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謝戎彬 曲翔宇
2017年,“一帶一路”“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等中國主張首次載入聯合國決議。若要問這一年全球治理領域最大的變化是什么,更具“中國范兒”或許是答案之一。
28日,在由中國人民對外友好協會和澳大利亞中國友好交流協會共同主辦的“從都國際論壇”上,不僅是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廣東省委書記李希,包括聯合國前秘書長潘基文在內的十多位多國前政要論及全球治理,也總會不經意地多次提及并引用一些大家耳熟能詳的“中國主張”。“中國快速崛起、世界快速變化”,拉脫維亞前總統瓦伊拉·維凱·弗賴貝加女士如此形容世界正在走進的新時代。
作為東道主,李希引述習近平總書記在十九大報告中的話說,世界正處于大發展大變革大調整時期,人類面臨許多共同的挑戰,中國秉持共商共建共享的全球治理觀,不斷貢獻中國智慧和力量。李希表示,邀請世界各國的資深政要、專家學者、企業家和國際組織代表,圍繞“全球治理與中國主張”展開深度討論,必將有助于世界更好地深入理解全球治理的中國主張,深化中國對全球治理體系重大問題的認識。
氣候變化是當今人類社會面臨的一大共同挑戰,該領域的“中國貢獻”獲得了與會前政要不約而同的點贊。圭亞那前總統拉莫塔在演講中感慨道,氣候變化是可能引發災害性后果的全球性問題,與一些大國從國際合作中抽身相反,中國把可持續發展視為經濟社會發展的支柱,為該領域的國際合作做出了巨大貢獻,為他所在的地區提供了大量援助。笑稱自己“無官一身輕”的潘基文拿美國和一些歐洲國家做對比,認為它們原本是以聯合國為代表的二戰后國際體系的主要創立者,近年來卻紛紛從全球治理領域退卻,“美國優先”尤其是一種短視的政策和想法。智利前總統拉戈斯更直言不諱:“氣候問題上,中國已經擔起了責任,而美國沒有。”
受到熱議的話題當然少不了問世剛滿4年的“一帶一路”倡議。“我們需要越來越多像亞投行這樣的合作范式,以構建新的范式”,一襲格子紅裙的新西蘭前總理珍妮·希普利女士以亞投行為例論證道,全球進入新時代意味著需要更符合全球各國人民根本利益的新全球治理架構。一直倡建“東亞共同體”的日本前首相鳩山由紀夫表示,“一帶一路”通過加強對基建等領域的投資,能提升相關國家間互聯互通水平,減少國際紛爭,是一個很好的倡議。鳩山建言,日本今后應當成為“一帶一路”的東端起點,以便更好地與包括中國在內的東亞及其他國家展開國際合作。▲
環球時報2017-1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