郝元武+何麗+王魏智
摘 要 幸福是什么?每個人的答案都有不同。對于長慶礦區而言,幸福就是讓職工家屬生活得更舒心、更順心,得到看得見、摸得著的實惠。
關鍵詞 民生 養老 幼托 幸福
中圖分類號:C913 文獻標識碼:A
1放心工程:夯實民生之基
細心的人會發現,近幾年是長慶油田民生工程投入最多、推進力度最大、品質提升最快的時期,和諧示范礦區建設整體水平邁上了新臺階。交通順暢、整潔靚麗、充滿現代氣息的住宅社區里,高品質的住宅樓拔地而起!
為了建設精品工程,無論是整體布局、建筑風格,還是裝飾與外墻色彩等方面,都成為當地建筑的亮點。在各個小區的戶型設計與選擇中,油田礦區建設部充分吸收油田內外經典戶型的精華,注重對客廳、衛生間、廚房、門窗等關鍵部位的審查。在環境營造上,注重人、住宅、自然三者之間的和諧,充分挖掘地域文化、傳統文化、長慶文化的內涵精神,并通過建筑、綠化、景觀、小品的有機融合點綴,在給住戶創造舒適、高雅、綠色居住環境。
這正是長慶油田在實現5000萬噸進入穩產階段后,對“萬事民為先”這一理念的具體展現。
2安心工程:增加民生之智
據不完全統計,長慶油田常年留守在后方各個生活小區的老人和未成年孩子有5萬多人,其中年齡在七八十以上的高齡段老人就有4800多人,因而贍養老人和教育孩子的問題,既是一線員工牽腸掛肚的大事情,也是影響企業穩定的民生大問題。
如何讓這些奮戰在油田一線的將士們全身心投入到油氣上產的大軍中;如何讓留守在家中的老人和孩子健康快樂的生活?長慶礦區給出了這樣的答案:以不同區域的社區為單元,以實施“抓兩頭(一老一少),穩中間(需要養老帶幼的一線員工)”的民生工程為切入,通過為居家老人和留守兒童提供周到服務,為一線員工解憂排難。
“居家養老”三種模式,讓老人的晚年生活過得更豐富。
“陽光助老·親情家園”模式,通過創辦“居家養老服務站”,引進周邊大學青年志愿者隊伍,成立社區內部“低保義工”隊伍,推出了青年志愿者定期幫扶鰥寡孤獨老人、低保人員定向幫扶失能老人,使“陽光助老”釋放溫暖,“親情家園”溫馨和諧。
“以老養老·愛心銀行”模式,把社區內身體健康,有能力的低齡老人組織起來,成立“以老養老”義工服務隊,與鄰近的高齡獨居老人開展結對幫扶服務,并由礦區服務單位建立愛心檔案,記錄服務小時,并可在未來享受同等小時的愛心服務,使“愛心”傳承發揚,“善舉”儲蓄增值。
“家政服務·貼心守護”模式——按照”礦區單位扶持監管、家政公司規范運作、困難群體受訓上崗、簽約主體互惠雙贏“的原則和思路,推出“住家保姆式”的貼心服務,用愛心和親情化解孤獨與寂寞,營造了一種守望相助大家園式的溫馨和諧氛圍。
“托管托教”服務模式解決職工后顧之憂。
家庭“小課堂”模式,充分發揮退休教師、低保人員及志愿者作用,對于“老帶小”而使孩子學習輔導缺失的問題,以開設家庭"小課堂"的形式予以解決。
家庭“小飯桌”模式,對于父母中午或一餐回不了家的孩子,以開設家庭"小飯桌"幫辦解決,為中小學生提供就餐、臨時休息服務。
“全日制托管”模式,對于父母長期在外的孩子,則通過社區托幼機構與"居家托管托教"相結合的方式,提供"管吃、管住、管學"的全面托管服務,使留守孩子們的日常生活、安全監管、輔導教育等得到有效落實,真正做到了讓一線員工放心安心。
目前,油田10個社區的1400余名留守兒童受到近50個托管點、10萬余人次悉心照管。
3暖心工程: 紓緩民生之憂
“使老有所終,壯有所用,幼有所長,鰥寡孤獨廢疾者,皆有所養?!薄抖Y記·禮運》這樣描繪社會保障下的美好圖景。
為了做足做強民生工程,全力保障油田參保員工利益,油田礦區按照“政府出一塊、個人拿一塊、企業補一塊”的原則,礦區事業部組織1.6萬余名油田原“五七工、家屬工”屬地參加城鎮企業職工養老保險,先后組織發放生活困難補貼1.53億元,參保人員中1.48萬到達退休年齡人員每年領取養老金1.7億余元,徹底解決了這一特殊群體的歷史遺留問題,并按照“個人參保,企業補貼” 醫療保障模式,宣傳和引導近3萬名職工家屬屬地參加城鎮居民醫療保險。
居住在未央湖花園的退休職工張明瑞,由于患有不穩定性心絞痛,先后在西京醫院實施了兩次搭支架手術,高昂的15萬元手術費讓老人不寒而栗。湖濱花園離退休服務站立即按照社保和企業相關政策對其費用進行報銷,但本人仍然需要支付6萬元的費用。離退休站立即啟動重大疾病救助程序,向上級有關部門申報審批。資金到位后,又是冒著嚴寒趕往銀行,終于在臘月28,春節的前一天將錢遞到老人手里……
不難看出,在整個礦區系統,每一項惠民政策的落實都是以醫療、住房、基礎設施、公共文化建設為支點;每一個故事的背后都隱藏著更可靠的社會保障、更舒適的居住條件、更優美的環境。一個真實的、始終向前奔跑的長慶,必在新的時間坐標上,用穩產之筆書寫出更加精彩、更加有溫度的民生篇章。
參考文獻
[1] 劉偉杰.中國物業管理發展趨勢分析[J].中國物業管理,2006(07).
[2] 宮雅玲.如何提高物業管理企業市場競爭力[J].中國物業管理,2006(07).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