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本文以2017遼視春晚為語料,分析東北方言詞匯的四個特色:深受滿語影響;蘊含大量的諺語、歇后語,某些動詞詞義的擴大、程度補語的重疊,并就東北方言的保護做簡要分析。
關鍵詞:東北;方言;詞匯;遼視春晚
方言不僅是社會現象,而且是社會文化的一種,我國疆域廣闊,民族眾多,在此基礎上形成的各民族、各地區方言,有著自身獨有的特色。東北方言,作為北方方言的一種,其簡潔、生動、形象,富有節奏感,這與東北人豪爽、直率、幽默的性格是分不開的。本文以2017年遼視春晚出現的東北方言為語料,在此基礎上分析東北方言詞匯的特色。
1 東北方言詞匯深受滿語影響
東北是多民族聚居地,滿族、蒙族、鄂倫春等民族對東北文化影響深刻,其中影響最深刻是滿族,這種影響表現在東北話中豐富的滿語。17年遼視春晚馮鞏的表演中出現了大量的滿語,如“卡禿嚕皮”、“那旮沓”、“嘎哈”等都屬于滿語。滿語“禿嚕”表食言、爽約之意,用在“卡禿嚕皮”中表示因為摔倒皮膚接觸地面表皮破損掉落。“那旮沓”中,“旮沓”蒙語中表角落,因此“那旮沓”在現在漢語中表示那里。“嘎哈”是東北常用的問句,也源于蒙語,表“干什么”。嘻哈包袱的小品《家電總動員》中,小品演員説“渾身出溜一下子”,“出溜”也是蒙語,意為腳下打滑,在小品里引申表示為電流通過全身。可以看出,多數聽起來很奇怪的東北方言詞跟蒙語有著極大關聯,因此研究東北方言時,要將滿語作為重要的語料語義參考。
2 東北方言里蘊含著大量的歇后語、諺語
東北方言里蘊含著大量的歇后語、諺語,雖然其他方言里也有歇后語和諺語,但東北方言中的這類語料還是能反映出東北人豪爽、幽默的性格來和東北的地域特色。2017遼視春晚小品類節目中出現的歇后語如:“油葫蘆斗蛐蛐——對不上夾”、“牛寶寶掉山澗——完犢子”,郭冬臨的小品《老爸我愛你》出現的諺語“編筐編簍重在收口”等,這些具有濃厚特色的歇后語讀起來有著強烈的視覺效果,總是用生活中的具體事物事件來表現說話人想要形容的事物,這些語料用隱喻的方式來表達東北人對某一事物或某一件事的認知,這些都是東北人民在生活實踐中得出的啟示與經驗,更可見東北人對生活得熱愛程度。
3 東北方言里的某些動詞詞義項擴大
普通話的某些動詞有固定的基本義項,但在東北話里又給其增添了生動形象的義項。2017遼視春晚潘長江的小品《善意的謊言》中“逮誰跟誰叫爸”一句中動詞“逮”在現代漢語詞典中的解釋為“到、及”和“逮捕”兩個義項,但在這句東北話中,“逮”是“遇到”的意思,因此東北話擴大了普通話中動詞的義項。小品《最佳合伙人》中東北話“別冒虎嗑兒”,意思是不要說傻話,“冒”在現代漢語中被解釋為“向外透;往上升”、“不顧(危險、惡劣環境等)”、“冒充”等,但沒有一項詞義為“說話”,但在東北話中卻可以這樣用,并且顯得生動形象。再如東北話中的“削他”,表示揍他,給對方點顏色看看,“削”在普通話中的解釋為“用刀斜著去掉物體的表層”和“切削”兩個義項,但在東北話中“削”被增添了“揍人、打人”的義項,氣勢十足。宋小寶小品《烤串兒》中出現東北話“捋一遍”,“捋”在現代漢語詞典中的解釋為“用手指順著抹過去,使物體順溜或干凈”,但在東北方言中的意思是“從頭來以便理清頭緒”,這里不僅僅是詞的義項的擴大,更是從將賓語從具體的事物上升到抽象的事物,讀起來形象并易于理解。
4 東北方言詞的程度補語有重疊形式
東北方言中有很多程度補語,他們聽起來有勁兒、幽默。2017遼視春晚中主持人主持的開場環節祝福語中出現“樂得嘎嘎的”、“事業發展蹭蹭的” ,“嘎嘎的”和“蹭蹭的”兩個詞作為“樂”和“發展”的程度補語出現時,“嘎嘎”可被看做擬聲詞,形容大笑時的聲音,“蹭蹭”以其特有的聽覺和視覺感受顯示了某個動作的迅速,兩個詞帶給聽話者強烈的視覺感受,聽起來詼諧、強勁,再如“大風刮得颼颼的”,“颼颼”就用形象逼真的語音概括了大風的聲音,在聽覺上的給予所指以形象描繪,這是東北話的很大一個特點。
東北方言以其獨特的魅力,影響著普通話的東北人民乃至全國人民。對普通話起著豐富語料的作用。東北話的地位雖然不如普通話,但它仍是東北人民的實踐勞動結晶,在東北地區廣泛使用,促進著人們的交流,也體現了東北人民對自身文化的認同感,今天,東北方言中的很多詞匯已進入普通話詞匯中,這不僅僅是大眾傳播的功勞,更多的與東北人性格豪爽、廣交朋友有很直接的關系。聯合國教科文組織認為,只有使人們感到最親切的母語,才能傳達人們內心最真實的聲音。鄉音還需鄉愁慰。方言不僅僅是語言現象,更是社會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方言保護任重道遠,除了上文中提到的滿族語言,其他民族的語言詞匯也對東北方言的形成起著或多或少的促進作用,在東北方言中也能找到他們的痕跡,這些詞匯豐富著東北方言的詞匯系統,可以說是研究這些民族語言的活化石,我們務必重視起來,今天,方言學這門進行方言調查研究,對于保存我國的方言文化資源、豐富和加強我國的語言研究有十分重要意義。做好東北方言調查,讓東北方言在今后的成為一門學科,有人傳,有人継,是我們做語言研究的東北人的責任。
參考文獻
[1]王冰.東北方言與民族文化的多元性特色.時代文學2009(14).
[2]馬艷紅.關于東北方言生命力的調查.沈陽師范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5(1).
[3]王贏.東北新影視視覺形象文化的探究.電影文學2011(1).
[4]劉明志.淺析東北方言的特點.遼寧師專學報(社會科學版).2007(2).
[5]李曉紅.淺談東北方言之魅力.活力2016(1).
作者簡介
劉卓越,哈爾濱師范大學文學院碩士研究生。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