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曉娜
【摘 要】本文主要對信息化教學在中職計算機課程中的重要作用及其現狀進行了詳細分析,并提出了一些信息化在中職計算機課程中的應用策略。
【關鍵詞】信息化;中職;計算機課程
一、信息化教學在中職計算機課程中的重要作用
(一)激發學生學習興趣
信息化教學能夠將單一平面的二維知識立體的表現出來,將靜態的文字轉化成動態的形式,并且充分凸顯出學生的主體地位,大大增強了學習趣味性,調動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另外因其需要借助強大的互聯網,因此還具有極強的互動性和龐大的信息量,幫助學生完成知識拓展。
(二)提升教學質量效率
在中職計算機課程中運用信息化教學,能夠使得教師從傳統的黑板、粉筆、教材的三點一線教學模式中脫離出來,利用強大的信息網絡在其中搜索出大量與教學內容相關的知識,在極大的豐富和拓展學生眼界的同時還能夠擴大教學內容,使得學生可以清晰直觀的觀看到完整的計算機操作過程,幫助學生降低學習難度,有效提高教學成效。
(三)信息化教學有利于提高學生自主性學習能力
信息化教學主要是借助網絡環境提供的技術條件,徹底摒棄“滿堂灌”的教學模式。網絡平臺具有開放性和多樣性的教學資源,能為學生提供豐富的、大量詳實的網絡在線資源。在這個網絡信息環境中,學生可以根據自己的知識、能力、層次,去選擇自己所需要的學習內容,一定程度上激發了學生探究知識的熱情。學生不再是被動的接受知識,信息化教學把獲取知識的主動權還給了學生。讓學生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調整學習進度,從而有利于學生的個性化綜合發展。信息化教學充分地實現以學生為主體,教師為主導的教學思想,真正改變傳統教學中以教師為中心和課本為中心的教學模式,這樣一個環境有利于推進“應試教育”向“素質教育”轉化的進程。
二、中職計算機課程教學現狀
(一)教學方法單一
目前很多中職學校的計算機課程教學方法比較單一, 很少有綜合運用的方法,在授課過程中還是以教師講授為主。雖然有些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應用了案例教學、實踐教學等方法,但在多數情況下,教師僅起到了知識傳遞的作用,學生大多是被動地接受。
(二)缺乏對學生創新能力的培養
中職學校的計算機課程仍以傳統課堂教學模式為主,學生大多只是思考教師提出的問題,消化教師講授的知識,并未積極主動地去思考課程的關鍵內容, 在學習過程中的主體作用未得到應有的體現。同時,雖然有上機操作練習,但也僅僅是參照教師事先做好的范例, 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培養遠遠不夠。
(三)課程考核形式單一,忽視過程評價
計算機課程的考核方式雖然采用了上機考核的方式, 能比較好地反映學生對該課程知識的掌握程度, 但不能全方位體現學生對于課程總體技能的掌握和知識點的運用。從以上內容可以看出, 中職計算機課程教學本身的特點及教學方式改革的需求, 決定了信息化教學模式成為中等職業學校計算機課程教學良好的應用模式。
三、信息化在中職計算機課程中的應用分析
(一)圍繞信息化教學,做好課前準備
1.教師要在課前準備時,分析并透徹地認識教學大綱,結合教學大綱的具體內容,將教學過程中涉及的重點難點和教學目標確定下來。
2.教師要圍繞信息化教學模式在計算機課程中的實踐,確定教學方法。信息化教學模式指的就是現代化教學理念、信息技術、現代教學方法這三者的統一。因此,教師要根據具體的計算機課程,進行教學方法確定,最終在實際的教學過程中展現教師所做的完美的課前準備。
3.在計算機課程授課之前,教師如若要做出充分的課前準備,需要其教學觀、科研觀表現出具體的轉變,需要學生學習觀念的轉變,二者配合,教師能夠對教學情境的創設提起重視,對提高自己教育科研能力等相關素質更加注重,學生能夠在信息化教學模式的理論研究與實踐中提高學習興趣。
(二)立足信息化教學完善教學過程
其一,教學要創設一個情境,目的是引入所要講授的項目。其二,進行項目分析,使學生明白到本節計算機課程所要實現的內容是什么,所要完成的任務是怎樣。其三,教師帶領學生進行學習,將學習到的新知識鞏固一遍,使學生加深印象,更透徹地理解本節計算機課程所學到的知識。在教學過程中的每一個環節之中,教師都要根據具體的課題,采取相應的信息化教學模式和教學方法。信息化教學模式在計算機課程中的具體實踐,是可以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進行教學環節的調整的。
(三)發散信息化教學落實課后反思
首先,反思在激發學生興趣方面是否真正起到實效,由于計算機課程本身屬于理論性、邏輯性強的學科,因此注重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非常重要,課后反思要考慮到這一層面。其次,反思課前的備課內容是否充分,所備課內容是否會對教學效果的改善起到作用,是否很有效地借助了信息化的教學平臺等,最終目的即是使學生能夠在信息化教學模式下提升其計算機課程的綜合能力。結合中等職業學校學生的實際水平、自主學習的能力以及他們對于新知識、新技術的接受水平,教師應當在實際的教學實踐中,考慮將信息化的教學模式與傳統的教學模式相結合的折中性的、或者少量摻入傳統型教學模式來進行計算機課程的教授,使中等職業學校的學生最終能夠在最大程度上提高他們的計算機認知和操作水平。
(四)提高信息化教學教師的綜合能力
1.教師要在信息化教學模式的反復實踐應用中找到突破口,不斷地變換方式。掌握其中的融會貫通,針對不同的學生,要有的放矢地做出詳細貼切的評價、建議和鼓勵,使他們在樹立信心的基礎上達到事半功倍的學習效果。
2.中職計算機課程的教師要學會虛心學習,能夠在與同行的交流中取長補短,將自己尚未掌握的教學要領取來,更好地在實際教學過程中加以運用,將其視為能夠提高自身教學水平的一個有效途徑,發現不足,彌補不足。
3.信息化教學模式在中職計算機課程的實踐過程中確實存在一些難點,教師因此要盡量做到與時俱進,不斷掌握日新月異、不斷發展的信息化技術。學生要能學習新的知識,那么計算機課程的教師尤其不能落后于時代的發展水平,這樣才能最終培養出社會需要的技能型、應用型等兼備型人才。
四、結語
綜上所述,信息化已經開始在各行各業滲透,并在很大程度上行促進了各項事業的快速發展,同時,也進一步推動著中職院校教學的信息化建設。信息化在中職計算機課程中應用,不但能夠有效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興趣,還能夠直接提高其自主學習能力,從而實現學生的全面發展。這就需要中職院校計算機教師積極采取有效措施,全面引進信息化的應用,為學生提供完善的信息化學習基礎條件,促使學生能夠更好地學習信息化技術能力,從而實現信息化在計算機課程中的應用。
參考文獻:
[1]卜銘.信息化在中職計算機課程中的應用探究[J].當代教育實踐與教學研究:電子刊,2017(4).
[2]曾歷.中職學校計算機應用專業課程信息化的研究[J].計算機光盤軟件與應用,2013(7):211-212.
[3]江帆.信息化教學模式在中職計算機課程中的實踐研究[J].延安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14(1):65-67.
[4]于繼華.信息化教學模式在中職計算機課堂教學中的應用研究[J].農業網絡信息,2015(12):117-119.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