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詩銀
(國網湖北省電力公司建始縣供電公司,湖北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445309)
基于配電網線路的故障定位系統研究
向詩銀
(國網湖北省電力公司建始縣供電公司,湖北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445309)
隨著經濟的增長和社會的進步,我國配電網管理項目呈現出高速發展的態勢,整體管理框架和運行效率在不斷優化,針對配電網線路的故障進行及時性定位,提高管控機制的穩定性和系統性,真正建立健全系統且完整的管理模型。從配電網線路管理入手,對選線機制以及故障定位系統展開了深度討論,旨在為研究部門提供更加有價值的技術建議,以供參考。
配電網線路;選線機制;故障;定位系統
近幾年,我國配電網管理機制呈現出高速發展的態勢,整體配電網系統不僅結構較為復雜,整體管理模型匯總線路分支多,中性點接地方式也越來越多樣化,整體技術模型和運營結構也更加的復雜。在實際管理機制建立后,只有積極落實更加有價值的管理機制,才能保證配電網線路故障自動定位要求更加系統,且管控效果更好,實現故障快速精準的定位和處理,但是,實際管理過程和目標的落實結構則更為復雜,需要相關部門結合實際情況進行統籌分析。
在配電網項目發展進程中,國內外學者對配電網線路故障自動定位技術展開了深度分析,并實現了理論和實踐研究的綜合性控制,其中,將技術結構定位在故障選線技術核心和故障定位技術兩方面,從而保證配電網管線故障定位管理效果。故障選線機制主要是對配電網發生單相接地故障時,優化/識別故障線路,注入法、中電阻法和穩態零序電流比較法等是較為常見的措施。值得一提的是,暫態零序電流比較法的應用領域和經濟性都較高,檢測過程中不會受到消弧線圈的影響,也無需測定零模電壓等,具有一定的技術優勢。
文章中提及的暫態零序電流比較法,其應用價值和應用效果都符合時代需求,能對小電流接地故障暫態特征進行集中處理,其中,包含了大量的故障信息。在暫態電流幅值管理模型中,由于幅值的參數和穩定性符合標準,需要進行系統化分析和綜合性處理,電流管理模型和控制機制中,暫態電流幅值是穩態對地電容電流的幾倍到十幾倍之多,需要技術人員結合實際管理機制和控制措施進行系統化分析和綜合性處理,積極踐行系統化管理機制,確保應用體系的完整性。對于不穩定間歇性故障來說,其具有工頻量小、非工頻成分大等特征,因此要積極落實更加系統化的管控措施,確保暫態分量法的有效性和穩定性,在擴充選線信息的同時,借助管理理念和管理效率,提高選線項目的穩定下性和可靠性。在利用暫態零序電流比較法的過程中,要對暫態量選線方法展開深度調研,由于其不受中性點接地方式的影響,在實際管理體系建立和暫態比較機制選擇過程中,需要進行更加系統化的結果分析,并且將分析后的參數作為項目處理的綜合判定依據,選擇故障線路的同時,確保工程實用性。
在故障選線機制建立和落實過程中,要從故障特征識別開始,利用暫態零序電流幅值變化情況進行系統定位,要對零序電壓變化以及三相電壓變化為管理依據。要注意的是,故障時暫態主諧振信號頻率一般為300~3 000 Hz之間,且整體信號采樣頻率要在10 Hz以上。從故障發生時刻開始,到暫態故障結束的時間就是SFB頻段最后一段結構中末尾第一次超過預設閾值的階段。借助幅值比較方式和極性比較方式對故障展開綜合判定,將幅值最大且變化最寬泛的線路作為可疑故障線路。
在實際管理機制建立和應用模型中,要積極落實更加系統化的管控機制和控制措施,結合管理模型和處理要求,對相關體系進行綜合性分配和管理。在實際應用體系中,配電網線路故障檢測和系統管理信息主要是借助相關元件進行數據收集和綜合性管控,其運行模型中,數據采集器、數據轉發器和專家系統3個元素是最基本的管控機制和管理模型,需要相關管理部門結合實際管控措施展開統籌調研和綜合性管理分析。值得一提的是,在配電網線路故障定位系統的過程中,系統采集器負責數據的精準采集和系統化分析、數據轉發器要對信息進行有效的數據傳輸、系統每部的監控系統則是要對系統運行故障進行統籌分析和綜合性判斷,確保數據統計模型和運行參數的穩定性升級。正是基于此,相關管理部門需要對管理體系和管控措施進行系統化處理和保存,確保智能數據分析儀對調度系統的通信規約能展開深度的信息傳遞和管理框架轉換,保證處理模型和應用價值之間的穩定性,也為管理體系的綜合性升級奠定堅實基礎,落實管理機制的同時,對故障展開快速定位和精確定位。
3.1 對系統結構的通信過程進行集中設計
在實際設計機制建立后,將組網分為儲存數據組網模塊和不存儲數據組網模塊。組網模塊主要是為了進一步負責數據的精確采集和整合,借助2 GHz射頻有效發送數據轉發結構,確保能通過GPRS/3G網絡,實現數據的云端服務,并且對數據展開有效的存儲和實時轉發,一方面,存儲數據組網模塊中,要借助網絡云端服務器對監控系統工作站內部相關數據信息進行集中整合,從而保證故障分析、數據存儲以及短信提醒等業務操作有序開展;另一方面,不存儲數據組網模塊中,局內無監控系統工作站,數據的整體存儲機制和運行管理模型都需要借助網絡云端服務器,確保數據分析機制和局內申請域名等參數的穩定性和系統化。要注意的是,局內所有電腦在實際應用和運行過程中,都能有效訪問云端服務器,確保線路運行情況能得到實時監督和管控,為項目升級奠定堅實的基礎。
3.2 對傳輸方案進行精細化管控
目前,多數數據傳輸都是采用直傳的方案,數據并不會出現外傳的問題,直接就傳輸到內部監控系統工作站內,實現數據的溝通和交流。也就是說,在內部系統中,借助局端防火墻結構,直接將數據傳輸給局內監控系統的工作站,實現數據的實時存儲和系統化數據讀取。
3.3 建立配電網線路故障診斷專家系統
相關技術部門也要針對實際問題建立配電網線路故障診斷專家系統,利用知識庫、故障數據庫以及故障診斷核心體系對相關問題進行集中整合和處理。其中,基于歷史數據庫進行故障診斷,要對數據指令、診斷模塊以及診斷結構進行狀態監督監測。另外,基于區域故障指示器對故障數據的采集進行故障判定,則要利用區域故障指示器采集較多的數據,結合概率統計對相關信息和故障進行系統化推斷。
總之,在配電網線路故障定位結構中,要想實現精準、快速定位,就要保證故障選線方式和定位系統的完整性,具體問題具體分析,確保工程實用性價值符合標準,基于暫態零序電流法的處理機制,實現數據分析和收集體系的綜合性發展,也為管理信息系統的綜合性升級奠定堅實基礎。
[1]劉興杰,王凱龍,郭棟,等.含高滲透率光伏電源的配電網線路電流差動保護方案[J].太陽能學報,2016,37(07):1805-1812.
[2]王科,石孝文,鄒文平,等.一種基于概率預估的配電網線路短路及接地故障定位系統[J].電氣自動化,2013,35(05):73-75.
[3]王海波.基于無線傳感器網絡的配電網線路故障定位方案研究[J].科技創新與應用,2013,28(35):53.
[4]劉艷軍.探析10 kV配電網線路的常遇故障及防范方法[J].通訊世界,2014,26(12):86-87.
[5]萬佳新.10 kV配電網線路接地故障的快速診斷與處理措施[J].電子世界,2015,13(20):134-135.
[6]林仁杰,李天友,蔡金錠,等.基于小波分析和遺傳BP神經網絡的配電網線路絕緣預警研究[J].供用電,2015,42(07):64-69.
〔編輯:張雅麗〕
TM75
A
10.15913/j.cnki.kjycx.2017.14.118
2095-6835(2017)14-0118-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