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迪迪
摘 要 乳腺癌是發生在乳腺腺上皮組織的惡性腫瘤。乳腺癌中99%發生在女性,男性僅占1%。目的 探討臨床護理在乳腺癌手術患者健康恢復中應用效果。方法選擇70例乳腺癌手術患者作為研究對象,患者均為2015年5月—2017年5月在本院接受治療的手術患者,以隨機數字表的分組方式分成試驗組與對照組,平均每組35例,試驗組采用臨床護理路徑健康教育,對照組實施傳統健康教育,將2組患者護理后知識掌握情況、并發癥發生率及滿意度情況進行對比分析。結果 干預后試驗組的知識知曉率掌握情況(91.43%)明顯高于對照組的(65.14%),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試驗組并發癥的發生率(8. 57%)明顯低于對照組的(34. 29%),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試驗組的滿意度(97.14%)明顯高于對照組的(68.57%),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結論 乳腺癌手術患者應用臨床護理路徑開展健康教育在術后并發癥、對知識的達標率、滿意度等多方面均優于傳統健康教育。
關鍵詞 臨床護理 乳腺癌手術患者 健康恢復 術后并發癥 效果分析
中圖分類號:R737 文獻標識碼:A
乳腺癌是現如今在生活中女性最常見的惡性腫瘤之一,其主要是由遺傳、未婚未育、絕經晚、長期大量飲酒等多種不適當生活方式引起的以乳腺腫塊為臨床表現的疾病。現如今對乳腺癌的治療以手術為主,但部分女性患者對疾病知識了解甚少,而對手術又充滿著焦慮與緊張,預后較差,并發癥也隨之增高。為提高患者對健康知識的了解程度與生活質量,本院對乳腺癌手術患者實施臨床護理路徑健康教育,效果良好可見,現將報道如下。
1對象與方法
1.1對象
選擇70 例乳腺癌手術患者作為本次的研究對象,均為2015年5月—2017年5 月在本院接受治療的手術患者,納入與排除標準: 試驗組35例女性患者,年齡30~59 歲,平均年齡(44.6€?3.9)歲,體質量42.2~72.3 kg,平均體質量(57.3€?4.9)kg,文化程度在小學與初中9 例(25. 71%),高中與中專15例(42. 86%),大學及以上11 例(31. 43%); 對照組有35 例女性患者,年齡31~60歲,平均年齡(45.5 €?4.3)歲。2 組患者在體質量、年齡、文化程度、經濟狀況等基本資料上無明顯差異,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1.2.1研究方法
(1)將2組患者對健康知識達標情況進行對比分析,采用由本院護理人員設計的調查問卷,共有5 個項目如入院時對醫院的了解程度、疾病相關知識、術前注意事項、術后功能鍛煉、飲食方面,每個項目有3 個選項,即掌握、部分掌握與未掌握,將2 組患者在干預前后各項目的掌握情況進行對比分析。
1.2.2干預措施
對照組實施傳統的健康教育,如在入院時為患者講解疾病的相關知識與手術的重要性,講述手術及檢查的注意事項,給予心理教育,緩解患者內心緊張不安的消極情緒,術后常規進行功能鍛煉。試驗組在醫護人員的帶領下實施全程健康教育,主要包括教育時間、內容,并對護理后患者的掌握程度進行評價,具體操作如下,(1)術后1 d: 護理人員密切觀察患者的生命體征,指導患者做深呼吸減輕疼痛,并為其講解術后的注意事項,保持引流管流暢,并記錄其顏色、量等指標; 拔引流管2d 后,鼓勵患者做屈肘、屈腕、手掌等小范圍運動,避免發生腫脹,定期進行輔助按摩,1 次/2d,每次約30 min; 術后5d 至出院,進行功能鍛煉,5~7d 鼓勵患者用患肢自行洗臉、刷牙等日常活動,7 d 后漸漸練習高抬患肢,并練習手指爬墻,護理人員根據患者自身實際情況為患者制定活動鍛煉的內容與時間; (2)出院指導:叮囑患者采用正確的生活方式,增強自身體質,多攝入高熱量、高維生素、高蛋白、低脂肪的食物,術后定期進行檢查(每月1 次),5 年內盡量避免妊娠,遵醫囑服藥,不可自行止用藥,以免疾病復發。
1.2.3統計分析
采用SPSS 17.0 軟件分析,計量資料以x€眘 表示,用t檢驗比較組間,用(x€眘)檢驗計數資料,以P<0.05 為有統計學意義。
2結果
(1)干預前后2 組患者相關健康知識掌握情況干預前,2 組患者對健康知識的掌握程差異無統計學意義,具有可比性(P>0.05); 干預后,試驗組的掌握情況(91.43%)明顯高于對照組(65.14%),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P<0.05。
(2)術后2 組患者并發癥發生情況術后試驗組并發癥的發生率(8. 57%)明顯低于對照組(34.29%),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P<0.05。
(3)干預后2 組患者滿意度情況析干預后試驗組的滿意度(97.14%)明顯高于對照組(68. 57%),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
3討論
乳腺癌作為女性的常見惡性腫瘤慢慢侵蝕著女性的生活,近年來發病率逐漸增高,使女性的正常工作與生活都受到不同的影響,一經發現患有此病,首選手術治療進行切除。臨床護理路徑作為護理的一種新模式漸漸應用在各種疾病的護理中,得到了醫護人員的信賴。因此,本試驗針對35 例手術患者實施臨床護理路徑健康教育,效果較為突出。臨床護理路徑是護理的一種新型模式,它是按照臨床路徑表對護理流程進行制定,患者按照此流程進行治療與護理,使患者可以得到更全面、更細致的護理,來提高治療的效果與護理的滿意度。
本次試驗分為9 個時間點為患者進行健康教育,使患者對疾病知識、手術治療了解得更詳細,使手術順利進行,提高預后效果,減少住院時間。
參考文獻
[1] 沈月華,李曉華.國內臨床護理路徑應用于乳腺癌手術患者的Meta分析[J].中華現代護理雜志,2014 (09).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