倪曄海
摘 要 隨著社會經濟的快速發展,我國經濟市場發生了巨大變化,與我國經濟發展息息相關的事業單位受到了巨大影響。為推動事業單位發展,推動國家經濟效益與社會效益提升,變革成為事業單位的必然選擇?;诖耍P者以財政管理創新為主題,結合自身工作經驗,論述了事業單位財務管理的現狀,并針對性地提出一些應對措施,推動事業單位的改革創新,推動國家向前發展。
關鍵詞 事業單位 財務管理 預算
一、前言
事業單位是我國特有的經濟組織形式,既包含了公益性特征,又參與了市場經濟競爭的經營。[1]長期以來,因事業單位擔負著國家公共管理與社會服務的職能,使得事業單位成本管理意識不強,經營績效管理不足,單位成本支出逐漸增多,甚至出現貪腐現象,影響了事業單位的快速發展,影響了我國整體性提高。對此,應創新發展事業單位的財政管理,從而促使財務管理發揮實效,提高管理效率,推動我國經濟向前發展。
二、簡述事業單位財務管理
事業單位財務管理是一種以事業單位為核心,通過資金的籌集、使用與分配,對事業單位財務成果準確衡量與會計核算,加強財務流向監督,避免貪腐滋生的管理活動。在我國,事業單位主要是指政府利用國有資產設立,從事教育、科技、文化以及衛生等活動的社會服務性組織。事業單位在我國社會發展中占據重要作用。并且,事業單位的職能不僅是公益性組織,其本身也是一種市場經營性的組織,因此事業單位具備行政單位財務管理形式,卻也具有企業財務管理內容。對此,在創新改革過程中,事業單位必須考慮社會效益的獨特性。由事業單位的內容來看,事業單位追求的并非價值最大化,而原因則是單位內部資金更多來源于上級撥款以及政策賦予的收費功能,資金來源渠道較為單純,資金使用上主要是對資金進行的合理分配利用。值得注意的是:事業單位不能通過投資進行資產增值。事業單位的財務管理主要是預算編制與考評,本文以預算編制為主要介紹對象,對財務來源進行控制、管理以及監督。[2]
三、當前事業單位財務管理中存在的問題
(一)預算編制不科學
當前,事業單位管理制度仍沿用傳統的編制與管理方法,預算由事業單位單方面編制,內部多職能部門對預算編制的參與度不高,預算編制單位與使用單位聯系不夠密切,預算管理制度不健全等,預算編制法已經不適宜現代社會的發展。因傳統的編制與管理方法多是由會計人員進行簡單編制,很難考慮全局,并且單位各部門對預算管理的重視度不足,配合度不高,直接導致事業單位預算編制準確度低。
(二)財務人員素質不高,會計基礎工作不規范
在我國事業單位發展中,因單位的財務來源較為單一,大多數事業單位直接忽視了財務管理,甚至在大多數事業單位財務管理部門中,依然存在著財務人員專業素質參差不齊、部分財會人員未經系統財會知識培訓而理財觀念落后等問題,直接導致事業單位財務管理相對薄弱,影響了事業單位向前發展。并且,事業單位普遍存在財務管理人員綜合素質不高、會計基礎工作相對薄弱等現象,因此單位財務管理中常出現原始憑證內容不全、以假亂真,收付款憑證概念模糊、審核不嚴等情況,致使財會人員無法對單位各項收入支出賬目進行核對,錯賬更正緩慢甚至難以更正,嚴重影響了事業單位的發展。
(三)缺乏有效的資產管理措施
在事業單位財務管理中,資產管理是財務管理的關鍵,資產管理中主要包含實物管理和貨幣管理。然而在部分事業單位的資產管理中,仍缺乏有效措施,造成資產流轉間的浪費。[3]諸如,在單位進行實物管理中,因財務管理部門缺乏專業的會計人員清查賬目,管理責任未有效落實,單位固定資產利用率降低,資產流失嚴重,并且在資產流失后,責任難以有效落實在具體某人或某些人身上,資產流失難以制止,影響了單位的發展。另外,在貨幣管理中,事業單位也存在票據管理混亂、銀行多頭開戶等現象,票據管理混亂多是因財會人員未按照規定管理票據,造成票據存根與會計入賬金額不符;銀行多頭開戶則會造成單位財務資金分散,為財務管理增加難度,導致單位資金流失嚴重,不利于財務管理。
四、新形勢下事業單位財務管理創新措施
(一)合理編制與執行預算
為保障事業單位財務管理能夠真正將財務合理分配、合理應用,保障預算編制的科學性,事業單位應做到以下三點:其一,合理編制預算。想要改變事業單位財務部門預算編制單一化的特點,單位應加強各個部門對預算編制的參與度,提高預算編制的整體性與合理性。其二,強化預算編制執行的剛性。在事業單位中,預算一經批準,在單位內部就擁有了暢通無阻的權利,單位各部門人員需無條件執行。因此,為保障預算的科學性,在預估算需要變更時,財務部門應在不停止預算運行時逐級上報,以此保障預算編制的協調性,保障預算編制運行的剛性。其三,適當調整并完善預算。在預算編制過程中,會計人員應對特殊經費以及項目建設支出等不可預見的費用進行充分估算,每次支出經費,相關人員應對該筆經費進行審批,并及時撥款補充,避免經費不足或者不必要經費支出現象發生,保障財務管理預算編制的合理性。
(二)提高財務人員素質,規范會計基礎工作
首先,事業單位應加強財務人員培訓,提高專業人員素質,促使財務人員全面掌握相關政策法律,豐富財務人員的專業知識,使會計基礎工作更加規范,為有效管理單位財務相關問題打下基礎。在培訓過程中,各單位財務主管也應積極參與培訓,增強主管人員管理意識,實現資產效益的最大化。其次,單位應保障財務管理人員持證上崗,保證財務人員的整體水平。最后,企業應加強財務人員后期教育,并完善財務考評制度,提高財務人員的積極性,提高財務人員專業水平、工作效率等,推動單位快速發展。
(三)完善財務管理的核算制度,加強技術創新
在財務管理中,財務與實際不符易造成事業單位財務混亂,影響財務管理全面展開。因此,事業單位應重視財務管理,重視財務核算制度的建立與完善,規范財務管理工作流程,并落實責任,避免責任不清導致的財務管理問題。另外,財務管理部門應委派專業人員對實物資產進行定期清點與核算,對財務票據以及資產信息進行科學管理,保障會計信息的真實有效。同時,技術創新能夠保障事業單位財務管理的高效性,提高財務管理效率與質量,對此,事業單位應加強財務管理的技術創新,積極引入網絡技術,創新管理(如財務虛擬管理、財務再生管理等),提高效率,將會計人員從簡單卻煩瑣的計算中解放出來,使會計人員能夠將更多精力應用于財務核算與資產管理中,提高財務管理效率。
五、結語
在新形勢下,事業單位的財務管理仍存在著許多問題,如預算編制不科學、財務人員素質不高、會計基礎工作不規范、缺乏有效的資產管理措施等,導致事業單位資產利用率低下、貪腐現象滋生,影響了事業單位向前發展。對此,事業單位應合理編制與執行預算,提高財務人員素質,規范會計基礎工作,完善財務管理的核算制度,加強技術創新,提高財務管理效率,推動事業單位發展壯大。
參考文獻
[1] 劉小楠.新形勢下事業單位財務管理創新分析[J].中國管理信息化,2014(14):27-28.
[2] 賈艷.新形勢下事業單位財務管理創新[J].經濟管理(文摘版),2015
(9):00142.
[3] 管軍.新形勢下事業單位財務管理創新探討[J].行政事業資產與財務,2013(6):6.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