到實現職業生涯規劃對個人和家庭的重大意義。在學習和實訓期間,強化監督管理,強化自我督促,自我調整,提高學生的自我管理能力和職業競爭力,能促進彝區“9+3”學生的就業和升學。
參考文獻:
[1]張健.中職院校學生現狀及如何做好班主任工作田[J].活力,2011,(1).
[2]蒙矜.淺談當前中職生的特點及做好中職班主任工作的方法[J].教師教育,2015,(3).
[3]杜信耀.淺議中職生職業規劃與自我管理能力的培[J].內蒙古教育,2014,(09).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