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_王立
放飛青春夢想畢節市科協探索青少年科技教育新途徑
文_王立
黨的十八大以來,畢節市科協以青少年科技教育為突破口,從基礎培訓、理論創新、實踐操作等方面入手,積極探索青少年科技教育新途徑。
強化基礎培訓,培養科技創新意識。畢節市科協利用科普專家服務團、科普大篷車等載體,結合科普教育基地資源優勢,采取優勢互補,聯合行動等方式,發揮科技輔導員在青少年科技創新教育中的關鍵作用,深入開展科普“進校園”等活動,面向青少年開展科技教育、科技培訓等,平均每年達到50場以上。
同時,組織青少年到市科技館、市博物館、市氣象臺、織金洞博物館等教育基地開展形式多樣、內容豐富的青少年科技活動。

畢節市青少年科技夏令營隊員在市科技館參觀體驗。(畢節市科協供圖)
此外,市青少年科技活動中心采取“送出去、請進來”的方式,組織科技輔導員參加各類理論和業務培訓,全面提升科技輔導員理論和業務水平。增強青少年的創新理念,激發了青少年的創造意識,不斷提高畢節市青少年科技實踐能力。
注重以賽促能,增強科技創新實踐能力。為不斷激發青少年參加科技創新積極性,2013年至今,畢節市科協連續成功舉辦五屆畢節市青少年科技創新大賽,1.5萬余名青少年參加,累計征集到作品2700余件。通過大賽選拔,推薦優秀作品參加全國和貴州省青少年科技創新大賽,獲全國青少年科技創新大賽一等獎5項、獲省青少年科技創新大賽一等獎70項。畢節市科協獲“全國青少年科技創新大賽基層賽事優秀組織單位”稱號3次,獲貴州省青少年科技創新大賽優秀組織獎”5次。畢節市科協將獲獎優秀作品制作成“青少年科技創新成果展板”,在全市范圍內巡展,得到廣大青少年的關注和好評。
同時,積極組織全市青少年參加貴州省及全國青少年機器人競賽、青少年生物學和信息學奧林匹克聯賽、全國青少年科學影像節、“探知未來”2017年全國青年科普創新實驗暨作品大賽選拔賽等活動,提升青少年學習能力和科學素養,全市青少年科技活動普及率逐年提高。
此外,組織科普專家深入校園開展科技知識講座、技能培訓活動,培養學生實踐操作能力。
加強館校結合,探索科技教育新模式。畢節科技館是貴州省第一家市級科技館,畢節市科協以科技館為平臺,大力倡導“科普工作從娃娃抓起”,加強科技館與學校合作的力度、深度和廣度,制定了“青少年走進科技館,體驗科學魅力”系列科普活動10年計劃。2014年4月至2017年9月,舉辦了“青少年走進科技館,體驗科學魅力”、青少年科普夏令營、“‘我與畢節科技館’征文活動”等,3萬余名青少年參與其中,激發了青少年學科學、用科學的興趣。
通過實施“青少年走進科技館,體驗科學魅力”活動,讓科學與教學更多地走出校園,延伸到科技館,推動學校與科普場館教育活動有效銜接,進一步整合校內外優質科學教育資源。
通過不懈努力,畢節市青少年科技教育工作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成績位居全省前茅,為提升全市公民科學素質奠定了堅實基礎。
(作者單位 / 畢節市科協責任編輯 / 哈文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