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孟超
關于天津市津南區高新技術企業企業所得稅優惠政策的調研報告
◎文/孟超
稅收在國家宏觀調控中起著重要的調節作用,而稅收優惠政策對社會經濟和企業發展有著強有力的推動作用和導向作用。在我國,高新技術企業企業所得稅優惠政策在稅額減免、稅前扣除等方面對高新技術企業科技創新有著強有力的鼓勵和保障作用,能夠有效降低高新技術企業科技研發風險,保障資金流動充足,減輕企業稅收壓力和負擔。對高新技術企業稅收優惠政策的研究和探討,能夠幫助稅務部門不斷完善稅收優惠政策體系,適應和推動高新技術企業的持續發展。
高新技術企業;企業所得稅;稅收優惠
科學是發展的重要內在推動力。在我國,高新技術企業一般是指在國家頒布的《國家重點支持的高新技術領域》范圍內,持續進行研究開發與技術成果轉化,形成企業核心自主知識產權,并以此為基礎開展經營活動的居民企業,是知識密集、技術密集的經濟實體。

表1 2014—2016年津南區高新技術企業企業所得稅優惠情況統計表(單位:戶/萬元)
從表1中可以看出,2014—2016年津南區高新技術企業數量呈現穩中有増態勢。
以2016年度津南區高新技術企業為例,25家企業中有17家成立于2000—2010年,占比為68%。25家企業涵蓋了工業、醫藥、養殖等多個領域,目前這些企業的產品市場前景均比較好,某些企業已經成為所屬行業的龍頭企業。這些企業重視規范化管理,制定了研發流程,崗位職責等相關內容;重視人才培養和研發項目投入,研發隊伍年輕,學歷配置合理,給予人才較高的待遇。
稅收是國家取得財政收入和實施宏觀調控的重要手段,是國家取得財政收入的最主要形式,也是調節和監督管理社會經濟活動的基本方式。稅收優惠政策是稅收法律為了鼓勵、扶持、幫助某些地區、產業、企業和產品,調控宏觀社會經濟,推動產業結構調整和發展方式轉變,給予他們特殊的優惠,是用于調節經濟的具體手段,也是國家稅收政策中的重要組成部分。高新技術企業稅收優惠政策是指稅收法律法規或政策條文中專門針對高新技術企業設定的優惠政策,其目的主要在于通過優惠政策降低企業稅負,鼓勵高新技術企業發展。目前,我國現行高新技術企業企業所得稅優惠政策為稅率優惠,即國家需要重點扶持的高新技術企業減按15%的稅率征收企業所得稅。2014—2016年,津南區高新技術企業通過這一方式減免企業所得稅共計6075.81萬元。
1.企業概況
天津市某塑料研究所始建于1965年,注冊資金1.5億元人民幣,前身為國有事業研究所,自1974年開始進行醫用產品的設計、研發和制造,現建有目前世界上同行業最大的5000平方米10萬級凈化車間。企業是中國塑料加工工業協會醫用塑料專業委員會的理事長單位,是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批準的醫療器械的專業化生產企業。企業現有職工165人,其中研發人員占20%。有國家和地方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頒發的18個產品注冊證。產品銷售到國內近400家醫院和上百余家醫療器械經營公司。
2008年認定為“天津市高新技術企業”,2011年通過了天津市科學技術委員會的復審,成功列入“萬企轉型升級計劃”。2013年企業被列入天津市第一批科技小巨人重點培育企業。2012年建成了以企業為依托的市級工程中心,并通過該中心,企業形成了健全的科技創新研發平臺體系。近年來,企業加快了產品升級換代的進程,大大提高了企業的知名度。同時多項自主知識產權填補了國內技術的空白,打破了國外企業對我國自產產品壟斷的局面,提高了產品在國際市場的競爭地位。2008年、2013年企業先后圓滿完成神舟七號、十號配套部件研究開發任務。
2.企業享受企業所得稅優惠情況
2014年減免企業所得稅35.29萬元;2015年減免企業所得稅42.15萬元;2016年減免企業所得稅57.57萬元,呈現逐年增長態勢。
公司按規定享受15%的所得稅稅率,降低了企業生產和科技創新的成本,增加了企業追求高利潤和高回報率的可能性,對企業高新技術投資決策起到推動作用,提高了預期收益;堅定了企業科技發展的決心,自身業務能力也得到提高;緩解了資金的壓力,減免的所得稅部分資金又投入到了公司再生產,為公司未來的發展和壯大提供了助力。
由于對高新技術企業的稅收優惠力度不斷加大,高新技術企業的認定也成為各家企業關注的焦點。一方面,國家為了鼓勵科技創新,給予高新技術企業大量的稅收優惠政策,另一方面,企業為了被認定為高新技術企業,享受國家給予的稅收優惠政策,在申請過程中可能采用比較激進的籌劃方式,而不具有籌劃空間且處于起步階段的創新型企業反而被排除在外。因此,如何使認定高新技術企業的方法更有效率,從而過濾出真正需要扶持的高新技術企業,推動我國科技創新的發展,是值得重點解決的問題。
在所得稅稅收優惠中,現行的稅收優惠政策分散在不同的稅法和文件中,政策規定分散不夠集中,不利于納稅人系統性的梳理掌握。同時,稅收優惠政策除《企業所得稅法》及實施條例在法律地位上較為正式外,其他的政策規定往往以通知、辦法、公告等形式予以明確,在稅收政策的權威性和穩定性上有所減弱。此外對高新技術企業稅收優惠政策的宣傳力度和覆蓋范圍難以全面推開,不利于稅收優惠政策的效力推行和納稅人熟練掌握。
在科技研發保密性和稅收征管資料方面,高新技術企業涉及科技創新研發的內容都屬于其商業機密,而在稅務機關的后續管理中,個別時候需要納稅人提供詳細的研發成本支出明細,一定程度上給高新技術企業帶來了泄密風險,給稅務機關也帶來了管理風險。
科技部門和稅務部門應建立管理前置協作,加強雙方科技領域與稅收管理的合力,完善雙方在企業認定和優惠審批方面的合作機制,更好的發揮各自專業優勢,使高新技術企業的認定審批更加符合國家政策的導向。在后續管理過程中,建立科技部門與稅務部門的后續跟蹤管理和服務聯絡機制,進一步密切同經濟信息、財政、商務等部門的聯絡,建立高新技術企業信息共享機制,及時發現和糾正高新技術企業的非正常經營研發活動,共同為高新技術企業提供科技研發、技術管理、財務管理等方面的服務,幫助高新技術企業規范化、產業化、持續化壯大提升。
稅收政策制定應該緊跟國家宏觀政策步伐,在稅收政策規劃上具有一定的前瞻性、引導性和方向性,減少當前稅收優惠政策規定中互相交叉、留有空白的區域,建議通過法律法規等形式對高新技術企業稅收優惠政策單獨核實,使優惠政策具備更好的統一性、協調性和透明度。同時更要注重稅收政策與國家其他部門政策之間的兼容性,盡量避免政策差異,使稅收優惠政策落實時更明確、更準確。
建立企業科技創新研發風險準備金制度。允許企業在研發初期根據實際情況計提一定額度的準備金,并進行稅前扣除,但不能作為研發費用加計扣除,之后根據研發結果實行調整納稅,能夠有效降低企業研發失敗的風險損失,鼓勵企業積極開展新產品、新技術的研發投入。擴大稅前列支和加計扣除范圍。參照國外稅收優惠經驗將研發資產投資部分抵減所得稅額、提髙高新技術企業職工教育經費計提比例、擴大研發活動相關費用加計扣除范圍,能夠更好的降低企業研發成本和研發風險,有利于企業科技創新的主動性提高。進一步加大加速折舊力度,借鑒國外固定資產加速折舊的經驗,參照西方國家在第一年度按照較大比例扣除的方式,減輕企業在固定資產投資初期的資金壓力。
F812.42
A
1006-1255-(2017)11-0048-03
孟超(1984—),天津市津南區地方稅務局。郵編:300350
責任編輯:高麗麗曲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