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字破壞力
“數字”的破壞力是相對的:企業不去擁抱它,那就有可能被“破壞”掉;如果駕馭了它,那企業便會擁有“破壞”別人的能力。
前些日子,在一個會上遇到了Infor大中華區商業咨詢總監鹿崇,還有他的老板——Infor亞太及日本地區解決方案咨詢總監Cas Brentjens。幾句寒暄之后,便談起了共同關注的話題——數字化。在交流中,Cas Brentjens提到一個新詞——“數字破壞力”,引起大家的興趣。他通過亞馬遜的例子進行了解釋。
如果亞馬遜進入某個市場,這個地區會發生什么樣的變化呢?亞馬遜品牌店一小時路程以內的地價會飛漲;當地從業者工資會有15%左右的上浮;消費者對價格、速度和體驗的期望值大幅提高;當地的傳統零售基本被摧毀;等等。
Cas Brentjens說:“技術和數字既是敵人又是朋友,它創造一個行業的同時也摧毀了一些行業,而亞馬遜便是技術和數字的代表。”
的確,進入第四次工業革命(本質是數字革命),技術在變,用戶需求和消費方式在變,價值創造的方式在變。因此,企業的業務模式必須隨之而變,否則就會被“破壞”掉。因此,企業當完成以下轉變:從以產品為中心到以服務和用戶為中心;從大規模生產到個性化定制;從水平或垂直策略到功能性整合,包括生態意識。
無論什么時候,企業的訴求是不變的,那就是:生產力,競爭力,利潤和增長。但是,企業當前面臨的挑戰是非常巨大的:經濟的不確定性、競爭的全球化、人力成本的急速攀升、用戶需求的日趨多樣化、以及更加嚴厲的法規監管。
那么,進入新的歷史時期,面對更加嚴峻的挑戰,企業如何能夠順利完成業務模式的轉變,從而贏得利潤和競爭力?Cas Brentjens認為只有一條路,那就是數字化轉型,充分利用云計算、物聯網、大數據和人工智能等技術,創建未來工廠和未來供應鏈,從而實現線下與線上的融合商業。
通用電氣的Jeffrey R. Immelt特曾指出:信息技術在工業應用上產生1%的提效將會帶來萬億級美元的市場。這便是數字化的神奇力量,毫無疑問,全面進行數字化轉型的企業將獲得更多差異化競爭優勢。在此,耐克公司的實踐最具說服力。
作為知名的運動服裝企業,耐克已成功借助數字化的力量轉型成為一個健身和生活品牌。通過借助社交媒體、移動技術、物聯網和大數據技術與客戶開展全方位的互動,耐克正在打造一個由消費者主導的品牌社區。從耐克的實踐還可以看出,數字時代的企業越來越像是一種社會性組織,深度嵌入整個社會系統,企業與用戶之間、企業與企業之間的邊界日益模糊。
可見,“數字破壞力”是相對的:企業不去擁抱它,那就有可能被“破壞”掉;如果駕馭了它,那企業便會擁有“破壞”別人的能力。但是需要指出的是,數字化本身只是契機,只有當企業文化、領導力以及業務流程真正接受數字化,并借助這一契機不斷發展時,企業才會真正變成“鋼鐵俠”。
本刊記者:孫杰賢
E-mail: sunjx@phei.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