聶聰+陳宇
【摘 要】隨著我國經濟的快速發展,社會協調穩定,交通量也日益加大,高速公路面臨的挑戰也進一步加深。在高速公路面臨著巨大壓力的同時,我們公路維護人員和保養人員應該采取哪些措施和對策呢?本文就從高速公路養護特點開始談起,分析高速公路養護措施,從高速公路養護標準上來分析高速公路的質量管理。
【關鍵詞】高速公路;路面養護工程;施工質量管理
前言
高速公路瀝青路面的養護與維修工作直接影響著公路路面的質量和使用壽命。通過對公路路面的養護能夠降低病害對路面的損害程度,最大限度地延長公路的使用年限。對于高速公路來說,養護和維修的要求更高,施工工序也更加復雜。因此,探討高速公路路面養護工程施工質量管理意義重大。
一、高速公路養護的特點
(一)養護成本高
高速公路具有建設標準高、材料質量要求嚴格、施工工序復雜、施工難度大、機械化程度高等特點,因此高速公路在養護過程中的投入也比一般公路大許多。
(二)養護、通車同時進行
高速公路往往是一個地區的交通大動脈,車流量大,在養護過程中,一旦由于施工而封堵,必將加重同方向公路的負荷,造成其它臨近公路的擁堵,嚴重影響當地的交通運輸以及人們的出行,甚至對該地區經濟的發展造成障礙。因此,高速公路的養護施工必須以邊養護邊通車的模式進行。
(三)機械化養護程度高
高速公路的養護工作工程量大、作業面廣、勞動強度高、工期要求緊,而且,養護施工的同時仍然保持相當大的交通量,靠單一的人施工難以完成,所以需要依靠機械化施工工藝來完成高速公路養護施工。
二、養護措施
(一)裂縫修補措施
裂縫是高速公路瀝青路常見的病害,路面裂縫通常分為縱向裂縫和橫向裂縫。當半剛性基層瀝青路面產生裂縫時,應及時采取措施處理,避免公路表水經由裂縫下滲至路基,降低路基的承載力和穩定性。現在應用較為普遍的修補方法是開槽壓力灌縫法,這種修補方法灌縫效果較好,可以使修補材料深入到裂縫的深層,從而延長高速公路的服務年限,同時提高行車的安全性與舒適度。開槽壓力灌縫的施工工藝依次為:施工準備、備料、沿裂縫方向開槽、清槽、灌縫、質量檢驗、封膜、固化。為保證修補的質量,施工過程中要特別注意以下幾方面:開槽時,槽的深度應不小于槽的寬度,寬、深比宜接近1:2,開槽深度通常為10~20mm,槽寬度為5~10mm;修補時應保持路面的干燥,路面、槽口內不得出現水滴,如空氣濕度較大或槽內有露滴,灌注修補膠之前要用噴燈烘干;開槽后及時把槽內雜物清理干凈,用空壓機吹出槽內的粉塵,并除去槽壁處松動的石子土渣等,并注重清理槽口處松散的石子,以保證修補材料與槽口形成牢固的粘結。向槽內灌注密封膠或其它修補材料后,要用刮板將縫口刮平,使其形成一層表面封膜。灌注時,應避免密封膠涌動而造成修補面凹凸不平。
(二)坑槽修補措施
1 冷補法。
修補前將槽底、槽壁的碎渣及粉塵清除干凈,然后用噴燈將槽底、槽壁烘干烤熱,將粘結油均勻地涂灑在坑槽表面,將預先準備好的熱料迅速填入坑槽中,合理控制填補厚度(以新填補部分宜高出原路面少許為宜)。待填料硬化前,用振動式壓路機將填補部分均勻壓實,碾壓順序為:先壓周邊,后壓中間。
2 熱補法。
采用熱補法施工時,首先要依據坑槽的大小,確定修補區域和輻射板加熱的范圍,劃定的原則也是盡可能使加熱區為正方形或矩形,并且區域邊緣與路面邊線平行或垂直。加熱時,將加熱板調整到離路表面15~20 cm的位置,對待修補的區域烘烤3至5分鐘,使被修補區域的瀝青路面軟化。迅速將軟化的部位用熱鐵耙由四周向中間方向耙松,然后向耙松的混合料噴灑乳化瀝青,使舊瀝青混合料現場熱再生,并與新噴灑的瀝青融合,壓實環節與冷補法壓實相同。
三、高速公路路面養護施工質量管理辦法
(一)加強工程人員管理
高速公路養護施工過程中離不開工作人員的參與,因此要加強對施工人員的管理和監督工作,減少由人為因素導致的失誤,避免再次修復。對于技術人員的能力要嚴格要求,需要具備極強的專業知識技能和豐富的工作經驗,對于工程中出現的技術問題能夠及時有效的解決處理;定期對技術人員的能力進行考核,開展組織相關技術培訓學習活動。
(二)加強設備的管理
高速公路養護施工操作離不開機械設備的支持,因此要加強對于設備的監督管理力度,包括設備的操作、維護等。對機械設備的操作人員要合理任用,要安排具有豐富經驗和熟練操作技巧的人員;加強平時對于機械設備的檢修力度,施工前后都要進行檢查,確保設備在工作過程中不會出現問題。
(三)加強原材料的管理
材料的質量性能決定著高速公路養護施工的效果,因此對于材料要從采購、運輸、存放、使用等環節來考慮。嚴格監督采購招標工作,使過程透明化,避免以次充好的情況出現;慎重選擇生產廠家,從根本上保證材料的質量;運輸材料的時候要小心,做好防護措施,避免材料損壞;并盡量應用高新的材料,保證高速公路的性能。
(四)加強施工技術管理
施工技術也是影響高速公路養護施工效果的關鍵,因此要重點控制并合理優化養護施工技術。在方案設計過程中要充分考慮施工技術的問題,避免出現復雜施工程序;避免因人員操作能力導致的施工技術不當情況,如操作失誤等。施工過程中對于施工的工作量、材料、勞動力、施工時間、施工設備等相關數據進行精確的計算,確保施工技術能夠有效的落實,以達到用最低的費用完成設定目標成本的目的。
(五)加強施工監督管理
根據現有工作方式的缺點提出改進辦法,例如加大巡查、抽查的力度與頻率,根據目前國內以往的工程人員工作情況來說,必須要適當采取突然檢查的方式,在檢查進行之前不進行任何通知,不讓工作人員有所準備,改變以往檢查行為成為走走過場的局面,確保檢查能夠起到應有的效果。完善信息化制度的建設,讓養護工程進度信息化,時刻掌握養護施工的行進狀態。了解工程進展情況、安全狀況,搜集整理并分析匯總,發現問題立即提出解決辦法,對于養護工程進度以及過程中出現的問題進行總結反思,避免在以后的工程中再次出現,同時能夠有效的掌控道路養護的質量。
四、結語
搞好高速公路的養護管理工作是一項長期而艱巨的任務。為滿足高速公路的使用公益性,及其社會化大生產的商品屬性,我們必須從可持續發展戰略的高度,研究現代化高速公路養護管理對策,深化改革現行公路養護體制與運行機制,走出適合我國公路事業不斷向前推進的新路。相信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高速公路養護與管理工作一定會取得優異的成績。
參考文獻:
[1]劉榮平,李宏,李紅濤.淺談如何加強預防性養護管理[J].山西建筑,2008,(26).
[2]馬光輝.如何加強水泥混凝土路面預防性養護的管理[J].工程與建設,2010,(01).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