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俊伯
(成都鐵路局,四川成都611756)
淺析冬季氣象災害給鐵路行車組織管理帶來的危害
余俊伯
(成都鐵路局,四川成都611756)
進入21世紀以來,溫室效應等影響加劇,導致我國某些地區時常出現各種氣象災害,冬季氣候變化異常。在這種環境下,我國鐵路運營存在很大的安全性問題,行車組織管理工作也面臨著極大的挑戰,甚至還會造成很大的經濟損失。主要探討了冬季氣象災害給鐵路行車組織管理帶來的危害,并提出了鐵路行車組織管理的一些建議措施,以期保障我國鐵路運營的安全。
冬季氣象災害;鐵路運營;危害;行車組織管理
軌道交通的正常運營深受外部環境條件的影響,而我國冬季氣象災害頻繁,阻礙了鐵路交通事業的發展。由冬季氣象災害引起的停運等事件時有發生,對鐵路線路、鐵路信號通信系統、供電系統等產生了惡劣影響,不僅帶來了較大的經濟損失,還加大了交通組織管理的難度。氣象部門只有在了解氣象災害發生所產生的危害的前提下,加強對氣象災害的研究,才能對這些惡劣影響進行防治,從而保障鐵路行車管理工作有效進行,從根本上解決鐵路部門的行車問題。
1.1 車輪空轉無法運動,造成電路短路
在鐵路運輸的過程中,惡劣的氣象災害會對鐵路與線路造成巨大的影響,列車向前行進的過程中,主要依靠列車輪對與鋼軌之間產生的摩擦力推動。但是,由于雨雪將軌道覆蓋,鋼軌與輪對之間的摩擦力減小,加大了鋼軌的潤滑度,從而不能有效加大牽引力,導致車輪空轉無法運動。如果強行運行,還會發生安全事故,導致電機被燒毀。另外,在大面積降雪天氣中,由于視力范圍比較小,司機無法判斷前方的路線是否安全,鐵路軌道會被大雪覆蓋。再加上行進過程中仍有降雪,積雪量不斷增加,待雪量達到一定程度時,道床會被淹沒,路邊的設施信號無法正常顯示,會造成嚴重的電路短路,從而為行車帶來極大的困難。
1.2 信號系統無法正常工作,中斷通信聯系
在某種程度上,積雪融化產生的積水現象會對地面設備的可用性造成嚴重的影響,導致信號系統局部短路,嚴重地影響到信號系統的覆蓋范圍,導致信號系統無法正常傳達信息,無法正常工作。在雨雪天氣,溫度的降低會導致電源無法正常絕緣,電纜外部材料會受到溫度下降的影響而發生變化,甚至電源會出現屏蔽保護等現象。如果積雪量過大,通信聯系被中斷,通信電纜被壓斷,就會阻礙行車的安全性,司機根本無法了解路況。
1.3 列車行駛會受到強大氣流的壓力
當列車行駛受到強大氣流的壓力時,會嚴重阻礙機車的牽引能力。鐵路列車在行駛過程中,由于受氣候條件的影響,一旦遇到雨雪天氣,列車的車身會布滿雨雪。鐵路運輸在整個交通系統中是極其重要的一個行車類型。當行駛到海拔較高的地區時,列車受高溫的影響會產生強大的氣流壓力,積水和雪粒會結成冰,導致行車安全性不能得到保障。另外,當遇到雨雪等比較惡劣的天氣時,如果冰層比較厚,列車接觸網部位很容易受到冰凍的影響,出現超出自重的現象。如果承載力達到極限值,就會導致供電系統無法正常工作,造成接觸網破裂,進而阻礙了電力組的牽引工作。受電弓在高速行駛的過程中會受到嚴重的磨損現象,對列車的車身造成嚴重的損害,使接觸網表面的冰產生滑落的現象,嚴重威脅到列車相關設備的運行。
2.1 平原地區
在平原地區行駛的過程中,由于平原地區的坡度相對較小,如果遇有積雪、雨夾雪、雪崩、大風等氣象災害,鐵軌和車輪之間存在打滑現象,積雪會大量堆積在鐵路上,導致列車車輪出現空轉的現象。這種現象會給鐵路工作人員帶來較大的難題。如果鐵路坡度較大,列車的行使就會存在一定的危險性,很容易出現啟動和制動問題。另外,當環境比較惡劣時,司機看不清前方路況,雨雪很容易擋住視線。如果風雪持續時間較長,就會給乘客的出行帶來較大的不便,會出現列車晚點或停止運行的問題。
2.2 特殊地區
特殊地區的溫度分布不均衡,尤其是河谷、山區或者海拔較高的地區,大風或者強降雪現象比較常見。這些地區的雨水很容易凝結成冰,極易受到低溫條件的影響,列車的行駛很容易受到影響。同時這些地區鐵路建筑多,有史以來出現過列車被淹沒在深2 m的積雪中的現象,列車的正常運行受到了嚴重的影響。另外,高寒地區地形地貌特殊,風速比較大,這對鐵路運輸產生了嚴重的影響,為列車行駛埋下了安全隱患,出現溜逸和顛覆的現象。
3.1 制訂一系列防范機制,加強問題研究
在實際中,我們可以從以下幾方面做起:①為了提高設備的抗風雪能力,針對不同地形,根據鐵路行車路線中出現過的災害狀況,加強災害預報和監控,增加相應的設備,比如設置防風墻、擋雪墻以及電熱融雪道岔等設施。②根據實際情況,按照不同季節、不同等級制訂應急預案,提前調整列車運行時間間隔,運用多樣化轉線運輸方式,充分利用路網資源完成列車運輸。同時,為了加強列車運行速度、密度的控制,針對行車組織進行合理的計劃安排,加強研究,探索解決措施,提高調度指揮能力。充分利用高鐵路網、高鐵與普鐵之間的路線,在雨雪天氣完成列車的安全行進。③在列車編組過程中,為了保證鐵路通信設備的安全,可以采用減少技術作業、編組作業延長交路等方法。為了確保能在第一時間內獲知積雪天氣情況,可以在高鐵站旁設立綜合性的視頻監控系統,避免出現交通事故。同時,為了提高特殊氣象災害下列車運用效率,可以采取增加牽引定數、加軸開車等措施。為了減少欠軸欠重,編組列車滿軸滿重,要進行超軸牽引,合理安排,提升列車牽引總重。隨著列車平均牽引總重的增加,在保持貨流量不變的情況下,要相應減少列車的對數。為了提升列車的運用效率,在特定的單線路段中提升列車在氣象災害條件下的運輸效率,列車在中間站交會的次數、時間也會相應地減少,從而縮短列車全周轉的時間。④處理冰凍可以選擇熱融法、物理除冰法、噴灑除冰劑等多種方法,避免解凍過的積水再次被冰凍,注意做好防護措施。⑤為了及時處理降落的雪,在列車的前部設計一種自動鏟雪工具,保護車內的零件,將列車下部結構改造成抽板形式的結構,或者為了防止積雪融化進入,對下體系統進行封閉。
3.2 加強組織管理,提升鐵路行車安全性
為了保障列車運輸的程序,在開展編組工作時,要采用先進的整備裝備,根據編組計劃,認真進行貨車編組工作,合理組織整備作業;為了做好動機來臨前特殊地區線路的檢查工作,要合理編制并實行列車運行圖,便于做好應急措施;為了避免風雪天氣對車內貨物造成危害,要及時處理發現的機車質量問題,加大對車輛貨運工作的檢查力度;為了縮短中間站停留時間,要加強調度組織,合理使用機車;為了提升列車的速度,要增加列車的總體載重量,提升列車質量技術和編組水平;為了在風雪天氣平穩地行駛出危險區域,要提高司機的縱向操作水平,避免翻車狀況的出現。
綜上所述,鑒于冬季氣象災害對鐵路行車組織造成的危害,為了確保鐵路運輸的安全性和高效性,我們必須要加強對這些危害的研究和探索,綜合各個方面制訂一系列有效措施,從而促進鐵路的安全運行。
[1]王麗卉,易亮.鐵路氣象災害監測預警業務服務系統的建立與完善[J].中國應急救援,2010(04).
[2]代娟,崔新強,劉文清,等.高速鐵路氣象災害風險分析與區劃方法探討[J].災害學,2016(04).
[3]祝雙龍.冬季氣象災害對行車組織管理帶來的危害[J].現代國企研究,2015(02).
〔編輯:劉曉芳〕
U298;U292
A
10.15913/j.cnki.kjycx.2017.14.059
2095-6835(2017)14-0059-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