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小兵
摘 要 基于對英語委婉語的語言構成和語言功能的分析,并通過實例,探討了英語委婉語的翻譯技巧和方法。
關鍵詞 委婉語 語言構成 語言功能
中圖分類號:H319 文獻標識碼:A
0引言
委婉語就是委婉表達法(euphemism)。理斯Leech(1983)說委婉語與貶義詞相反是很有見地的論斷。委婉語被認為是語言界一個自然部分。
1英語委婉語的構成類型:詞匯手段、語法手段和修辭手段
1.1詞匯手段
詞匯手段是利用英語詞匯的特點,通過轉換詞形來避免那些容易讓人產生尷尬或不快聯想的詞出現。詞匯手段的方法常見的有:詞義替代和采用模糊表達等。
例如:pipe engineer(代替plumber)水管工人,social disease(社會疾病)代替venereal disease(性病)。
1.2語法手段
語法手段是利用語法在話語中的修飾功能來避免語氣強硬或直白生硬的表述以達到委婉的目的。
(1)把含有禁忌意義的語言與所指事物在時間與心理上拉開距離,達到委婉的效果。
例如:Would you like me to go with you? 你可不可以要我與你一起去?
(2)被動語態的使用往往能達到較好的委婉目的。
例如:No newspapers are permitted to be taken out of the reading-room.(任何報紙不允許帶出閱覽室。)給人一種客觀公正的印象,與主動語態。
1.3修辭手段
許多委婉語都是借用修辭手段構成的,常見有比喻法和迂回陳述等。例如:用 pay Saint Peter a visit(見圣彼得);have gone home(回老家)來比喻die(死)。又例如用He can do better with help.(如果幫他一下他會干得好些。)來迂回地表達He is stupid.(他笨。)
2英語委婉語的翻譯
委婉語的語言功能是把委婉語所承載的文化內涵忠實地傳達給讀者,針對其翻譯應注重以下三點:
2.1順應委婉語的時代感
委婉語應具有鮮明的時代感。如:我們不能將“我們很快樂。”譯成“We are very gay.”否則就會被理解成是同性戀。
2.2凸顯民族的個性文化
每個民族都擁有屬于自己的委婉語,增加注釋可以彌補和銜接英漢文化差異。如:《紅樓夢》中王熙鳳對賈母說:“……舉眼看看,誰不是兒女? 難道將來只有寶兄弟頂你老人家上五臺山不成?”
譯文“…is Pao yu the only one wholl carry you as an immortal on his head to Mount Wutai,…”—楊憲益
譯文中楊憲益先生把五臺山直譯成Mount Wutai,并對Mount Wutai加了腳注,準確傳遞了中國的文化和原文意思。
2.3符合原文的語境
語境對語義有制約作用,話語依賴語境而存在。在翻譯委婉語時,要充分考慮語境所提供的信息,忠實傳達原文意思和作者情感。
如: On the 14th of March,at a quarter to three in the afternoon,the greatest living thinker ceased to think. He had been left alone for scarcely two minutes,and when we came back we found him in his armchair,peacefully gone to sleep------but forever.
3月14日下午兩點三刻,當代最偉大的思想家停止思想了。讓他一個人留在房間總共不過兩分鐘。等我們再進去的時候,便發現他在安樂椅上安靜地睡著了------但已經是永遠地睡著了。ceased to think和gone to sleep --- but forever是死的委婉語。作者把它直譯成“停止思想”和“永遠睡著了”, 忠實地傳達了原文的委婉語義及作者對馬克思的尊敬。
3結束語
委婉語是語言使用過程中的一種修辭格,更是一種文化現象。所謂兩種語言的翻譯其實只不過是改變了一種文化的表達形式,就是要用另一種語言形式來準確生動地表達某種特定的文化。然而,要準確理解和翻譯此類委婉語,必須結合特定的文化及語境。惟其如此,我們才能更有效地開展跨文化交際活動。
參考文獻
[1] Newmark,P.More Paragraphs on Translation[M].Great Britain:The Cromwell Press,1998.
[2] 黃任.英語修辭與寫作[M].上海: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2001.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