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晨
摘 要:軍民融合是科技成果轉化和產業轉化的落腳點。換句話說,也是國防和軍事現代化發展的趨勢。創新是引領發展的第一生產力,軍民融合可持續發展戰略從根本意義上也已經升華為國家戰略。國防工業也在很大程度上對國家軍事力量和軍事優勢奠定了科技力量和工業基礎,促進了我國經濟的不斷推進和發展。因此,國防工業走軍民融合自主創新的路線,不僅有利于擴大自主創新的基礎點,適應當今的社會需求,還可以增強自主創新發展的后來動力,提高創新效益,實現共享協同互動效應。
關鍵詞:國防工業;自主創新;問題探討
1 國防工業軍民融合自主創新的成因
促進軍民融合自主創新,尤其是軍民融合深度發展和國防工業自主創新已經成為黨中央和國家一項重要的戰略方針。國防工業是保障國家安全需求的特殊性產業,對于整個國家占有重要的位置,在追求武器和裝備領先的同時,也隨著軍用和民用科技的日趨融合,建立“軍民結合,寓軍于民”的創新取向。只有把國防工業自主創新有機融合到國家科技創新體制當中去,才能促進軍民融合自主創新的新發展。無論是那種創新,自主參與者都圍繞著高等院校、科研院所、企業等進行展開,并基于政府和有關部門的推動下進行構建。不同部分擔負著不同的任務,各行其責,有機結合,相互制約,相互協調,相互促進。國防工業是一種知識密集型、科技密集型產業,同時也是一個較為復雜的工程,涉及到很多領域和環節,收到不同因素的影響,進行大突破。國防工業的創新還包含了,創新資源和創新組織、創新關系和創新過程上的體系建設。能夠有效發揮社會相關創新主體的作用,能夠有效發揮社會相關創新資源的作用,能夠有效發揮相關創新服務平臺的作用,可能有效發揮相關創新制度保障作用。
從增強自主創新發展后勁角度分析,軍工核心技術和關鍵技術是有錢也買不到的,同時,自主創新離不開資金、人才、技術、制度的保障,想要實現自主創新的創新跨越式發展,應當從社會的角度分析,不斷增強科技投資的力度,從而獲取發展的后勁;從全社會角度分析,不斷加大人才培養的機制,從中獲取發展的后勁;從深化機制和體制的角度進行獲取改革發展后勁,注入強大的動力。
隨著全球化不斷的發展,國防科技技術和武器裝備快速發展,不僅使得周期變短,變動變化更大,高尖技術更加的精準,不斷增強國防工業自主創新的效率和經濟效益。這樣保護可以有效的縮短國防工業的自主創新周期,加快自主創新發展步伐,還可以有效的節約自主創新經費的配置。
2 國防工業軍民融合自主創新實現的機理
2.1 科技擴散集成效應
俗話說,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創新的概念是包括新知識,新理念,新概念,新技術,新方法,新工藝,新產品的創新機制。在不同的部門之間進行擴散、轉移和流動,打破創新資源和創新成果的軍民界限,并進行優化配置,提升更好的國防工業自主創新能力。國防工業原始創新雖然表現了獨有的創新發現和發明,但是都需要依靠先進的技術基礎和人才機制做支撐,同樣也依賴于社會科技資源和科技成果的推動、擴散。國防科技自主開發及其武器裝備的自主研發,都涉及到了最先進,最前沿,多種領域的復雜創新活動,企業單位可以充分利用這個特點進行鼓勵、支持民用科技是部門的積極創新和研發并推廣。帶動國防工業關鍵領域和環節的技術性突破,提升國防工業技術的創新能力。
2.2 優勢疊加倍增效應
將國防工業形成的國防科技及其武器裝備的比較優勢,和民用科研是領域進行有效的集合,實現軍工創新資源和民用創新資源的優勢疊加、互補、配置。一方面國防工業特色平臺的建立,體現了較強的優勢。另一方面,長期軍工國防科技武器裝備自主開發過程,需要特殊的組織和方法,在國防科技上也有著明顯的增強優勢。在人才培養方面,國家和省級都有著實驗室、工程中心。企業技術中心、博士后科研工作站、高線技術創業服務中心、國家技術轉移示范基地一些科技創新和服務平臺。并互相揚長避短,優勢疊加行程能強強互動的創新倍增效應。
2.3 共同協同互動效應
隨著網絡時代的來臨,科技成果的共享也可以產生共享協同互動效應,加快了國防工業自主創新能力的發展道路。另外通過國防工業軍民融合自主創新的模式,進行不同部門,不同場所,不同領域的技術開發。圍繞軍民中海達項目進行開展有效競爭和分工協作,建設跨越軍民界限區域和新型聯盟關系。
3 國防工業軍民融合自主創新制度保證
3.1 軍民融合式戰略規劃
國防工業軍民融合自主創新是一項長期的復雜工程,涉及到多方利益和極大系統的問題。因此,加快構建軍民融合式戰略規劃體系,是不同部門之間,不同汗液之間,不同領域之間的整體性規劃。并緊鑼密鼓發展“十二五計劃”和“十三五計劃”的發展工作,建設“溢出效應”,促進和帶動國家和地方經濟、社會發展的道路。并積極推進各種戰略規劃進行銜接和相互配套。
3.2 軍民融合式體制建設
體制創新是國家重要的保障,機制創新國家進步的動力,國防工業軍民融合自主創新制度是政治勇氣和智慧的深入和推進。建立和完善軍民融合發展需要領導進行協調機制,更好的實現全國范圍內的推進,軍民融合發展的上下聯動和橫向統籌,各方協調的政治經濟格局。注重軍民融合式體制和整體性推動。
3.3 軍民融合式政策建設
實為了更好的推進國防軍民融合的持久力度,更好推動國防工業新常態科學規范化的健康發展,就需要完善國防工業軍民融合自主創新新政策的扶持,把科研成果進行二次轉化,降低投資風險;健全國防工業軍民融合自主創新法律保障體系,同步“立、改、廢”進行相互聯系,相互補充,相互協調。不僅加快了相關制度的實施,也對其進行梳理和調整、修正實現健全的法律、法規。
4 總結
隨著社會的進步,國防工業軍民融合水平是有廣度、層次,深度的,并且需要多方進行衡量和反應。隨著“十二五”計劃和“十三五”計劃的推出,從國家到科學院到學校,都應當進行促進軍民融合自主創新,走向一條新型的發展道路,奠定社會自主創新的基礎,增強自主創新的發展效益,并根據相關的法律法規進行優化和改進,促進自主創新的有機融合,加快和提升國防工業自主創新能力的必經之路,實現真正意義上的國防工業軍民融合自主創新。
參考文獻
[1]胡紅安,劉麗娟.我國軍民融合產業創新協同度實證分析——以航空航天制造產業為例[J].科技進步與對策.2015(03)
[2]趙黎明,孫健慧,張海波.軍民融合技術協同創新行為分析[J].科技進步與對策.2015(13)
[3]杜人淮.國防工業全要素軍民融合深度發展及其實現機制[J].南京政治學院學報.2015(04)
[4]徐輝,許嵩.軍民融合深度發展的科技協同創新體系研究[J].科技進步與對策.2015(18)
[5]賀琨,曾立,陳延敏.基于溢出效應的國民經濟動員軍民融合發展研究[J].科技進步與對策.2015(20)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