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 陳錄城
海爾工業互聯網創新實踐:COSMOPlat
——助力企業換道超車
□ 文 陳錄城
互聯網時代,用戶的個性化需求得到充分釋放,倒逼著企業必須要進行轉型。傳統的企業很難去精準地感知用戶的需求,也更難以讓用戶真正參與到企業的全流程當中,同時,我國制造業亟待轉型,普遍存在的1.0、2.0、3.0并存、產業結構不合理、產業鏈創新能力弱等問題,都在倒逼工業互聯網平臺和生態建設。
海爾在探索的過程中,確定的目標就是要創建互聯網時代的大規模定制模式,實現全球引領。這個目標分解下來有三層含義,首先從用戶層面,就是要滿足用戶的高端化、個性化的最佳體驗,最終實現產消合一。用戶既是一個設計者也是一個消費者,產品和生產過程由用戶來決定。其次從行業層面,要顛覆現在傳統的大規模制造模式,轉型為大規模定制模式,實現大規模制造的高效率到大規模定制的高精度的轉型。第三從國家層面,我們要參與相關國家戰略的落地實施,充分利用現在互聯網時代的窗口期來占領全球智能制造的制高點,同時也掌握話語權。
在互聯工廠體系的建設過程當中,海爾遵循的是兩維戰略,橫軸是高效率、縱軸是高精度,首先我們抓住高精度,也就是由用戶驅動下的高效率。現在企業生存的決定權是在用戶不是在企業,所以說首先要抓住用戶的需求,來滿足用戶的需求。用戶需求驅動企業質量、成本、效率的提升。其次,我們把互聯工廠模式通過簡化和軟化,形成了全球引領自主創新的工業互聯網平臺,這個平臺是目前行業第一個面向智能制造的解決方案云平臺。用戶能夠深入參與整個交互、設計、制造、物流、服務的全流程。用戶和企業是零距離,在任何時間、任何地點、用戶都可以通過消費終端下達他的訂單需求并且訂單全流程可視。
互聯工廠的業務模式簡單地說就是從物理空間變成用戶交互的網絡空間,它的核心就是和用戶的互聯,體現在高精度和高效率上。首先,用戶與全要素的互聯,所有的要素都要和用戶連上。第二,用戶和機器的互聯。在智能化時代,所有的家電產品都要連網,能夠和用戶直接交互,整個制造環節全流程每時每刻和機器互聯,反饋用戶交互的信息,以用戶的需求來驅動產品的迭代。第三,用戶和全流程的互聯,也就是打破原來封閉的界限,企業的上下游以及所有和企業生產經營活動、服務、物流環節的所有資源都要和用戶連上,由用戶來決定一切,實現產消合一。
在這過程當中的技術手段就是三化。首先是柔性化,這是用戶參與全流程定制的基礎和前提。在這基礎上我們把它數字化,最終是要達到智能化。在智能化的探索方面,不管是從產品還是在制造的環節,做了一些嘗試也取得了一些效果。例如智能空調可以感知人的睡眠時間,也可以感知房間溫度,可以自動地調節。這種調節又和生產設備、檢測設備連接在一起,實現智能化訪問的遠程診斷。
圍繞大規模定制模式,我們建立了眾創匯平臺。用戶下單到工廠,工廠直發到用戶,實現用戶和工廠的零距離,由用戶來決定供應鏈模式。這里面有三個顛覆,首先是由以企業為中心顛覆為以用戶為中心,深度參與企業全周期。海爾的眾創匯平臺現在有一百多款的定制產品,定制占比達到了10%以上。大規模的定制顛覆了原來的生產方式,生產線上所有定制的產品都帶著用戶的信息,產品下線以后可以不入倉庫,直接送到用戶家里。第二由串聯、割裂顛覆為零距離、互聯互通,從用戶提交訂單一直到用戶在家里使用產品,很重要的就是服務環節。過去產品銷售完了就結束,現在開始把用戶在家里面使用產品的過程連接回來,驅動整個全流程的優化。第三由封閉、零和博弈、不可持續顛覆為開放的生態系統。這個生態系統是可持續的,包括內部的創客、外部的資源都可以全流程參與用戶的體驗。從交互到創新、到智能制造,滿足用戶的全生命周期的最佳體驗。
目前眾創匯平臺上已經聚集了300多萬家資源,一共是3億用戶,大家一起來創造用戶的價值、分享用戶的價值。在這基礎之上,海爾搭建了COSMOPlat平臺,這是完全自主研發和自主創新的平臺。這個平臺實現了三個雙邊市場:用戶、企業和設計資源。在這三個雙邊市場中,搭建了一個以用戶為中心的社群經濟下的誠信工業新生態,把互聯工廠模式軟化以后,變成了一個方案交互和價值驅動的平臺,從設計交互一直到服務全流程,任何一個環節都可以通過這個平臺來實現。
COSMOPlat要努力做成全球引領的中國版自主創新的工業互聯網平臺。從COSMOPlat這個平臺來說,有三個核心的差異化:
第一,用戶全流程參與的大規模定制體驗迭代,即支持用戶參與企業,全流程大規模定制的能力。實際上用戶的參與不僅是讓企業精準地獲取用戶需求,更重要的是用戶的需求可以推動企業的全流程的變革和優化。從以企業為中心變成以用戶為中心,大家圍繞著用戶進行并聯的系統的互聯網模式,這樣可以大幅度地提升傳統模式企業的效率。
第二,可以幫助企業構建一個全要素零距離的互聯互通的能力,這是實現精準營銷、智能生產以及大數據的基礎。目前國內很多企業還停留在自動化和孤島式信息化層面,在互聯互通層面是卡住的,內部信息的互聯互通還沒有做到。外部信息的互聯互通層面差距更大。在這樣的基礎上進行大數據的分析預測,很多時候都是落空的。通過構建全要素互聯互通的能力,把設備數據、工業數據這樣的企業數據和背后的用戶數據連接在一起,才能變成更大的價值資源。
第三,開放,共創共贏的誠信新生態。具體來說,在COSMOPlat上要致力于提供從構建包括改造、運營升級企業全生命周期的生態服務。進而幫助企業構建起他們圍繞自己的用戶的全生命周期以及產品的全生命周期的生態圈。
基于COSMOPlat的差異化核心能力,我們構建了全球工業互聯網領域先進開放的平臺架構。業務模式的核心就是互聯工廠模式,首先海爾把自己的模式資源共享上去,同時帶動構建各個行業的智能制造。我們要想實現這種模式快速地復制,需要把這種模式進行軟化和云化。從平臺層來說,有兩個核心作用:一是支持工業應用快速開發和部署,包括運行和執行,支持實現工業技術的軟件化;二是實現對各類資源進行一個分布式的調度,實現協同制造的最優匹配。
平臺建立起來以后,可以分享海爾集團的模式和資源,同時用該平臺服務于千千萬萬的企業去實現智能制造的轉型升級。在平臺搭建的過程當中,我們也遵循一個機制,即共創共贏、協同創新。
中國制造轉型升級,主攻方向是智能制造,制高點應該是工業互聯網平臺。COSMOPlat平臺的發展路徑是海爾近十年整個智能制造的探索和實踐中得來的,它不是對任何國家先進系統平臺的一個簡單跟進,而是抓住新工業革命的本質,以滿足用戶最佳體驗為核心,緊緊圍繞著用戶來幫助企業實現轉型,并且幫助企業構建持續的誠信生態體系。它不僅提供企業一次性的解決方案,而且圍繞著企業的全周期、全流程來動態地打造核心流程。它也不僅是技術的升級,而是從整個的管理、模式、技術全體系的系統化的融合。
COSMOPlat還很年輕,還有很長的路要走,但是我們相信這樣的平臺和路線可以更符合中國的國情,有助于快速有效地助力中國企業的轉型升級,助力我國由制造大國向制造強國邁進。■
(作者系海爾家電產業集團副總裁、海爾工業智能研究院執行院長、供應鏈總經理、工業互聯網產業聯盟副理事長)