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逸飛+蘇凌煒+王真逸+吳如一+馬申秋+龔慧青+劉穎+周媛+鄭璐
摘 要:把“休閑”二字拆解開,“休”在《康熙字典》和《辭海》中被解釋為“吉慶、歡樂”之意;“閑”則通常解釋為無事,;也有安靜、清凈之意;與正事無關的;更有空虛的意思。
立足當代,美國賓夕法尼亞州立大學教授杰弗瑞·戈比對“休閑”下的定義是:“休閑是從文化環(huán)境和物質環(huán)境的外在壓力下解脫出來的一種相對自由的生活,它能使個體以自己所喜愛的、本能地感到有價值的方式,在內心之愛的驅使下行動,并為信仰提供基礎。”這個定義把上面的可以得出“休閑”的特征基本包括三點:滿足人們內心的喜愛以及勞動與休憩、表達了壓力與自由的辯證關系、使人能夠獲得一些精神上的慰藉。
關鍵詞:大學生、休閑場所、建筑設計
注:南京工程學院建筑工程學院科技立項編號:TB201709040
課題名稱:當代大學生休閑場所創(chuàng)新設計
1 大學生休閑場所的特殊性
1.1 面向群體
首先我們明確一點,大學生休閑場所的主要面向群體即為以90后為主的大學生群體,是社會中比較特殊的消費群體。群體消費能力、休閑目的、娛樂需求等都導致大學生休閑場所建設時的特殊偏向性。
1.2 時間分配
大學生擁有充足的閑暇時間,在周一至周五的正常上課期間,平均每天5.6個小時左右,生理需要時間為9.5小時,閑暇時間為8.9小時,經(jīng)過調查,其中大多自修時間在2小時到4小時之間,文體和消遣外出為1小時到3小時。在雙休日,閑暇時間則更多。
相關數(shù)據(jù)顯示,在學習方面,男生學習時間略少于女生。在雙休日男生用于體育時間比較多,相對的女生用于兼職時間也比較多。
1.3 群體消費能力
休閑場所面向以90后為主的大學生群體,是社會中比較特殊的消費群體。他們缺少穩(wěn)定經(jīng)濟來源,消費能力很大程度上依賴于父母,在選擇時,大多會偏好相對平價的休閑方式。
分配資金較多的學生會認為休閑的意義是打發(fā)無聊時間,比例比其他學生高出36.1和48.9個百分點,經(jīng)濟狀況一般的學生在深入了解專業(yè)學習,拓展視野,發(fā)展興趣愛好和豐富社會經(jīng)理四個方面會比較多。
2 國內大學生休閑場所發(fā)展中出現(xiàn)的問題
2.1 數(shù)量太少
如果在南京的地圖上搜索大學生休閑場所,只有幾個結果。
如圖2-1所示,通過這么一個粗略的條件,在整個南京只能搜到10個地點。相比于國外,我國的大學生休閑場所意義并不明確,大多數(shù)學生休閑場所與體育館,商場等掛鉤,校內也很少有完善的體系。
2.2 形式單調
大部分的大學生休閑場所,都像一座辦公建筑,沒有體現(xiàn)出大學生的意氣風發(fā)與大學的特色文化。莊重有余,靈氣不足。大學生休閑場所,在功能是來看,是一座公共建筑,并且集休閑與交流為一體。如果像辦公建筑一樣各人一間獨立的辦公室,顯得十分生硬并且難以體現(xiàn)出一個整體的校園文化概念。 并且,大部分的大學生活動中心徒有其建筑,使用性沒有達到最大化。好多學校的活動場所都變成了被遺棄的“孩子”,變得寂寥殘破。
調研了南京江寧大學城的大學生活動中心,大多以商鋪和大學生創(chuàng)業(yè)辦公室為主,而休閑活動場所的內容也很是單一,例如書店、健身俱樂部、綜合娛樂場所、網(wǎng)吧等等。這些商業(yè)付費性的休閑場所并不能適用于所有的大學生。就目前大學生休閑場所而言,我們所欠缺的是公共性福利場所的建設,例如主題公園、公共書報亭等。
2.3 休閑活動場所基礎設施建設未有投入,未有發(fā)展
休閑場所和設施從本質講都是一種行為環(huán)境,是由人們的休閑活動和所處環(huán)境的實體要素和空間要素組成的一個整體。這兩者與休閑活動是密不可分的,休閑活動無處不在,休閑場所與設施就無處不在。休閑活動場所設施根據(jù)休閑活動的不同類型也有劃分。比如體育健身類休閑活動場所的基礎設施是健身器材等,文化娛樂類、旅游度假類和餐飲購物類休閑活動場所是座椅燈具等。然而現(xiàn)階段在國內,對于休閑活動場所的基礎設施建設未有投入,未有發(fā)展。
圖2-2是墨爾本莫納什大學藝術博物館的乒乓球臺,簡單的混凝土結構以一種略帶神秘色彩的形式呈現(xiàn)在世人面前。
而在國內還沒有對于體育健身類休閑活動場所內的設施作出如上的創(chuàng)新的先例。大多只是采用已有的健身設施,甚至克扣一些必要設施。
2.4 缺少更新維護,設備條件單一
隨便走進一個校園,最突出的建筑首先應該是圖書館,其次就是大學生活動中心。圖書館的作用不言而喻,可是現(xiàn)在大家都忽視了大學生活動中心的建設。以南京工程學院學校的大學生活動中心為例,學校的大活1層是商鋪。2層是多媒體活動室和辦公室。3層是辦公室和咖啡廳。簡單來說,除了晚會和大學生創(chuàng)業(yè),這個大活對其他大學生來說并沒有什么作用。
3 改進措施與策略建議
3.1 從國內外優(yōu)秀模式推想
中國傳媒大學南廣學院大學生活動中心為例,如圖3-1,雖然在部分功能分區(qū)上有待商榷,但是整個建筑無疑有特色并且傳承了校園的文化,羅馬斗獸場的外形既是南廣的藝術性的發(fā)揚,又是大學生昂揚姿態(tài)的體現(xiàn),并且整體配色與校園其他建筑相互呼應,是一個校園建筑的亮點。
根據(jù)德國、法國、美國、日本、荷蘭等國的農業(yè)經(jīng)驗,我們可以把休閑觀光農業(yè)引進校園,以農業(yè)公園的形式,開放在大學校園內,不但可以豐富學生們的課余生活,也可以增加同學對生態(tài)環(huán)境,農業(yè)生產的認識,宣揚了中華的傳統(tǒng)美德。農產品也可以形成一個校園產業(yè)鏈,同時給自主創(chuàng)業(yè)的學生提供一些機會。也可以提供一些種植體驗項目,以及收獲采摘體驗項目,同時也能到吸引附近居民來參與這樣的休閑活動。在美國德克薩斯大學大學生活動中心的案例中,我們可以看到在建筑頂樓,它有一個相對封閉的休息空間,如圖3-2。古人云“體靜心閑”“寧靜致遠”,一定程度的安靜凝想能有助于我們獲得更多的感悟。我們可以學習并借鑒這樣的設計跟想法。既能有效利用閑置空間,又能給我們的日常休閑空間增加一絲不同。
3.2 改進措施——以南京工程學院為例
對于現(xiàn)在的大學生活動中心,簡單來說,在現(xiàn)有的大活上,可以進行適當改造。少點辦公室,多設置些活動室。哪怕只是一個空房間,也可以作為現(xiàn)在大學生的休閑活動場所。現(xiàn)在大學生娛樂休閑方式很多,比如桌游,棋牌,或者是對抗性比賽。而露天場地雖然方便,但是也有諸多限制, 比如天氣,時間,安全性。而一個室內場所就可以解決以上所有問題。
另外,合理利用南京工程學院的地理位置跟天然條件,我們可以在天印湖畔建設一個候鳥觀望臺,正好完美得將候鳥自然保護區(qū)納入到大學生的課余休閑活動中來,同學們可以在觀鳥臺上欣賞候鳥歸來,也可用新鮮的畫筆來記錄自然的變遷,與如今的快節(jié)奏生活不同,在這里我們可以放慢腳步,感受自然地變遷,放松身心,忘卻煩惱,這也不失為大學生活中的一個絕佳的休閑方式。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